最新消息

2021/05/03

為什麼塗氟還是蛀牙?學齡前護牙的4個關鍵

塗氟、刷牙都做了,為什麼小朋友還是蛀牙?學齡前孩子的牙齒雖然不多,一樣有蛀牙的風險,學齡前該如何幫孩子護牙?兒童牙科醫師提醒4個關鍵重點。 〈br〉 〈br〉 關鍵1:學齡前應由家長協助完整刷牙 關鍵2:1歲前做牙齒檢查 關鍵3:每天用1次牙線 關鍵4:乳牙有蛀牙要積極治療 〈br〉 〈br〉 「醫生,小朋友半年塗一次氟,為什麼還是蛀牙?」根據衛福部2018年的調查,台灣學齡前兒童蛀牙狀況嚴重,調查發現,台灣3-4歲兒童平均蛀牙2.73顆,相較鄰近的日本,3歲幼兒的平均齲齒(蛀牙)是0.6顆。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兒童牙科主治醫師蔡佳玲提醒預防齟齒的重要性:「牙齒一旦開始蛀蝕,所有治療都只能延緩或阻斷蛀牙的進度,牙齒蛀掉就不能恢復原狀了」。 〈br〉 〈br〉 該如何清潔學齡前孩子的乳牙?以下整理兒童牙科醫師在診間常遇到的護牙迷思,提醒家長用對方式幫孩子清潔牙齒、預防蛀牙。 〈br〉 〈br〉 關鍵1:學齡前應由家長協助完整刷牙 「孩子每天早晚都有刷牙、每半年塗氟,為什麼還是蛀牙?」這個問題大概是兒童牙科最常見的問題,豐禾牙醫診所兒童牙科主治醫師盧育成解釋,蛀牙是因為口中長時間處在酸性環境,使細菌活躍而侵蝕牙齒,預防蛀牙重點是不讓牙齒長時間處於酸性環境中,若孩子刷牙不確實,或是有夜奶、用餐含飯或常吃點心喝飲料,塗氟的保護力也擋不住細菌。 〈br〉 〈br〉 其次,刷牙的重點在「刷乾淨」,刷牙是很精細的手部動作,學齡前孩子手指靈活度不足,無法獨立把牙齒刷乾淨,盧育成認為:「在小一之前,孩子牙齒清潔的責任是在家長身上。」孩子慢慢學習自己刷牙很好,但學齡前孩子一定刷不乾淨,他建議孩子自己刷牙後,家長要重新拿牙刷、完整幫孩子把牙齒刷乾淨,使用適量的1,000ppm濃度含氟牙膏刷牙至少2次,每次至少2分鐘,達到預防蛀牙的效果。 〈br〉 〈br〉 關鍵2:1歲前做牙齒檢查 由於政府補助6歲前每半年可免費塗氟一次,塗氟必須由牙科醫師執行。盧育成表示,牙科常用的塗氟方式,分為氟膠和氟漆。氟膠的好處是容易塗抹,但容易被口水帶走而失效,使用時應把氟膠擠在牙托上面,讓孩子含著牙托4分鐘左右;氟漆則比較黏稠,較不怕口水,可以黏在牙齒上形成保護層。 〈br〉 〈br〉 讓學齡前孩子含著牙托4分鐘,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氟膠若直接塗抹的效果不好,因此去塗氟時,詢問一下牙醫塗的氟膠或氟漆,留意是否有對應正確的塗氟方式,讓塗氟的效果能維持。 〈br〉 〈br〉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會請牙醫到校塗氟,家長就覺得醫生看過就沒問題了,盧育成分享自己到幼兒園塗氟的經驗,因為園內沒有足夠燈光和正確器材,加上時間緊迫,塗完氟之後其實很難確實幫孩子檢查牙齒,因此建議在孩子牙齒長出後、1歲前到醫療院所給兒童牙醫做完整的檢查。 〈br〉 〈br〉 關鍵3:每天用1次牙線 學齡前兒童只要開始長出乳牙,兒童牙醫會建議每天用一次牙線。但對家長來說,使用牙線難度很高,而且覺得麻煩:「孩子只有幾顆牙,為什麼要用到牙線?」花栗鼠兒童牙科主治醫師朱冠宇解釋,兒童牙醫在檢查牙齒時,能看到外觀蛀牙的痕跡,但是如果蛀牙發生在牙縫裡,就不容易看到,可能要蛀到很深、很痛,才會察覺。通常會使用X光來協助牙醫師判斷是否有蛀牙,但學齡前孩子不容易咬住輔具、維持姿勢拍攝X光,家長也容易對X光有疑慮,通常不會為了例行檢查特別拍X光,當然也就不容易看到牙縫中可能有的蛀牙。 〈br〉 〈br〉 如果家長覺得牙線使用困難,可使用兒童用牙線棒,操作上較為容易。朱冠宇表示,牙線可以控制彎曲度,能包覆整個牙齒側面,清潔較完整;牙線棒因為造型固定,但至少能清潔到牙縫,仍然有效。 〈br〉 〈br〉 關鍵4:乳牙有蛀牙要積極治療 林口長庚兒童牙科主治醫師歐陽黎薇說明,雖然孩子會換牙,即使乳牙蛀掉也必須慎重對待,會影響到恆牙生長,例如:乳牙蛀掉變得太小顆,等恆牙萌發時剩餘空間太小,容易讓恆齒不整齊;或是當孩子口中同時有乳牙和恆牙時,乳牙蛀得厲害,周邊細菌可能傳給旁邊剛長出來的恆齒,一不注意恆牙就蛀掉了,「最嚴重的是乳牙整顆蛀光,造成齒槽骨感染,使得原本還沒要冒出頭的恆牙『早產』,長出來的恆牙外觀和健康都不好。」歐陽黎薇強調,因此若發現乳牙蛀牙,一定要立刻治療。 〈br〉 〈br〉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510

2021/04/26

教養,最難的就是拿捏分寸

2021年4月22日/分類: 教養新觀念, 最新文章 /作者: 天才領袖團隊

父母在管教的過程中,常會遇到「鬆緊」的問題。當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時,總是會覺得,是不是管教太鬆了,才令孩子如此肆意妄為,因此,就會管教的更嚴格,但殊不知,正好相反,常見的情況是,爸媽管教太緊,孩子才會產生這些情緒行為問題。

很多爸媽會反問「怎麼會,以前這樣就沒事」,這是因為孩子長大了,心智變成熟了,更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教養的方式就應該有所調整,如果繼續拿管教2歲娃的方式來管教4歲孩子,就會發現不僅行不通,越嚴苛還會覺得狀況越來越糟。

教養要遵守過猶不及的原則,做太多反而會有反效果,例如:

1.大人限制太多,孩子就會叛逆

很喜歡這句諺語「當上帝為你關起一扇門,同時也會為你開啟一扇窗」,常會拿來跟家長分享,當大人一直說不行、不可以的時候,孩子只會感覺到,怎麼什麼都不行、怎麼什麼都不可以,就容易產生情緒,孩子再大一點,自己也會分析,這件事有什麼好不行,那件事怎麼會不可以,就會反抗硬要去做顯得叛逆。

因此建議爸爸媽媽,「限制」要隨著孩子的心智成熟,適度的放寬,當告訴孩子「不行、不可以」,關起孩子一扇門的時候,記得同時也要開啟另一扇窗,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可行、可以的,孩子才不會覺得走投無路,無所適從。

2.大人嘮叨太多,孩子就會講不聽

最近一個朋友才在抱怨他的4歲女兒,一直講不聽,念她,還會頂嘴說「不要再講了!」甚至還把耳朵摀住,超級難教。仔細了解,原來是碎念惹的禍。沒有人喜歡被嘮叨,,當大人一直嘮叨碎念,孩子就會覺得很煩、不想聽,因為覺得「每次大人都講那些,我都知道了」,而大人的感覺是,「要教你,結果你還不聽,才一直犯錯……」,就這樣惡性循環,你覺得大人跟孩子誰該先打破循環?當然應該是大人,總不會期待一個4歲小娃吧!

大人要改變平時說教的方式,確認孩知道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明白告訴孩子,「媽媽相信你做得到,請加油」,孩子發現大人不一樣了,也會試著改變,當孩子有努力,就該給予讚賞,孩子才會更願意聽大人說。

3.大人幫助太多,孩子就會沒責任感

當大人什麼都幫孩子做好好的,例如隔天要上學的東西,大人都會幫忙確認準備好,孩子回到家,大人會提醒寫作業,確認寫的範圍,甚至幫忙確認鉛筆盒的鉛筆還夠不夠。相信沒有一個大人想做這麼多,一開始都是出於關心,結果發現放手孩子好像就做不好,搞到後來都放不了手了,因為孩子都不覺得這是自己該盡的責任。這問題出在大人沒拿捏好分寸,要協助還是放手不是「全有全無」,是要有技巧,可以參考〈如何培養孩子責任感〉文章。

4.大人干涉太多,孩子就會放棄

早在1~2歲,孩子發現大人一直干涉的狀況下,就會出現放棄的行為,例如玩玩具,一個新玩具,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法探索,可是大人卻急著教孩子應該要怎麼玩,幾次下來,孩子就會放棄不玩,大人反而歸咎孩子玩玩具總沒三分鐘熱度,其實問題出在大人自己。

這應該很好想像才對,好比工作上,你有自己的想法,但老闆總是干預,是否也會覺得那算了,就老闆你告訴我,我就怎麼做好了。大人其實出發點是好的,想要孩子少走點冤枉路,但或許可以用提醒或分析的方式讓孩子思考,畢竟每個人的感受、想法不同,大人不喜歡的不代表孩子不喜歡,讓孩子多經歷、多體驗,才是培養孩子具競爭力的關鍵。

5.大人規定太多,孩子就會鑽漏洞

光規定,沒有讓孩子了解到為什麼,孩子就會去挑戰規定,例如曾有小學生回我說「老師你只有說屁股要黏在椅子上,沒有說腳不可以放在椅子上呀!」要知道規定是規定不完的,因為孩子破解了一個規定,大人就要去制定另一個規定,這件事反而讓孩子覺得很有趣,更想要去挑戰規定,找漏洞鑽。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大人要做的不是訂更多的規定,而是教孩子規定背後真正的用意,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太聰明的孩子愛挑戰權威,更要教他六件事〉。

6.大人保護太多,孩子就會沒判斷力

因為怕孩子受到傷害,爸媽總會幫孩子避開可能帶有危險的事物,但別忘了,不能光做,還要告訴孩子為何危險,如何去判斷危險,因為大人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在小孩身邊,孩子要有基本的判斷能力。

我最近才聽到一個小三的男生,同學問他敢不敢把迴紋針放到插座裡,結果他還真的做了,所幸只有麻了一下,沒有造成什麼傷害。後來才知道,這小孩到了小三還沒有自己插插頭、拔插頭過,家裡人都不讓碰,孩子也就不知道插座有什麼危險性了。爸媽要記得,在保護孩子的同時,要帶著孩子思考,才能促進孩子發展自主判斷能力。

2021/04/19

偏不偏心,關鍵在孩子怎麼想

相信爸媽們都聽過很多「不要偏心」的育兒理論,其實不需要任何理論,爸媽們也都很明白「偏心」會在孩子們之間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特別是對那個不被偏心的孩子而言。絕大多數父母也一定會注意自己對孩子們的態度,一定會努力做到公平同等的對待孩子們。可是爸媽們知道嗎? 當你非常辛苦的維持天平的平衡時,有一個地方卻容易被忽視了,那就是孩子怎麼看? 幼兒教育學界長期以來都對父母是否偏心這個議題做了很多研究,最近大家終於發現一個比父母是否偏心更加重要的問題:孩子是否覺得父母偏心。 br br 父母與孩子對「偏心」的認知是不同的 教育專家們的長期研究都表明,不分文化背景,父母對幾個小孩有偏愛的現象是很普遍的,不同的研究結果有不同的數據,從 60% ~80% 的結果都有,這個結論並不是建立在父母自己的認知上的,因為大多數父母其實都不承認自己偏心,所以是研究者通過分析父母的行為與認知得出的結論。 br br 而直到近年來,研究者才注意到一個現象,那 就是父母認為自己是否偏心、或者研究者得出的是否偏心的結論,都與小孩子自己的感受不盡相同。比方說,2001 年到 2003 年美國波士頓的一個研究結果發現,承認自己有偏心的父母佔 70%,但是他們的孩子卻有 85% 的人都覺得父母偏心。這說明不管爸媽是否真的偏心,孩子都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br br 不管是否偏心,孩子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父母是否區別對待不同的孩子,會對孩子的行為及長期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這不是什麼新聞。不過,現在我們知道了,孩子認為父母有沒有偏心,也同樣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和長期心理健康,甚至它的影響還最大。 br br 在一般正常友愛的家庭裡,父母心裡即使會偏愛某一個小孩,也都會克制自己的行為,不讓它表露出來。但是,研究者發現,即使如此,很多小孩子都會覺得父母有一個「最愛」的小孩 (不管是不是事實),而兄弟姐妹們之間對這個「最愛」的認知往往並不一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大哥認為「最愛」是小弟,小弟認為是姐姐,姐姐認為是大哥;但過了幾天再去問,大哥就認為是姐姐,小弟認為是自己,而姐姐說不定就認為是小弟。孩子越小,這種變動性的「最愛」認知就越容易出現,這說明父母對幼童的教養行為,很容易影響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的教養行為不一致,今天鬆一些、明天嚴一些,孩子感受到的來自父母的關愛就會變化。 br br 如果一個小孩認為父母有一個「最愛」,而那個「最愛」並不是自己,那麼麻煩就來了。因為不管事實如何,說不定他其實正是父母的最愛,也有可能爸媽根本一點偏心都沒有,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他覺得自己是比較不被愛的那一個,那麼他的行為就會受到這種感受的負面影響。具體什麼樣的影響呢? 小的方面,比如難管教,不易溝通;大的方面,比如容易出現類似抽煙、喝酒那樣的危 險性行為;而還有研究表明,這種感受會持續到成年期,不管小孩長到多大、哪怕有了自己的孩子,「爸媽不太愛他」這項認知還是會持續影響他的心裡健康、以至於影響親子關係。 br br 「不偏心」要從孩子的感受入手 所以,爸媽們,偏心不偏心,重要的不是爸媽心裡怎麼想,而是孩子怎麼看。其實,當家裡有兩個或以上的小孩時,父母區別對待他們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不是因為父母偏心,而是因為每個孩子都那麼不同,一個孩子特別倔強,總是和爸媽對著幹,另一個孩子性格隨和,爸媽說什麼都能聽從,結果就變成爸媽總是在批評那個倔強的孩子,造成他感覺到自己「不被愛」,但其實爸媽心裡根本不是那樣想的。類似這樣的情形很常見,那該怎麼辦才能讓孩子不那麼想? br br *告訴孩子區別對待也是一種公平 小孩子都特別重視公平,但是他們眼裡的「公平」等於「完全相同」,越是幼小的孩子越是如此,而爸媽不要害怕告訴他們,「不一樣」也是公平的,哥哥因為比較大,可以晚半個小時睡覺;已經吃完飯的那個小孩可以先去玩玩具,沒有吃完的不可以。如果爸媽一直幫助孩子了解,在相同規則下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行為,慢慢孩子也會了解,區別對待不是不公平,而是基於孩子的不同。 br br *重視和每一個小孩的獨處時間 不管孩子們有多麼不一樣,他們渴望父母關愛的心情是一樣的。所以爸媽都別忘了經常的給每一個孩子一點單獨相處的時間,哪怕只有幾分鐘,抱一抱他,讓他感受到父母的全部焦點都在他身上,感受到了父母的愛,他就不容易覺得爸媽的「最愛」是別人。

2021/04/12

「遺漏型注意力」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我們知道,過動兒 (ADHD) 有兩種,一種是無法安靜下來、總是要動,另外一種是注意力缺失、很難集中精神完成老師或家長交代的任務。想來很多爸媽都對過動症有一定的了解,不過我們今天不是要談這個話題,因為在現實生活裡,全世界大概有 3~5% 的人會受到過動症的影響,但是不易集中注意力、經常分心的人卻太多了,多到我們沒法給一個數字,因為這種現象是一個光譜,每個人容易分心的程度都不一樣。而幼兒在這方面的表現又特別明顯,因為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本來就很短。我們下面要聊的,就是這個注意力集中的問題,一般人都認為越能集中注意力、越是一個人的優點,現在我們要反過來說,假設你容易分心,這未必是壞事。


「注意力集中」是大腦可以過濾掉「無關」訊息

如果我們從大腦的活動來看「注意力集中」這個問題的話,我們大概就能了解當一個人集中注意力時,大腦處於一種什麼狀態。西北大學的研究者在監測受訪者的大腦電波時發現,普通人對於「無關」訊息是會主動過濾掉的。什麼是無關訊息? 研究者在記錄受訪者腦電波的同時,給予他們重複的敲擊聲讓他們聽,普通人在聽到第一聲的時候,腦電波會有一個明顯的反應,但是聽到第二聲以後,他的腦電波就不太變化了,也就是說,他聽到重複的聲音時,基於第一次聽到的訊息,他認為後面的聲音不再含有更多的訊息,於是他的大腦對後面的敲擊聲採取了「關門不讓進」的狀態,換言之,大腦把後面的聲音給過濾掉了。這個簡單的實驗就可以告訴我們,當一個人集中注意力的時候,他的大腦對其它訊息採取了「關門」的政策,它不讓「無關」訊息跑來干擾自己。


可是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有些人,他在聽到每一次重複的敲擊聲時,腦電波都會產生相似的反應,換言之,他的大腦沒有過濾掉這些「無關」訊息。這樣的人,研究者稱之為擁有「遺漏型注意力」(leaky attention),也就是說他的大腦在過濾無關訊息的功能上有「遺漏」,它會讓不相干的訊息跑進來干擾到你。擁有這種「遺漏型注意力」的人,自然很容易分心。


容易分心,也能有意外的驚喜

作為爸媽,我們自然希望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特別是當孩子越長越大,很快就要進入國小的時候。我們知道在現行教育體制下,一個容易分心的孩子是很吃虧的,他需要更長的時間完成作業、他往往記不清老師的交代、他還很可能在考試的時候因為分心拿不到應有的好成績。即使是邁入成人世界,能夠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也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沒有錯,能夠集中注意力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特質,但是問題是,我們沒辦法決定孩子與生俱來的優勢是什麼。假設你的孩子剛好擁有「遺漏型注意力」,別灰心,因為說不定他因此而具有優於常人的創造性思維。

最近,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擁有「遺漏型注意力」的人,往往擁有較高的創造力。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過濾掉「無關訊息」,於是在他們的大腦裡總是同時存在很多嘈雜的訊息,而這些訊息的存在,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他的大腦以一種不常見的方式組合到一起,迸發出全新的結果。這就是創造力。

爸媽的角色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的孩子不容易集中記憶力,那他就一定擁有與眾不同的創造力嗎?很遺憾,科學沒法告訴你答案。但是最起碼,科學研究讓我們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如果孩子生來沒有那種專注的注意力,我們不妨好好研究一下,在孩子分心的背後,是否也有亮點?

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都用那些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來做例子,比如老師都教過我們,居里夫人在做研究時,是如何高度集中精神、可以泰山崩於前而不知。但是,像達爾文、契訶夫他們總是在抱怨外界的干擾太多、讓自己沒法集中注意力,說不定,他們擁有的就是「遺漏型注意力」。

我們當然不可以說,如果孩子不是居里夫人,就一定是達爾文,但是我們作為父母,應該是最能發現孩子長處的人。即使孩子很容易分心,他總有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也許只是玩火車、跳舞、畫畫這種「不務正業」的事情上,他會變得很專心。我們從欣賞孩子的角度出發,順著孩子的特質來培養他,應該會少很多煩惱。

2021/04/05

羅寶鴻:容易導致孩子自暴自棄的「7種錯誤教養方式」

2021-04-13 00:00
by 暢銷親職作家 - 羅寶鴻

本文重點摘要

1.做得好是應該的,做不好就該罵
2.操之過急
3.標準過高
4.過度控制
5.緊張大師
6.愛指責、超理智
7.愛比較


下面這些大人的教養和觀念,很容易造成孩子自暴自棄。當然,由於都是讓孩子歸屬感與價值感低落的因素,所以也可能會引起尋求過度關注、權力鬥爭、報復等行為。


1.做得好是應該的,做不好就該罵

這是很多傳統家庭的觀念,認為做得好是應該的,是孩子的本分;既然是本分,那麼做不好就該予以責備。確實,有些事本來就該做,例如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分擔家事、學生就應該要認真讀書、父母就應該賺錢養家與教養育兒,以及煮飯和打掃……等。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與任務,這固然無可厚非,但當大家都把彼此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時,人與人之間就漸漸變得越來越沒有人情味。大人這樣的身教,不但會讓孩子覺得就算把事情做好也沒有成就感,更無法體會感恩與感謝的美德與價值。


2.操之過急

有些大人可能比較急躁或不了解孩子發展,常誤以為孩子學過一次就該會,講過一次就該聽話,錯過一次就不該再錯。在孩子做不好的時候,大人因為期待落空了,失望的情緒就表現在語言和態度上,直接影響孩子的自信與自尊。


3.標準過高

有些大人標準太高,不容易接納孩子犯錯。一旦孩子表現不如自己預期,就會用不好的態度去對待、責備他。但有趣的是,這些大人往往會認為自己很能接納孩子犯錯。


4.過度控制

基於權力欲、控制欲所使,有些大人喜歡孩子處處聽命於自己,不允許他有自己的想法或選擇;常否定孩子提出的意見,並用各種方法與手段,迫使孩子配合自己的決定。這種大人也會讓孩子感覺很沒有自我價值。


5.緊張大師

對孩子常處於焦慮、緊張、過度關注的狀態,深怕一個閃失孩子就會發生危險,所以會用種種方式限制孩子,以免他不照著自己意思做而出現意外。


6.愛指責、超理智 「指責」意指用責備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錯誤;「超理智」簡單說就是跟孩子講大道理。這是大人常對孩子使用的兩種溝通方式,但都不能讓他感受到被同理、被接納或被理解。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覺得大人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其實大人不是不在乎孩子,只是不懂更好的溝通方式而已。


7.愛比較

「你看某某某都不會這樣!」「你看某某某都比你厲害!」大人常以為這種比較的方式能激勵孩子,殊不知這樣反而會讓他感到挫敗!因為孩子不但不會「見賢思齊」,認為:「太棒了!我也要跟他一樣厲害!」反而會覺得:「媽媽只會稱讚某某某,都沒有稱讚我,我好傷心!」

以前我美語補習班有一位媽媽,很喜歡用姊姊優異的成績來跟弟弟比較。久而久之,弟弟變得越來越沒自信,成績也越來越差。後來,她認為我們這邊的管教方式太「寬鬆」,不適合弟弟,所以決定要轉到一間會打、會罵、會處罰的補習班,接受更「嚴格」的教育方式,並認為這樣弟弟才會有所成長。

我聽到這位媽媽這樣說,心裡感到很無奈。無奈的是,她也是老師,而且是小學資優班老師:不但自視甚高,對孩子要求也很高。而且她既然已經培養出一位資優姊姊了,弟弟怎麽可以失敗呢?所以必須嚴加管教,以後他才會有成材的一天。

但這位媽媽不知道的是,弟弟之所以每況愈下,正是她的錯誤教育方式所造成。她以為這樣能鞭策弟弟努力上進,殊不知這卻讓弟弟活在跟姊姊比較的陰影下,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姊姊,所以媽媽比較愛姊姊,而自己是個爛貨。

2021/03/29

寶寶「自己睡」、「跟父母同睡」哪個好?

每個爸媽都經歷過,要刻意讓孩子自己入睡的親子拔河,或半夜被孩子頻頻吵醒時,有多少該不該起床察看的掙扎。原來,這些事情根本沒有標準答案,還有哪些育兒指引的建議,其實只是誤解或文化差異?

「寶寶可以睡整夜了嗎?」「寶寶可以自己睡一間房了嗎?」這是新生兒父母常被問到的話。很多人的原意只是關心。但不少把寶寶能夠「睡整夜」、「自己睡」當作目標的父母,可是吃盡了苦頭。

這樣的爸媽可能看了育兒書,說這樣可以訓練孩子獨立,也能讓父母半夜不被吵醒,睡得更好。但也有爸媽可能為此在孩子的哭鬧與半夜頻繁起床間循環、掙扎,夜裡半夢半醒,白天精神不濟。

到底嬰幼兒該怎麼睡?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的「BBC未來」系列報導發現,這個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而且還「換位思考」從亞洲的觀點出發,問「西方育兒方式很奇怪嗎?」

BBC統整各國相關研究指出,寶寶該怎麼睡、怎麼養,端視文化與個人差異,很多看似「科學發現」的醫學研究都不夠嚴謹與全面。

寶寶該不該自己一張床、一個房間?沒有標準答案

寶寶應該要自己睡一張床、或是一個房間,藉此訓練獨立的說法,主要存在於比較重視個人主義的文化中。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澳洲甚至有政府出資的睡眠訓練計畫,教父母怎麼讓孩子自己睡。在西方的嬰幼兒教養書中,也頗多這樣的篇章,最常見、又極端的方式,就是把嬰兒放在嬰兒床中,讓他們自己哭到睡著,久了他們就「學會」自己睡,半夜起床時也會這樣自己再乖乖睡去,這是一種獨立的象徵。

但在比較重視集體意識的地方,像是亞洲、或是歐洲強調家族意識的義大利,父母多半跟孩子睡在同一個房間,甚至同一張床。例如,超過70%的印度、印尼家庭,超過80%的斯里蘭卡與越南人,都是讓嬰幼兒跟父母睡在同一張床上。但沒有人能夠批評或驗證,這些孩子因此就都不夠獨立。

印度醫師暨教養顧問杜塔(Debmita Duta)告訴BBC,即使家中有單獨為孩子準備的房間,一家人夜裡共處一室也很普遍。因為這樣能減輕孩子半夜醒來或發出聲音時,父母得起床奔波查看的負擔與壓力,尤其是哺乳的母親,可以降低打斷睡眠的時間。她自己就在女兒斷奶後,也放一張小床在同一個房間,讓女兒睡到7歲。

BBC引述多名具醫學專業的東方父母說,畢竟孩子成長到一個程度,就會自己想要分開睡了,不會一輩子黏著父母。甚至西方的義大利人,也覺得要逼迫孩子自己睡,是一件很殘酷的事。

3個月嬰兒睡過夜 指半夜12點到清晨5點

西方育兒理論鼓吹讓嬰幼兒自己睡的另一個原因,是大人小孩睡在一起,可能導致嬰兒猝死症。但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ll Indian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的小兒科教授達斯(Rashmi Das)調查卻發現,這是從以高收入國家為對象的研究統整出來的結論。在這些地方,很少父母跟嬰幼兒同床共寢,樣本不夠多,而且甚至跟大人酗酒、抽菸有關。實際上,低收入國家、親子一起睡同一張床的地方,嬰兒猝死率反而較低。

甚至,就算都住在英國,斯里蘭卡裔的嬰兒猝死率也比白種英國人更低,即使斯里蘭卡人會跟嬰幼兒睡在一起。英國杜倫大學(University of Durham)親子睡眠實驗室(Parent-Infant Sleep Lab)的人類學教授伯爾(Helen Ball)指出,因為斯里蘭卡裔餵母奶的人比較多,比較少抽菸、喝酒或與嬰兒分房睡,這些都是公認降低嬰兒猝死症的重要關鍵。

類似的爭議,還包括西方、或新的理論認為不應該把嬰兒一直抱著或背在身上,應該讓他們自己坐在推車裡。如果孩子哭鬧要人抱,可以「訓練」他們習慣自己坐著。但BBC也指出,在很多地方,父母、尤其是母親,必須一邊工作、甚至下田,一邊育兒,不得不把孩子綁在前胸或後背,沒有選擇。而且,很想要親近大人的孩子,在這樣的韻律中,情緒與心跳比較平穩。

育兒的文化差異,還包括孩子可不可以午睡、該在何時睡多久……。這些在爺爺奶奶養育這一輩父母的年代中,不曾出現的難題,在現代爸媽們閱讀的育兒指南中,卻常出現了標準答案,或為了照書養,而讓三代都快要抓狂。

伯爾指出原因。幾十年來,嬰兒的生理特質並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對嬰兒的期待。但是其中有些設想,根本就是迷思。例如,「多數(7成)嬰兒應該在三個月大後就能睡過夜」的說法,是來自英國1950年代一個只涵蓋160個嬰兒的研究,而且「睡過夜」指的是半夜12點到清晨5點。這卻被許多不明究裡的人衍伸成期待小嬰兒可以連續睡達7~8個小時,如果家中的嬰兒沒法這麼做,就是「不正常」或需要「訓練」。

伯爾提醒,每個孩子、家庭的狀況都不一樣。孩子終有一天會能夠自己睡、睡整夜,重要的是父母的睡眠是否足夠,這是導致產後憂鬱的重要原因。孩子應該怎麼睡沒有標準答案,對父母的照顧最方便,干擾最少,就是最好的做法。

文章出處: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8983

2021/03/22

一直提醒都無效?0~3歲孩子「反覆再犯」的4個原因+對應解方

為什麼提醒好多次還是沒用?羅老師:請相信孩子不是「故意」的,大人要做的應該是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有很多爸爸媽媽都曾經詢問我:「為什麼剛提醒完孩子沒多久,他又會再犯同樣的事情?難道他是故意要讓我生氣嗎?!」、「為什麼我總是要一直提醒、一直提醒,難道他都學不會嗎?」其實,孩子會被提醒完之後又再繼續做同樣的事情,是有幾個原因的:

一、孩子的內在發展需求所致 有一些事情,是孩子的內在發展需求需要他這樣做,而當他沒有被滿足時,他就會一直、一直持續做這件事情。譬如,大概7~9個月左右的孩子已經開始會爬了、他的手開始會到處摸了,許多成人會發現,這個年齡的孩子常常都會做很多事情,包括:

看到線就會拉、看到盒子就想打開。 看到東西站著,就想把它倒下來。 看到在裡面的東西,就想把它拿出來。 又或者,看到關著的東西,就想把它開起來。

其實,這一些行為,是孩子的內在發展需求,去驅動他這樣做的。換句話說,這個年齡的孩子,正在透過發展動作,去探索周遭環境。

所以,你提醒他不要去拉那條線,他過一陣子又會去拉那條線。 你提醒他不要去開那個燈,他過一陣子可能又會去開那個燈。 你提醒他那個抽屜不要打開,他過一陣子趁你不注意,又會去把它打開。

然後你就會覺得:「為什麼提醒都沒用!!!」這種種因素就是因為,孩子的內在發展需求策動他去做這些事情的。

然而,內在發展需求有很多,有時候是動作的發展需求、有時候是語言的發展需求等等。譬如,當孩子到了3、4歲左右,孩子會對一些特別的字眼特別感興趣、會常常講。但是,通常這些字眼不是我們那麼喜歡的,有可能是:大便、屁屁、髒話,或是一些很奇怪的字眼。

他們故意講,也是因為內在發展需求中「語言發展的敏感期」促使他有這些行動。因為孩子們會覺得,這些字很新鮮、很特別,講出來的時候有一種很奇妙的體驗,大人也都會特別的去在乎。所以當我們提醒他,他還是會繼續做。

那麼,針對孩子的內在發展需求,成人遇到孩子「反覆再犯」的情況時,應該怎麼應對呢?

以「動作發展需求」為例:

我們要做的,不是一直去禁錮他去做他想做的事,因為「越抗拒、就會越持續」,我們要做的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幫助孩子,讓他做到想做的事情,滿足他的發展需求。」譬如說:

他很想要開一個盒子,那就給他一個盒子讓他多練習。 他看到線都很喜歡拉,就弄一條線給他拉。 他看到開關都想開,你就在某一個固定開關按鈕旁放一張椅子,讓他可以自己上去練習開關。

很多時候,孩子探索環境、動作發展的需求被滿足了之後,他才不會有持續性的行為。如果你壓抑他,他就會繼續在另外一個地方從事探索的行為,如果成人任何事都加以限制,孩子的發展可能也會因此被侷限了。

以「語言發展需求」為例:

當孩子在講一些很奇怪的話時,請記住,孩子的內在發展需求,不會因為成人嚴厲的提醒,而去變得比較弱,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反而成人越抗拒,孩子可能越會持續。」

因此,與其大聲嚴厲的提醒,讓他感覺到,哇!講這些話,原來大人會有好大的反應,好有趣喔!還不如淡而化之:「這些話是不禮貌、不好的喔。」輕描淡寫的提醒他就好了。但同樣的,成人也應用相同的重視度,去肯定孩子說的那些禮貌、得體的話,不要一昧地提醒那些不尊重的話。

二、孩子的內在衝動比意志力強 再者,有一些時候可能是因為「孩子的內在衝動比意志力強」,導致他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做這個事情。譬如說:3歲以下的孩子,有時跟人家互動一個不高興就會打人、就會咬人,這個行為因素,就是因為孩子的內在衝動比控制自己的意志力強。

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如果孩子真的會一直做傷害別人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就是「溫和且堅定」地持續提醒孩子,並且視當下情況,評估是否需要把他帶離那個現場,避免他繼續從事傷害別人的行為。

與此同時,我也想再次提醒各位,在幼兒團體裡面,大人都要做好孩子會打來打去的心理準備,這不是他們沒禮貌,也不是他們不懂規矩,而是他們發展成熟度還沒有足以讓他們控制自己、還沒有足以讓他們懂得「用說的」去表達需求。

三、「挑戰規範」的潛在本性 人類與生俱來有著「挑戰環境」、「征服環境」的潛在本性,孩子對於他們想要的事情,可能會出現重複執行的情況,可能是因為他想要挑戰、想要探索環境規範的底線到哪裡。

遇到這種狀況,首先,我會建議各位成人在給予孩子規範時,要注意「和善」且「堅定」彼此平衡。若成人和善有餘,但堅定不足,可能會導致孩子想要不斷挑戰規範,並利用故意行為來發洩情緒與滿足自己。同時,可以使用我常常告訴大家的:「四個提醒步驟」以及「兩個選擇」,讓他透過經驗選擇後的結果,來下次做出正確的選擇。

四、其他外在因素 還有一種,叮囑過後沒多久又再犯的原因是,有時候大人講過的話孩子就算記得住,他也有控制不了的情況。

一些3到6歲的孩子常出現的問題,就是爸爸媽媽說吃飯之前不可以吃點心,但是因為肚子餓了,剛好又有其他成人給他點心、零食,若孩子忍不吃了,是非戰之罪的清況啊!針對這種外在因素,成人可以來想辦法。譬如:「想想孩子在吃飯之前,如果餓了可以吃什麼比較健康的東西?」,或者「怎麼樣減少這些不必要的飲食?」等等方法來應對。

所以啊,「提醒完,為什麼孩子再犯?」的原因有這麼多,大家可以在看到孩子行為的時候,去分析到底是哪一個原因,並且針對這個原因來給予孩子正確的回應方法,千萬不要動不動就用恐嚇、威脅、打罵等負面方式應對,這些都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文章出處: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103

2021/03/15

孩子不愛玩具鍾情生活用品?蒙特梭利教師告訴你原因!

家長多少都有過種經驗,明明買了一推玩具,但寶寶就是會把玩具放在一旁不玩,偏愛玩一些生活物品,或者是大人手上的東西!這到底是為什麼?蒙特梭利教師羅寶鴻,以自身經驗與教學歷程提醒各位家長:「玩具只能滿足孩子短暫的慾望,唯有真實生活經驗才能豐富孩子的心智。」

很多成人有著一個錯誤觀念,就是要讓孩子有事做(keep the child occupied),最好的就是給他玩玩具,所以從小就買很多玩具給孩子。但我們發現,0-3歲的孩子普遍是不喜歡玩玩具的,他們對日常生活上各種真實物品的興趣(尤其是可以動手操作的),遠大於大人買給他們的玩具。

打從我的孩子出生開始,我和太太就給予他很大的探索空間,允許他在環境裡面做各種的嘗試;只要是沒有立即危險的,我們都會允許他去碰、去摸、去體驗,就算孩子玩泥巴玩到全身髒兮兮,能夠在成長過程中盡情探索,才是沒有遺憾的童年啊!

因為我們瞭解:「唯有真實生活才能豐富孩子的心智;玩具,只能滿足孩子的慾望,無法讓孩子內心獲得真正的滿足。」

為什麼呢?因為玩具是虛幻的,與真實生活不連結,無法回應孩子的內在發展需求;孩子需要的,是能夠幫助他瞭解世界、適應環境的真實生活經驗。所以,我的孩子從小就不太喜歡玩具。給他的玩具,他都玩一下就興趣乏乏丟一邊,反倒是深愛著家裡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

也因如此,我常提醒家長:多讓孩子與大人一起從事日常生活練習,並適時給予孩子鼓勵,是培養孩子歸屬感與價值感絕好的方式。

從生活經驗的累積開始,建立孩子自我價值與成就感

我的孩子1歲左右,最「鍾情」的日常用具是掃把、畚斗、拖把、廚餘桶...等生活用品,相信這是因為,他天天都看到大人在使用。常常在客廳的時候,他都會自己爬到廚房把這些東西拖出來,拿回自己的遊戲區把玩,一玩就可以玩很久(這些東西我們每天都會預先洗乾淨,再放在那邊等著給他玩)。有時候看他在邊玩的時候,還會邊發出滿足的笑聲呢!

這樣每天一點一滴的薰陶,正是為長大學習「照顧環境」(Care of the Environment)做準備。一個孩子要先懂得照顧環境,以後才會懂得尊重環境。我們要培養一個關懷環境、關心世界的未來主人翁,要從『日常生活』(Practical Life)開始。

從小給予孩子探索的自由,允許孩子將這內在潛力,透過接觸自己所屬的環境發揮出來;孩子長大以後,才會更勇敢地乘風破浪,探索世界,尋找自己內心嚮往的夢想所在。

家長不要認為孩子年紀還太小,就什麼都不能做,什麼都不給他嘗試。當我們把孩子看得很渺小,他就會覺得自己很無能,沒有價值。但當我們認為孩子有無限可能,家裡的很多事情都願意讓他參與,並依據他能力與成熟度調整工作的難易度,讓他在過程中得到滿足感與成就感,他就會感覺自己很有價值。

教育家杜威說:『教育即生活』。多讓孩子接觸真實生活的各種用具,遠比買玩具給他有教育意義啊!

文章出處: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0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