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2/08/30

寶寶分離焦慮症 - 為什麼寶寶突然會害怕和媽媽分開?

為什麼寶寶突然會害怕和媽媽分開?

分離焦慮通常開始在寶寶六~七個月大的時候,高峰期在 10 到 18 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媽媽 (或主要照顧者) 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覺得媽媽隨時會離開自己。讓寶寶感到焦慮的是,他們不知道媽媽會離開多久,會不會回來。 儘管媽媽只是離開一下下,但是寶寶沒有時間的概念,所以對於他們來說等待是漫長的。而且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會「想念」媽媽。跟剛出生的寶寶不一樣,當妳離開了,妳便會從初生嬰兒的腦海裡消失;但是妳的影像卻會停留在六、七個月以上的寶寶腦海裡。有一些生活的壓力也會引起寶寶的分離焦慮,如:環境的改變、照顧者的更換、弟弟或妹妹的誕生、家庭的緊張氣氛等。

也許有些媽媽會反應說她們的寶寶在六個月以前就有分離焦慮的現象發生;只要是媽媽以外的人想要抱寶寶,寶寶便會哭鬧。根據多倫多病童醫院嬰兒精神病治療計劃主任 Jean Wittenberg 解釋,這不完全是分離焦慮,是寶寶對主要照顧者的一份依賴和連繫;因為這個月齡的寶寶還不會把媽媽的影像記在腦海裡。但是媽媽的味道、聲音、摟抱的姿勢等都是寶寶熟識的,一旦換了別人,寶寶便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勁,便會顯得煩躁不安。

怎樣幫助寶寶渡過焦慮期?

適時的回應寶寶

寶寶會產生分離焦慮主要是因為對環境的不確定;媽媽去了那裡? 在做什麼? 什麼時候會回來? 父母應該盡量給予寶寶安全感,減輕他們的不安。有些人會害怕即時的回應寶寶會把寶寶寵壞;其實在寶寶須要我們時,我們作出回應只會讓寶寶更健康、正面的成長,更有安全感。雖然寶寶看似聽不懂媽媽的話,但是只要聽到媽媽的聲音,寶寶便會覺得比較安心;所以當媽媽要做家事時,可以一邊做,一邊和寶寶說明妳現在在做什麼,讓寶寶自然的從生活中學習詞彙,同時了解媽媽的工作。媽媽也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唱歌來安撫寶寶的情緒。

減少分開的機會

在國外,剛生產完的媽媽通常會有一年的育嬰假,為的就是希望在寶寶最需要媽媽在身邊的時候有一個安全的依靠。我的寶寶是少數沒有分離焦慮的寶寶。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是全職媽媽,我幾乎24小時都和寶寶黏在一起。當我須要做家事時,我會把寶寶帶在身邊,寶寶可以看到我,我也不用害怕寶寶發生意外。市面上有很多移動式的餐椅,當媽媽在忙時,可以讓寶寶坐在餐椅上玩玩具或看書。有些父母必須要出外工作,怎麼辦呢? 如果可以,盡量避免在分離焦慮的高峰期把寶寶交給寶寶不熟識的人照顧。把寶寶交給別人照顧前,先讓寶寶多和照顧者接觸,好讓他們互相熟識。

和寶寶玩躲貓貓

在家裡可以常常和寶寶玩躲貓貓遊戲。一開始,媽咪可以用手帕蓋住自己的臉,然後再拿開;再試試看躲起來半分鐘,慢慢把時間延長。讓寶寶習慣妳不見了,又會再出現的情況。但是在玩躲貓貓時必須要注意寶寶的安全。

堅定、溫柔的和寶寶說「再見」

父母每天早上應該預留一些時間好好的和寶寶說再見;不要因為害怕寶寶哭鬧就偷偷的出門,這樣會讓寶寶對你失去信任感,而且會讓分離焦慮變嚴重。用寶寶比較容易明白的概念跟寶寶約定回家的時間,譬如說「吃晚餐的時候我就會回來囉」等。給寶寶一個親吻和深深的擁抱後再離開。當你說再見後,便必須要離開,不要因為寶寶哭鬧而又折返回去安撫他,回去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哭鬧會便成寶寶的技倆。父母必須要保持冷靜,要對你所託付的照顧者有信心,可以和他們約定一個時間打電話回去確定寶寶的狀況。同時,照顧者應該用遊戲、玩具、或唱歌等有趣的活動來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用睡眠儀式減少睡前分離焦慮

睡眠儀式可以提醒寶寶睡覺的時間將要來臨;說故事、唱歌、和媽媽溫柔的擁抱可以讓寶寶感到安心。如果寶寶因為媽媽的離開而哭鬧,媽媽可以進去安撫他,但是必須要安靜、沉著、而且短促的,主要讓寶寶感到安心便可以。當寶寶感到無聊、沉悶時便會自己入睡。

父母自己也要放輕鬆

寶寶的感覺是很敏銳的,如果父母本身都捨不得把寶寶交給別人照顧,寶寶自然會感到緊張。所以當父母把寶寶交給褓姆時,要盡量保持心情愉快、輕鬆。輕描淡寫的一句,「等一下見囉,小兔兔!」會讓寶寶感覺到你們的離開並不是一件大事,很快你們便會回來。

給寶寶一個安撫、代替的物品

當媽媽不在身邊時,一個熟識的布偶、毛毯都可以起安撫的作用。有些哺乳的媽咪還會把自己的衣服給寶寶做安撫物品,因為衣服上還保留著媽咪哺乳的味道。


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管用,可能代表父母委託的照顧者不適合寶寶,和照顧者多溝通以了解狀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分離焦慮發生在比較大的小孩身上,這可能存在著另外的問題,如霸凌或虐待。 分離焦慮只是寶寶成長的一個過渡期;父母平常多關注寶寶,多給予安全感,寶寶便可以順利的渡過。我的小孩因為從小就跟媽咪黏在一起,所以培養出十分的安全感,他很了解媽媽一定會在他需要時出現在他身邊,所以直到他上幼稚園,他也不曾感到害怕過。

如果妳的寶寶有分離焦慮,不用緊張,這代表妳和寶寶擁有一份很健康的關係。

資料來源:文/《IN媽咪育兒新知》馨力陽有限公司
https://www.in-parents.com/babynews/623/SeparationAnxiety

2022/08/23

啾~親一下! ── 小心病從口出

看到可愛的孩子,不少父母會透過「親吻」的方式來傳達對他們的愛,這個方式看似無害,其實卻隱藏了一些危機。曾有報導,英國一位爸爸嘴脣長了泡疹,才吻了出生兩個月的兒子一下,卻讓孩子染病而失去生命。今天我們就要來談談「可藉由親吻傳染給孩子的疾病」,以及「親吻孩子前,可以做些什麼預防措施」,讓父母和孩子親密互動時,也不致傷害孩子的健康。

接吻引起的疾病中,最為人熟知的叫做接吻病(kissing disease)。這是一種由「EB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經由唾液或飛沫傳染。接觸病毒後四到六個星期會出現臨床症狀:病人最初會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疼痛、眼瞼浮腫、疲勞等症狀,接下來出現喉嚨痛、食慾不振、頸部淋巴腺腫脹,身上出現紅疹;嚴重的還有扁桃腺化膿、肝功能異常、肝臟腫大,脾臟腫大等。幸好,這些現象大多會在疾病痊癒後復原,但是有些病人,會衍生「慢性疲勞症候群」。另外,曾有兒童因脾臟腫大至破裂而致死的病例。不可輕忽!

「B19微小病毒」也是可以經由唾液傳染的疾病。表現出的臨床症狀包括:發燒、倦怠、肌肉痠痛、腸胃不適或類似感冒等,兒童則會在臉頰及四肢出現細網狀的紅疹,稱為傳染性紅斑症(Erythema infectiosum),這個病大致上症狀輕微且會完全痊癒,但是,免疫力不正常或者是原本就有血液疾病的人,就可能發生較嚴重的併發症。

嬰兒玫瑰疹,亦是可以藉由唾液傳染的疾病。病童在出現典型的皮疹前,會發高燒三至四天,而這個疾病,必須等到燒退了、看到疹子,才能確定診斷。雖然是沒有後遺症的疾病,卻常常是父母帶著嬰兒掛急診的原因,而高燒有時會併發熱性痙攣。所以,輕輕一吻,也可能造成全家的麻煩!

另外,患有「泡疹」的病人,絕對不要去親吻幼兒,最好也避免親密的接觸。泡疹病毒有兩型: 第2型疱疹病毒70到80%為生殖器疱疹,有臉部皮膚病灶的多屬第一型,主要經由口沫或直接接觸病灶而傳染,臨床表徵為群簇狀小水泡潰瘍,有的會造成牙齦腫脹及出血。成人染患泡疹的症狀較不嚴重,但是對於幼兒可能會造成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腦炎等,甚至危及生命,若是眼睛附近長了泡疹,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失明;更惱人的是,在初次感染的症狀消失後,病毒已經共存在體內,當我們身體疲倦或是抵抗力下降時,症狀就會再復發。

還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經由口沫傳播的疾病,雖然不會急性發作,卻有可能變成慢性感染,例如C型肝炎和幽門螺旋桿菌。C型肝炎雖然主要是經由血液感染,但在1989年,有一位澳洲男性被別人咬傷之後感染了C型肝炎,後來也證實了:C型肝炎病毒確實可存在於唾液中。「幽門螺旋桿菌」則是造成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病人多半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是有些病童會有反覆性腹痛、食慾不振或是輕微貧血等問題,而幽門螺旋桿菌引發的慢性胃炎也會導致胃癌。

父母如果自覺有咳嗽、喉嚨痛等感冒的症狀,筆者相信一定不會去親吻您的寶寶,但是,成人得到感冒後不一定會有臨床症狀,所以很有可能在親吻小孩時,就把病毒藉由唾液傳播出去了,而兒童的免疫功能不如成人,就會出現症狀。再則,上述提到的如接吻病、傳染性紅斑症以及嬰兒玫瑰疹等,在成人都是沒有症狀的帶原狀態,卻會在兒童引發明顯的疾病,所以,接下來就要談談:「親吻孩子前,可以做些什麼預防措施」?

1. 不要嘴對嘴親吻小孩,也不要用嘴嚼碎食物後再餵食小孩。
這會造成直接的口沫傳染,危險性最高!另外,在餵食小朋友時,很多人都會用嘴吹涼高溫的食物,要注意不要讓口沫汙染了食物。

2. 注意手部和口腔的清潔。
每次接觸小孩或準備餐食前,最好都先洗手和漱口;若是有感冒症狀或口腔附近皮膚有泡疹,則應戴上口罩。

3. 只親臉頰,一樣有風險!
口沫中的病原可能在體外存活一段時間,小朋友東摸西摸再拿東西吃,就把病原帶進體內了。很多經由飛沫或空氣傳染的疾病(例如:流行性感冒、腸病毒、腺病毒等),以及會經由糞口傳染的疾病(例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沙門氏菌等),都是因此而造成。

4. 塗口紅和抽菸的大人親朋好友們,不要親吻小孩。因為化學物質除了會刺激小孩的皮膚,也有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疼愛小孩的方式有很多種,親吻不一定就完全代表愛,那也可能對孩子造成無意的傷害。希望大家都能建立正確的觀念,並做好適當的防護措施,才能愛的健康又無憂!

資料來源:文/全國兒童 探索親子的無限可能 https://www.ncce.com.tw/%E5%95%BE%EF%BD%9E%E8%A6%AA%E4%B8%80%E4%B8%8B%EF%BC%81-%E2%94%80%E2%94%80-%E5%B0%8F%E5%BF%83%E7%97%85%E5%BE%9E%E5%8F%A3%E5%87%BA/

2022/08/16

寶寶呼吸有雜音、早上咳嗽 該怎麼辦呢?

這段時間為了對抗新冠肺炎,家長更要多加注意寶寶呼吸道異常表現,流鼻水、鼻子癢,打噴嚏、鼻塞、呼吸喘、咻咻的喘鳴聲或是半夜清晨易咳嗽等,其實這些都是呼吸道過敏的症狀。

「寶貝呼吸不太順暢,而且一直咳嗽,最近又是新冠疫情的非常時期,好擔心!」雖然家長認為這類症狀可能是感冒,但是醫師提醒兒童咳嗽有很多原因,特別是呼吸道過敏也會造成寶寶不斷咳嗽,因此爸媽要特別注意,並且及時處理,才能預防寶寶呼吸道過敏。

疫情期間應多留意呼吸道症狀 切勿輕忽過敏威脅

這段時間為了對抗新冠肺炎,大家都戴口罩、勤洗手、噴酒精,連帶減少了寶寶感染其他病毒與細菌的機會,甚至一般感冒也都減少出現了,家長此時更要多加注意寶寶呼吸道異常表現,流鼻水、鼻子癢,打噴嚏、鼻塞、呼吸喘、咻咻的喘鳴聲或是半夜清晨易咳嗽等,其實這些都是呼吸道過敏的症狀,但是許多父母卻沒想到自己的寶寶有過敏,還誤以為時常打噴嚏、流鼻水或咳嗽只是感冒,而延誤就醫。 員林長頸鹿小兒科賴昇層醫師分享,過敏的初期症狀不嚴重,因此常看到家長疏於預防的案例,之前曾遇過一位小病患,就醫時幾乎喘不過氣,只能轉介到大醫院急診處理,與家長討論後發現,小朋友先前只要感冒就容易喘,但家長不以為意,才讓過敏越來越嚴重。

過敏在不同年齡的症狀表現並不相同,而且有階段性,稱為「過敏進行曲」。一旦過敏反應被誘發,一連串過敏症狀將如同進行曲一般,接續出現在寶寶身上。嬰幼兒時期時,一般始於皮膚或是腸胃道的症狀,例如皮膚乾、癢、紅疹、異位性皮膚炎、脹氣、頻繁吐奶、腸絞痛等;隨年紀增長後,過敏很可能轉移至呼吸道方面,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呼吸有咻咻的喘鳴聲或長時間的咳嗽等症狀。呼吸道相關症狀可能是寶寶已經進入「過敏進行曲」第二階段的徵兆,需要馬上積極面對、處理,才不會影響寶寶一輩子健康。

如何判斷寶寶是感冒還是過敏?

賴昇層醫師提醒,感冒與過敏的症狀的確蠻相似的,寶寶如果有呼吸道症狀時,可觀察鼻涕顏色以及是否有發燒。一般鼻涕顏色偏黃,合併咳嗽與發燒,約一周至兩周左右康復,寶寶可能是感冒出現併發症了;鼻水較清澈,不會發燒,但症狀將時好時壞持續好一陣子,寶寶可能就是過敏了。也就是說,過敏是反覆性、長期的表現,若寶寶經常於清晨打噴嚏或是半夜鼻塞,即可能是過敏。

賴昇層醫師說明,過敏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衡的反應,感冒是上呼吸道受到病毒感染。過敏的孩子若一旦同時碰到病毒感染跟過敏發作,有時數天就能好的小感冒,幾星期都好不了;尤其過敏好發於夜晚,若寶寶睡眠品質不佳,體格也會相對落後;到了學齡期,過敏造成的生理不適也會讓專注力與學習受影響。

2歲前若輕忽過敏預防 嚴重者恐持續至成年期仍難改善

誘發過敏後,很難隨著寶寶長大而自癒,仍然需要盡力加以控制。台灣,每3個寶寶就有一個可能發生過敏。近日天氣不穩定,時晴時雨的情況下,正是過敏好發季節,寶寶大多出現打噴嚏、鼻塞或流鼻水等症狀,不過這些過敏症狀其實是可以提早預防的!若家長在寶寶的嬰兒時期疏忽預防的措施,2歲後誘發持續性過敏疾病的機率將大幅增加。

要預防過敏,家長需掌握「環境」與「飲食」兩大重點。在嬰幼兒時期,飲食的選擇尤其重要!根據研究,有許多寶寶因牛奶蛋白或雞蛋誘發過敏,因此最好以母乳做為寶寶的首選營養。若奶量不足,或需要重返工作崗位不便哺餵,可使用「精準定位水解配方」銜接,並持續到3歲,才能幫寶寶有效調整體質、預防過敏。 防敏配方重點:可切斷過敏原並獲得專利的水解配方

近年來嬰幼兒配方越來越多元,賴昇層醫師提醒,雖然大多數配方都經過國家標準檢驗,但各家品牌成分、技術不盡相同,建議挑選知名品牌,且有臨床實驗證實能水解出專利溫和蛋白的「精準定位水解技術」,調整體質的效果更有公信力牛奶蛋白會造成過敏的原因,是因其中有的分子鏈具有刺激性,嬰幼兒腸道黏膜通透性高,接觸到這些致敏原,容易出現過度排斥反應。精準定位水解技術可以在正確的位置進行水解,將刺激的致敏原切斷並轉化為溫和的專利蛋白「Bio-Peptide生物活性胜肽」。這些胜肽不會引起過敏反應,同時訓練腸胃認識牛奶蛋白,自然調整體質,未來不易誘發過敏。

賴昇層醫師呼籲,過敏不要亡羊補牢,等真正發生過敏才來補救,最好是在發生前就做好預防。若發現寶寶有輕微徵兆,也要積極改善,避免釀成嚴重過敏。珍貴的成長只有一次,把握機會打好健康體質,陪伴孩子健康快樂長大!

資料來源:文/媽媽寶寶編輯部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4351

2022/08/09

副食品何時開始吃?食材如何挑選?營養師教你輕鬆抓住孩子的胃

究竟該何時開始吃副食品?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副食品?而容易過敏的食物何時讓孩子嘗試?說法眾說紛紜,就讓營養師林俐岑來幫爸比、媽咪們解答唷!

寶寶4個月開始吃副食品

  林俐岑營養師自己有兩個孩子,大寶與二寶相差6歲,關於副食品的觀念相差甚遠,第一胎時,仍建議孩子從6個月大才要開始吃副食品,但近年來則廣為宣導,4個月大開始就能讓寶寶吃副食品,但她建議家長可以從不同面向來觀察。

  首先觀察寶寶發展情況,脖子是否已經可以硬挺?身體是否可以依靠嬰兒座椅就能坐起來?有沒有厭奶的情況?看父母吃東西是否表達出興趣?流口水的頻率越來越頻繁?體重是否達到出生體重兩倍以上?因為添加副食品後,寶寶奶量可能會減少,擔心寶寶若不吃副食品又加上厭奶,會營養不均衡,導致體重會降低。 易致敏食物不需延後吃

  以往多半建議6個月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尤其是有過敏體質家族史的孩子,甚至還會被建議雞蛋及海鮮待1歲後再吃,許多長輩都有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林俐岑營養師指出,美國小兒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科醫學會都已經正式建議,孩子4至6個月大時,就可以開始吃雞蛋或海鮮,不用將這些易致敏食物特別往後延。

  建議副食品仍以少量多樣性為原則,即使給雞蛋、蝦泥或魚泥都可以,但給予寶寶嘗試後,家長應觀察食用後是否有過敏症狀,每個寶寶狀況不一,過敏的表現可能有紅屁屁、起疹子或眼睛水腫等,所以家長務必多加注意。 少量攝取致敏食物訓練免疫力



  寶寶4到9個月大是免疫系統建立,訓練免疫力的關鍵階段,若很晚才給易致敏的食物,說不定會讓過敏症狀更嚴重,所以應該不斷少量刺激,讓身體慢慢習慣,這也是強調副食品「少量多樣性」的緣故。

  舉例來說,讓孩子品嘗副食品可以第1天吃米糊(粥)、第2天可以於米糊(粥)中加入胡蘿蔔泥、第3天加花椰菜泥,等到第4天再加魚肉泥,所以只要4天就已經可以吃過4樣,以前都會建議一樣食材吃3天再換,現在可以每天更換,期望寶寶1歲前就可以嘗試多樣食物,才會讓營養均衡。 副食品食材挑選及製作

  寶寶4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後,由於腸胃才剛開始要嘗試非奶製品,林俐岑營養師建議,第一階段可以從好消化的穀類開始嘗試,米糊、小米粥、米精或麥精,但請注意米精及麥精不要泡好直接放入奶瓶吸吮,因為若沒有透過吃副食品來鍛鍊咀嚼,就無法鍛鍊口腔肌肉及口語發展能力。

  第二階段則開始吃蔬菜;第三階段是魚的纖維、肉的纖維或其他蛋白質食物;第四階段才是水果類,因為水果相對蔬菜比較甜,一開始嘗試水果,有些寶寶就不會接受蔬菜,而且要食用果泥,而不是果汁。



食材挑選請以「新鮮」為主要訴求,務必避開加工食品

  像是火腿與臘肉都不適合,也請勿給寶寶吃甜食和喝飲料,1歲以前也儘量不要添加調味料,但為了準備的便利,如果大人要吃炒牛肉菠菜,可在炒完後,先挑選一些不要過度添加調味料,如此一來就不用特地準備一份寶寶副食品,減輕職場婦女們的負擔。

  副食品的質地在4至6個月要泥狀、7至9個月則可以更加濃稠、10個半月則可以吃半固體狀,等到1歲後就可以開始吃固體食物,但近期越來越多人關注的「嬰兒主導斷食法」(baby-led weaning,BLW),請家長在孩子嘗試BLW時,請全程在旁關注,以免孩子吃太大口而噎到。

  林俐岑營養師提醒,很多家長很心急,希望孩子立刻吃很多副食品,甚至馬上取代一餐奶,但請以寶寶不排斥吃副食品,養成吃飯的好習慣為前提,再慢慢提高副食品份量和取代奶量,期望一歲寶寶在奶量與食物的比例是4:6,等於一天吃三餐,額外補充2~3次的奶量,若有疑慮可以看生長曲線,與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師做進一步探討。

讓孩子自己吃副食品時機

  要餵食寶寶副食品,家長可以先觀察寶寶吞嚥狀況,是否會嗆到,且在餵食時,一定要呈現坐姿及清醒的狀態下,絕對不要在孩子斜躺著或昏昏沉沉想睡覺時吃,以免液體跑到氣管造成嗆到。此外,家長可以觀察寶寶長牙的情況及生長曲線,來調整食物質地,所以只要可以坐穩、頭不會搖晃、吞嚥狀況也不錯,家長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吃囉!

選擇市售副食品建議

  市售的米精、麥精、罐裝副食品的肉泥或果泥、寶寶粥或營養補充品該如何挑選?林俐岑營養師表示,現在職業婦女要做副食品很累,這時就可以選擇市售的副食品,而且外出攜帶很方便,但是要慎選食材的產地及確認食材的資訊透明度,觀察營養成分及食物內容物標示是否清楚,家長也可以打開後自己品嘗看看會不會過度調味,若家長自己都不能接受,就不建議給寶寶吃。另外,提醒副食品請當餐吃完,以免保存不當,讓寶寶吃壞肚子。



寶寶飲食注意要點

1.母奶寶寶吃副食品要多攝取鐵質食物,因為懷孕時儲存的鐵,僅維持新生兒4個月的需求,所以建議寶寶及哺乳媽咪都要多攝取高鐵食物,多添加菠菜、豬瘦肉或牛肉,避免寶寶缺鐵性貧血的發生,而且鐵質關係到寶寶認知發展及腦部發育,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

2.要讓寶寶品嘗營養均衡的副食品,就必須要六大類食物都嘗試到,但請循序漸進,注意堅果至少3歲後,再讓寶寶吃整顆堅果,以免寶寶噎到或窒息;不過,芝麻雖是堅果類,但若做成芝麻糊就非常適合給寶寶吃。

3.一歲後寶寶就可以開始喝鮮奶,但請買全脂鮮奶,寶寶不需要低脂食物。

4.一歲前的寶寶禁止吃蜂蜜及蜂蜜製品,以免造成寶寶「肉毒桿菌」中毒。

5.避免讓寶寶吃生食、醃漬類、甜食或巧克力等食物,也避免喝茶和咖啡等含咖啡因飲品,因為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容易造成過動及影響睡眠,且咖啡因容易成癮,更有造成鈣質流失的疑慮,在孩子成長時刻,請家長們務必遵守。

資料來源:文/彭曉薇  責任編輯/Evie Tang 採訪諮詢/營養師林俐岑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4535

2022/07/25

天氣熱小心異位性皮膚炎找上孩子!5招教你治療它

天氣酷熱,許多小孩子幾乎離不開冷氣房,只要在戶外一動,就滿身大汗,喊著好癢,一抓皮膚,就泛紅、發炎。皮膚科醫師表示,最近異位性皮膚炎幼兒患者明顯變多,家長應提高警覺,降低孩子發病機率。


小孩易得異位性皮膚炎,嚴重恐引過敏或氣喘

  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俞佑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長期的皮膚疾病,症狀為發炎、泛紅、癢、乾燥等,好發在小孩子,盛行率超過兩成,不少病童合併鼻過敏或氣喘,且反覆發作,影響睡眠及注意力。


  俞佑醫師表示,幼兒異位性皮膚炎通常發作於兩頰、嘴巴等周圍,因流口水而症狀惡化,隨著年紀增長,如:國小階段,常轉移至手臂及雙腿等部位,以及其他可以搔抓到的地方,且面積較大。


  到了接近青春期時,則見於雙手肘內側及膝蓋後方,以及眼睛周圍。部分患者進入成人期後,異位性皮膚炎則侷限在手部。


5要訣遠離幼兒異位性皮膚炎

  治療幼兒異位性皮膚炎是一條漫長之路,俞佑醫師提出「濕」、「炎」、「癢」、「感」、「激」等五大秘訣。

1.「濕」:

  做好保濕,沖澡或泡澡,水溫不可太熱,時間應在5~10分鐘以內。剛洗完澡時,輕輕將皮膚蔭乾 (勿用力搓揉),盡快擦上保濕產品,將水分鎖在皮膚表面。

  越油產品,保濕效果越好,如:油膏 (ointment)比乳膏(cream)來得好,乳膏又比乳液 (lotion)來得好,但須看孩子的接受程度。

2.「炎」:

  在醫師指示下用藥,減少皮膚發炎反應。最常使用也最有效的第一線外用藥劑為外用類固醇,依強度分成七級,適合使用的部位也不同。

  新一代非類固醇類外用藥 (如tacrolimus,pimecrolimus或crisaborole),雖然療效只有中弱強度,但較不會有長期副作用,適合用於眼皮、臉部、腋下或鼠蹊部等皮膚較薄或敏感部位的輕度病灶。

  至於中重度的全身性異位性皮膚炎,則需搭配紫外線照光治療、口服免疫調節藥物、注射生物製劑或口服小分子JAK抑制劑藥物,規律回診,接受監測。

3.「癢」:

  減少搔癢不適。口服抗組織胺可紓解癢感,且提升睡眠品質,或塗抹外用藥膏,以冰毛巾局部冷敷,也可以減少搔癢感。另外,在外出時,家長記得攜帶毛巾或紙巾,只要孩子一流汗就幫忙擦汗,如果帶了大冰桶則可在裡面放置毛巾,若孩子身體發癢,可以用「冰鎮」毛巾來止癢。

4.「感」:

  預防及治療皮膚感染,如果患部呈現金黃色乾痂、滲液或極度紅腫粗糙,表示已遭感染,建議家長,以稀釋漂白水讓孩子泡澡,減少皮膚上的帶菌量,預防細菌感染,同時也可以紓解癢感。

5.「激」:

  避免外界刺激,常見刺激因素如下:

.過度洗浴且未使用保濕乳液 .乾燥低濕度的冷暖氣房 .流汗 .一手菸或二手菸 .洗泡泡浴衣物過於貼身造成反覆摩擦衣物的質地太粗糙 (如羊毛) .衣物殘留洗潔劑或柔軟精 .衣服穿太多造成過熱 .心理壓力

資料來源:文/《媽媽寶寶》編輯部 責任編輯/劉懷襄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4411

2022/07/18

三大原因破解寶寶口水流不停的秘密,4技巧訓練寶寶嘴巴不再「漏水」

隨著寶寶慢慢成長,發現其流口水的狀況似乎也愈來愈頻繁、量愈來愈多。或許這是因為嬰兒身處口腔期的重要特徵,但是口水量是否正常呢?總是濕濕黏黏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才不會讓寶寶不適或有症狀呢?

一歲前的嬰兒正值口腔期,喜歡把到手的物品往口中放、不時地流口水等,是幾個最常見的特徵。隨著寶寶慢慢長大,許多父母都想要幫他們「收涎」,除了希望寶寶健康長大外,也希望不要再不停地流口水。然而,從發展進程來看,耕莘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賴怡如表示,其實這儀式並無任何實質作用。

【Why】寶寶口水多?

  一般嬰兒剛出生時,比較不會流口水;三、四個月左右,口水量增加(這也是會有收涎儀式的主因)。事實上,賴怡如治療師表示,會不會繼續流口水,與實際的生理發展相關;一至兩個月大的口水量約50~80ml,到三、四個月會增加到200ml,因此三至六個月間的口水量較多,也比較容易流出嘴角。

1. 口腔構造淺
  由於嬰兒的口腔深度淺,因此只要口水一增多,很容易滿溢出來。不過,賴怡如治療師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大約在寶寶一歲半的時候,口腔構造會慢慢地變深和變寬,到兩歲之後會更成熟。其實口水的量還是沒變多少,但變得比較能儲存在口中,因此就比較不容易發生流口水或喝奶喝一半流出的狀況。

2. 幫助濕潤食物
  通常在寶寶4~6個月左右,會開始攝取副食品;當然不同生理階段,寶寶有吃泥狀或固狀物的差異,須因時制宜。但確定的是,較多的口水,能夠幫助濕潤和軟化食物,以方便寶寶進行吞嚥動作。

3. 長牙的刺激
  正常來說,大約六個月大後,寶寶會慢慢開始長牙。賴怡如治療師表示,從神經學來看,長牙會刺激到面部的三叉神經,進而增加唾液的分泌量。

【Check】流口水的意義&狀況

  按照正常發展進程,通常一至兩個月寶寶不太會流口水,三至六個月則有明顯大量流口水的狀態。賴怡如治療師提醒父母,如果寶寶的狀況有異,也可能代表發生某些症狀,建議最好能帶去就醫檢查較佳。

1. 生理不舒服
  如果口水量真的特別多,可能是口腔內有狀況,如不舒服、發炎或有破洞。假如寶寶總愛張開嘴巴,或本來不太會流口水但突然又流出許多,則可能是因為「過敏」或「感冒」:鼻子塞住,只能以口呼吸,進而影響吞嚥,多的口水只能流出;而喉嚨痛或發炎時,不太能吞口水,也會讓充滿病毒的口水流出。

2. 肌肉協調性
  當寶寶在不該流的時候,持續地流口水,賴怡如治療師建議父母,直接帶來治療室做詳細評估。通常就診時,會先檢查寶寶的口腔功能(指「口功能」,包含口腔感覺和口腔動作),或是其肌肉張力程度等是否有問題。因為這些功能,影響到舌頭、喉嚨的協調,有助於進一步了解寶寶是否有足夠的吞嚥力氣。

3. 神經的影響
  倘若牽扯到神經因素,代表一定連帶影響到腦部問題。賴怡如治療師表示,寶寶可能剛出生是健康的,但後來因為感冒併發腦炎等疾病,導致其患有腦性麻痺,因而轉變成「持久性流口水」狀態,而影響到吞嚥口水的能力,甚至無法自主性地掌握與控制。一般來說,神經性因素並非判斷口腔症狀的優先考量。

4. 其他口腔疾病
  針對某些有口腔疾病的寶寶,如唇顎裂,可能一有吞的動作,口水就會從鼻子跑出來。不過,此症狀大多在初生兒時就會被發現,通常一歲前就會修補完整;需要加強的是嘴唇力量的訓練,但通常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與不便。

基本的口腔功能評估

  賴怡如治療師表示,如果寶寶被安排到治療室做評估時,會先觀察幾個簡單的動作,確認看看他有沒有這些能力。

  例如寶寶的嘴巴閉不起來,總是開開的,有的還會跑出一小段舌頭,外觀上易引人側目;這就可能是因為寶寶嘴巴的力氣比較小,甚至連臉頰力氣都比較小所致。這樣的寶寶或許口水不會時常流出,不易被察覺異狀,卻有很高的機率總是含在口腔裡;需特別留意,可能實際上他的口功能並不是很好。

【How】如何引導&訓練

  寶寶的生理發展,有其固定的進程和順序。因此,賴怡如治療師建議,父母可在不同階段,藉由適當的媒材(如食物和器具),引導寶寶反覆練習包含流口水等口腔相關動作,有助於累積和加強功能的熟練度。

1. 副食品的選擇
  最主要的重點是「該吃什麼的時間,就要讓寶寶吃什麼」,就能讓寶寶在最自然的情況下,訓練到基本能力。以副食品為例,餵四個月大寶寶時,須從米麩、麥精、果泥或蔬菜泥等開始,有助於訓練其吞嚥能力;六個月時可能已長出第一顆乳牙,有基本的咀嚼能力,父母可嘗試餵帶點顆粒(但仍是較軟狀態)的稀飯。

  賴怡如治療師說明,寶寶的口腔能力發展,與主要照顧者給予的副食品種類、形態有關,如果他正逢長牙或口部表現出想磨東西的樣子時,就要給他吃一些可以磨牙的食物;透過磨牙,會發現寶寶的下巴出現用力嚼的感覺,這可以訓練他的臉頰肌肉。

  到了一至二歲,除非是太硬或太有韌性的食物,基本上就維持應有的口腔能力,沒有太大的變化,且也不會一直流口水。如果還是有此狀況,建議儘早帶來治療室進行訓練。

2. 器皿的使用
  各階段的副食品,也需要對應符合的餐具器皿;藉由實際的使用方式,寶寶被引導而學會某些口部功能,如上下唇的力量掌控等。

  賴怡如治療師表示,最初喝奶時的奶瓶,會用到含與吸的功能;開始添加副食品後,建議使用湯匙,幫助訓練上下唇如何閉合,但奶瓶仍繼續使用;等到滿一歲時,可將奶瓶改為鴨嘴杯,這是因為如果寶寶想喝到東西,就需要讓嘴巴變得更扁、抿的更好才行;再來,可進一步以吸管加強,尤其一歲半的寶寶如果流口水狀況仍很嚴重,就要多練習;最後,必須進步到能夠用杯子喝,且水不會從嘴角漏出來。

  如何得知一歲後的寶寶,口功能是否成熟?賴怡如治療師表示,就算杯內的水沒裝滿,但他喝水時還是會漏水,可能代表他的上下唇「抿」的功能不夠熟練。因為喝水時,嘴唇要控制一定寬度,才可以把水喝進去又不會漏出來。完整的動作應該是:如果寶寶覺得喝的差不多時,嘴巴就要閉合,同時要把杯子放下來。

需要到治療室的常見狀況

  在強化口腔能力的過程中,寶寶的認知、理解和表達能力,將會影響到學習的結果。賴怡如治療師舉例,通常會進入治療室評估和訓練的孩子,多落在一歲半至兩歲間(此時父母才警覺到不對勁);如果有基本認知,可能是生活中缺乏引導,通常可循序漸進加強。

  然而,如果有智能障礙或認知不佳,外觀上可能會有嘴巴張開或流口水持續較久的狀態,有些動作不一定教了就能學得起來,學了也不一定會做得很好。此外,他們的自我敏感度也不高,可能之前才提醒過,幾秒後馬上忘記。對此,勢必需要花較長時間和他相處,適時給予正負向感覺連結和親自示範。例如當孩子老是嘴巴張開時,治療師示範正確的嘴唇閉合,並用手碰觸給予他一些觸覺的提示,幾次下來,可能還沒碰到他,嘴巴就會先閉起來。

【Trick】4大口腔基本技巧

  口腔控制的能力,以嘴唇為大宗。賴怡如治療師表示,最基本的口型變化,如發出「啵」或「啾」的聲音,都有助於加強嘴唇動作。以下說明四項基本嘴唇技巧和平日訓練方式。

1. 吹
  藉由小遊戲,讓寶寶更樂在「吹」的過程中,如小一點的寶寶可吹小紙片、衛生紙,大一點的寶寶可吹泡泡、紙捲笛,只要一開始教他怎麼吹,接下來他自己就能熟悉和學會。

2. 吸
  建議可運用吸管,從喝飲料開始。吸管從大到小,愈小支愈難吸;飲料從水到奶昔,黏稠度愈大愈需要力量;這些都有助於唇部的訓練。通常有在用吸管的孩子,吸的能力在一歲半就會出現,兩歲時會更成熟。

3. 抿
  例如在孩子嘴唇表面,塗上他愛吃的食物(果醬),讓他想辦法運用嘴唇吃到東西;或可使用木製冰淇淋匙(或壓舌板),讓孩子抿住,父母稍用點力去拉,但不要拉掉,像拔河般;這些都能訓練嘴唇閉合的力量。

4. 咀嚼
  有些大一點的孩子,臉頰力量可能不足。建議可給他嚼不爛但有味道的食物,如魷魚絲或軟糖,讓他放在口中咬,就能直接用到咀嚼肌的部分。但需注意食物不要太大顆或太長,以免被噎到,且要在大人的監督之下才能做喔!

【Attention】練習時注意事項

  在訓練寶寶控制口水的過程中,父母不要操之過急,應循序漸進強化其能力,並且也別忘了在維持寶寶健康下,做好基本照護。

1. 漸進改變質地
  從泥狀到固狀的飲食改變,父母需要多點觀察和耐心。賴怡如治療師表示,如從泥狀到帶點顆粒,可能先在餐點中給少許,然後看寶寶含入口中的狀況,如果會自己在嘴巴內多處理(咀嚼)一下再吞下去,代表可以慢慢轉換食物形態(到完全顆粒狀);如此便可漸進式強化其口腔功能。

2. 隨時保持清潔
  口水含酵素,如果長期留在皮膚上,將可能形成濕疹;如果流太多而弄濕胸前衣服,也可能讓寶寶著涼感冒。賴怡如治療師提醒,隨時保持口腔周圍的乾爽清潔很重要,尤其用餐過後更應如此。然而,由於嬰兒皮膚嬌嫩,建議選擇不含酒精的濕紙巾、或可用柔軟又吸水的紗布巾擦拭,減少酵素和酒精對嘴唇和下巴的刺激。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耕莘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賴怡如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323

2022/07/11

寶寶吃飽了嗎? 母乳親餵妳該知道的事

如果能夠選擇,親餵是順利哺乳最簡單的方式,然而親餵母乳由於無法了解自己究竟餵了多少,新手媽媽容易感到不安,其實只要透過細心觀察,不安的感受也能一掃而空。

全親餵好處多

  只要嘗試過親餵(親自以乳房哺餵寶寶母乳)的媽媽都知道,與孩子如此親密不只帶給媽媽幸福感,也能帶給寶寶最全然的安全感,親餵母乳不但有助於穩定新生兒的不安情緒,也是新手媽媽最輕省的育兒方法,在熟悉照顧新生兒之前,全親餵的哺育方式省去了泡奶、洗奶瓶與擠奶的時間,減少了奶粉可能引起的寶寶脹氣哭鬧行為,更讓媽媽產後有更多的休息時間,不但能讓新手媽媽的育兒之路容易上手,媽媽產後也比較能夠充分休息。

  全親餵之所以值得嘗試,原因在於寶寶的吸吮與母體的泌乳機制裡外相應,當寶寶的需求透過吸吮媽媽乳房獲得滿足,母體也能精準地依照寶寶的每次吸吮量,製造下一次相應的奶水量,讓母嬰間的奶水供需自然達成平衡,不但媽媽無需為奶水夠不夠、乳房需不需要排空或奶水供過於求造成塞奶疼痛而煩惱,寶寶也不會有被過度餵食、乳汁汙染或成分不均的風險。

國際泌乳顧問說明

  過度餵食:在全親餵的狀況下,依照寶寶需求哺餵,寶寶依本能:飽足即停止吸吮,不會有用奶瓶餵食,家長總要孩子喝光光的壓力;過度餵食的隱憂在於忽視寶寶對「吃飽」的本能反應,可能造成日後寶寶習慣吃太多而造成的肥胖問題,且過度餵食,容易造成媽媽必須追奶的焦慮或不當追奶所造成的乳房問題。

  乳汁汙染:無論是以手擠奶、或以吸乳器擠奶,媽咪都需留意雙手清潔、環境清潔(在房間擠奶優於在廁所擠奶)、容器清潔與保存時效,依據母乳庫的觀察,許多捐贈的母乳之所以無法被接受,都是由於擠奶過程的疏忽,讓細菌數超標所致。

  成分不均:完整的親餵過程,寶寶藉由吸吮乳房,可以從前奶獲得較多的乳糖,從後奶則可以獲得較多的脂肪,但收集奶水時,有時礙於容器大小的限制,媽媽可能不小心將前奶裝一袋,後奶裝一袋,造成營養成分的分散。

產後10天.黃金追奶期

  從生產到產後10天,是媽咪建立奶量的黃金期,此時母體的泌乳激素濃度最高,刺激母奶生成最有效率,如果這段期間奶量有穩定建立,日後比較不會為追奶所苦,新生兒平均約2~3小時就需哺餵一次,配合寶寶的需求頻繁餵奶,能幫助媽媽刺激泌乳、建立穩定的奶水量,也能幫助增加寶寶的體重,在這段期間,若寶寶夜間不在身邊,建議媽媽仍要起床擠奶、刺激泌乳,不要讓奶水停留在乳房的時間太久,否則身體會抑制乳汁分泌的激素,讓大腦以為寶寶不需要這些奶水而減少下一次的分泌量。

媽媽我餓了

  對新生兒而言,吃飽、睡好是穩定孩子成長的首要大事,但由於寶寶不會說,如果肚子餓,哭泣往往已經是寶寶餓到受不了的最後訊息,IBCLC國際泌乳顧問暨愛哺母乳中心執行長蕭如芳提醒,新生兒只要感到肚子餓,就會開始慢慢左右轉頭嘗試搜尋乳房,張開嘴巴、吐出舌頭,此時若再等不到母親哺餵,就會開始吃手、吸舔嘴唇,如果媽媽仍然還沒發現寶寶的飢餓訊息,寶寶就會開始從小小聲的哭泣到放聲大哭,且有些寶寶一旦生氣大哭,就容易影響喝奶的穩定節奏,因此,建議媽媽不要等到孩子大哭才餵奶;此外,許多長輩會以手指放在寶寶嘴角測試寶寶是否飢餓,事實上,孩子表現飢餓會是自發性的行為,若因為手指放在嘴角而轉頭,常常是天生的反射行為(尋乳反射)所導致,不代表一定是飢餓的訊息。

看懂孩子的飽足訊息

  因為不願意孩子挨餓,新手媽媽在進行親餵時,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寶寶沒有吃飽,除了不知道寶寶究竟吃了多少量之外,也因為看不到奶水消耗的量而感到不安,種種原因容易讓媽媽放棄親餵,然而,蕭如芳泌乳顧問表示,其實只要學會觀察寶寶反應與乳房狀況,親餵也能帶給媽媽安心感。

1.觀察尿布
                                 無論是母奶或配方奶,一天當中只要有達到6片濕尿布,就表示寶寶當天的奶水攝取量足夠。
2.觀察乳房
  當寶寶吸吮時,除了以聽到吞嚥聲來確定寶寶有吃到奶水,乳房慢慢的鬆軟,也表示奶水已逐漸被移出。
3.觀察寶寶

  寶寶的飽足反應包括:將頭轉離乳房、對含乳沒興趣、滿足的放鬆四肢與手掌進入睡眠,蕭如芳泌乳顧問指出,當寶寶攝取足夠的奶水時,會睡得安穩、排便順暢、清醒時很有反應,且每個月體重增加至少500g,反之,若寶寶沒吃飽,他喝完奶後會顯得很不滿足、常常煩躁或哭泣,而且體重也不會逐月增加。

  蕭如芳泌乳顧問說明,當寶寶逐漸吃飽時(無論親餵或瓶餵),寶寶吸吮的速度會慢下來,如果寶寶是用奶瓶餵食,寶寶會用舌頭輕推奶嘴來表示已飽足,此時家長即應停止餵奶,才不會過度餵食;而親餵的媽媽則可以觀察乳房奶水滴出的狀況,除了乳房鬆軟,若流速也變慢,則表示奶水已充分移出。

追奶不過度

  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親餵的媽媽可能會在某幾天發現寶寶似乎很快就餓了,且喝奶的需求變多,這表示寶寶的奶量正在逐漸增加中,此時,媽媽無需擔心自己是否奶量不夠,只要持續依照寶寶的需求哺餵,母體就會依據寶寶吸吮的頻率與需求,製造出足夠供應寶寶的奶水量,但由於現在社會結構的變遷,職業媽媽的比例上升,親餵與瓶餵混和供應的情況很常見,此時媽咪就必須觀察寶寶每日的平均喝奶量,並在無法親餵寶寶時,透過擠奶方式刺激泌乳,讓擠出的奶水量儘量滿足寶寶的每日需求,若寶寶奶量突然提升,媽媽擠奶的頻率或時間可能也必須暫時增加以利提升奶量,但蕭如芳泌乳顧問提醒,若供應寶寶的需求已足夠,媽咪就無須再大量擠出剩餘奶水,因為身體會依據每次奶水的移出量,衡量下次的泌乳量,若持續供過於求的擠出奶水,除了容易脹奶脹到難受,也容易因為一次疏忽移出奶水,就造成乳腺阻塞與疼痛,建議媽媽擠奶擠出寶寶需要的量即可,除非有儲存需求可再多擠一些,否則只要乳房呈現鬆軟舒服即可停止擠奶。若媽媽已經有過度擠奶的傾向而想減少奶量,建議以逐次減少擠奶量與慢慢拉長間隔來達成目標,否則突然減少擠奶次數可能會造成塞奶,媽媽不可不慎。

均衡飲食不受限

  為了確保奶水源源不絕,哺乳媽媽在飲食上常常過於小心翼翼,深怕吃到什麼食物就會造成退奶,蕭如芳泌乳顧問表示,奶水量的維持仰賴持續的奶水移出,只要奶水有固定移出,泌乳就會持續,食物的影響並不明顯,但哺乳期間,心情的好壞卻會對泌乳造成影響,因此,建議媽媽不如順著身體的感覺,除了確保飲食均衡營養、水分攝取正常,不用刻意避開某類食物,想吃就吃一點,擔心就少吃一點,讓好心情幫助身體泌乳順利;不過,哺乳期間,酒類的料理仍要酌量,以免影響泌乳,也影響寶寶的中樞神經發展(例如:假設媽媽50公斤,以全酒水燉煮的麻油雞料理而言,一天不超過600 c.c.的雞湯量即屬安全範圍。)

發奶或塞奶食物

  有些媽媽擔心飲食過於油膩會造成乳腺管阻塞,實際上,除了增加水分或湯品的攝取,目前並沒有任何研究指出有哪些特定食品會影響發奶或塞奶,許多媽媽的經驗分享多屬個案,不應一概而論,媽媽要觀察自己的飲食狀況,若其中真有影響發奶或造成阻塞的情形,可再依個人情況進行調整。然而,塞奶的主要影響因素還是乳汁排出困難或是過度擠壓乳房所造成,若狀況持續未改善,建議媽媽仍要尋求專業護理人員的協助。

舒服就是最好的哺餵姿勢

有別於過去幾年母乳的推廣會介紹媽咪某些固定的哺乳姿勢,近幾年則強調媽媽舒服的姿勢,就是最好的哺乳姿勢,無論是半仰躺讓寶寶趴著喝奶或是側躺讓寶寶側身吸吮,只要媽媽能夠身體放鬆,對乳汁分泌不但有正面幫助,也不需因為配合寶寶而腰痠背痛,新生兒的哺餵時間常常每次需要15~20分鐘,如果媽媽能把握正確的哺乳技巧,不駝背、不聳肩、善用抱枕與枕頭,親餵這件事就能比較輕鬆又愉快,同時,由於新生兒的胃容量小,夜間哺乳無法避免,建議媽咪們要學會躺餵的技巧,才能讓自己在滿足寶寶需求時,也能獲得充分的休息。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IBCLC國際泌乳顧問暨愛哺母乳中心執行長 蕭如芳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4367

2022/07/04

小孩打呼聲超大需要看醫生嗎?

寶寶睡覺呼吸聲大、經常翻來覆去,無論醒著或睡眠時總是張著小嘴嗎?爸媽要注意如果家中的寶寶出現這些現象,很可能是因為鼻呼吸不順暢所造成的。呼吸不順暢可能影響孩子的睡眠品質、成長、臉部骨骼發育及咬合等問題!

若發現0~2歲大的嬰幼兒,睡覺呼吸聲大,合併睡眠品質不佳、不愛喝奶或喝奶費力等狀況時,就要有所警覺,觀察寶寶是否有鼻塞的狀況,因為臨床上,大部分寶寶出現呼吸聲大的常見原因多為鼻呼吸不順暢。

爸媽要注意:呼吸聲大合併不愛喝奶

寶寶剛出生時,每天幾乎都在吃吃睡睡中度過,每對父母對寶寶最大的期待就是「吃好、睡飽、長得好」,國泰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及睡眠中心負責醫師方麗娟表示,當新生兒出現不愛喝奶、喝奶過程斷斷續續,可能是因為鼻塞使寶寶無法順暢呼吸,所以必須經常中斷喝奶去呼吸。

她提醒,若為先天構造發育異常,如:後鼻孔狹窄、軟喉症等特殊狀況,使寶寶呼吸不暢通,多會在寶寶出生後便出現明顯徵兆(如喝奶時臉部發紺等),通常新生兒科醫師會依據這些狀況與相關檢查,給予日常照護建議、觀察追蹤或治療等協助。

打鼾原因

方麗娟醫師說明,睡覺時人體全身肌肉會處於相對放鬆狀態,呼吸道的肌肉也不例外,而口腔內的軟顎、後舌根等組織器官,在放鬆的狀態下就會發生塌陷、後倒的情況,造成呼吸道空間變小,當空氣進入狹小的呼吸道時,氣流速度會加快,進而造成周遭軟組織震動,導致呼吸聲大甚至打鼾。

孩子打鼾常見4因素

感冒、鼻過敏、腺樣體或扁桃腺肥大、肥胖,都有可能是造成呼吸聲大或打鼾的原因。關於孩子常見的打鼾因素,方麗娟醫師指出以下4點說明:

1.感冒&鼻過敏
感冒或鼻過敏是鼻塞的常見原因,當感冒或過敏性鼻炎發作時,鼻黏膜腫脹會造成分泌物增加,使得鼻呼吸不順暢,進而出現呼吸聲大。特別是睡覺時呼吸道肌肉放鬆、張力不足,便容易出現打鼾現象。

改善:方麗娟醫師建議,改善感冒或過敏所引發的鼻塞,可以藉由吸鼻涕、清洗鼻腔、使用鼻腔噴劑或口服藥物緩解。此外,預防及控制鼻過敏的首要原則可藉由了解容易誘發孩子過敏的過敏原為何,並儘量做好環境控制與自我防護,降低誘發過敏發作的機率。

2.腺樣體或扁桃腺肥大
孩子3~5歲大時,是鼻咽腔內的腺樣體及口咽的扁桃腺此兩個淋巴組織發育增生的高峰期,其增生程度有可能使上呼吸道阻塞,尤其是睡眠時咽喉肌肉放鬆則會更為明顯,通常會合併出現打鼾、睡不安穩、張口呼吸等狀況。

改善:腺樣體或扁桃腺肥大是否需要切除是很多爸媽關心的問題。方麗娟醫師表示,隨著年齡增加,孩子呼吸道空間會隨臉部發育逐漸變大,在6~7歲後腺樣體與扁桃腺會隨著免疫系統的成熟而逐漸萎縮。

若只是單純打鼾並不影響睡眠或合併明顯的呼吸中止等其他症狀,多不大需要急著進行手術,但若經評估需要進行扁桃腺或腺樣體切除手術,爸媽也不用過度擔心手術後孩子的免疫功能會大受影響,因為除了腺樣體和扁桃腺,人體還有其他淋巴組織可擔任免疫守門將的角色。

3.肥胖
寶寶看起來圓滾滾、胖嘟嘟,總讓人覺得可愛,但隨著年齡增加,肥胖不但可能造成其他內科疾病,也可能因為脂肪堆積於頸部,當孩子睡覺放鬆時,呼吸道空間變得狹小,甚至可能發生呼吸中止的狀況。

改善:今年初一則新聞報導指出:「國內兒童肥胖率已位居亞洲之冠」,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還是以「飲食」與「活動量少」為主。方麗娟醫師認為,小時候的胖不絕對是胖,但有可能就此奠定不可逆的肥胖基礎!

若不希望孩子成為肥胖族,健康的飲食習慣需要從小建立,爸媽應儘量避免提供高油脂、高糖分、高熱量的食物;3C產品的普及讓許多孩子的休閒娛樂偏向靜態為主,建議爸媽可多安排戶外活動,減少孩子使用3C產品的頻率,增加活動量。

4.過度放鬆
有時候爸媽會發現孩子沒有打鼾經驗,卻在玩得特別累的夜晚容易打鼾。其實這是因為身體過度疲勞,使得睡眠時「肌肉過度放鬆」所致,如同喝酒的人也特別容易打呼一樣。

改善:孩子偶爾因為太疲累造成的打鼾,爸媽不需過度緊張,方麗娟醫師認為,臨床上雖然側睡可以改善舌頭後倒問題,但相較於成人,孩子的睡姿難以控制,因此並不會建議以改變睡姿緩解孩子打鼾。

孩子打鼾需要治療嗎?

雖然孩子若只是單純打鼾,不需要特別治療。但有很多狀況隱藏在一般人難以覺察的地方,必須進一步了解打鼾同時合併哪些症狀,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方麗娟醫師表示,因為感冒鼻塞所造成的打鼾,只要感冒症狀緩解、復原,打鼾問題便隨之消失,但如果打鼾情況已合併其他問題,例如:睡不好、經常口呼吸、呼吸中止、咬合不正,甚至是白天過動、專注力差等狀況時,就必須提高警覺,儘早尋求專業醫師評估。

呼吸睡眠檢查

打鼾可能衍生許多問題,其中睡眠品質是否受到影響相當受到重視,當經過檢查確認孩子打鼾合併其他症狀而需要治療時,可透過睡眠呼吸檢查,確認病情的輕重程度。

孩子總是嘴巴開開要注意?

有些媽咪發現孩子睡覺時總是張著嘴,進而對鼻呼吸不暢通這件事有所警覺,但很多人卻忽略「除了睡眠以外的時間,孩子也總是張著小嘴」的狀況。方麗娟醫師提醒,若發現孩子不論醒著或睡著嘴巴都開開的,很可能是鼻腔阻塞導致必須習慣「用口呼吸」,如果孩子每周出現3天以上,有打鼾、呼吸聲大且睡不好的情況,並合併張口呼吸,即建議前往相關門診檢查。

鼻呼吸的重要性 鼻子是呼吸的第一道門口,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呼吸時,空氣進入鼻腔會先經過鼻毛、鼻黏膜等處,過濾掉空氣中部分髒汙及病菌,並讓鼻腔保持在濕潤舒服的狀態,避免有害物質進入。方麗娟醫師表示,若長期因為鼻子不通,習慣以口呼吸代替鼻呼吸,可能衍生臉部發育及咬合不正的問題,她強調,鼻呼吸可幫助顏面骨發育,長期以口呼吸代替,可能造成「腺樣體臉」,其典型特徵如:齒列不整、上唇上翹或臉型狹長等臉型變化。

提醒爸媽,孩子若因為鼻呼吸不順,用口呼吸,長期下來不僅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與學習,像是過動、專注力不佳等,甚至連顏面骨發育、構音、咬合等都可能出問題,不得不謹慎。方麗娟醫師呼籲,若家中的孩子有相關症狀,可儘快尋專業團隊(耳鼻喉科、兒科、兒童牙科)諮詢,呼吸得好、睡得好,才能長得好也學得好。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文/周滋靜  採訪諮詢/國泰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及睡眠中心負責醫師方麗娟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410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