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1/03/08

孩子吃不好該怎麼辦?試試看這六種方法!

當爸媽的最擔心孩子吃不好、愛挑食,說真的,一天要吃好幾餐,天天都在吃不好媽媽會崩潰的~吃飯是孩子人生第一個自主學習,對他是很重要的發展,父母一定要知道如何正確引導。

先來看看你家小孩有沒有下面的吃飯問題:

1、不吃飯只喝奶 2、吃飯都很不專心 3、吃飯很慢 吃飯時間拖得很長 4、常常嘴巴含著飯 5、只要有新的食物就當機 6、都在等大人餵才吃 7、胃口差 飯都吃很少 8、很多食物不吃 9、坐不住 無法坐著吃很久 10、有些食物看到就挑掉(例如蔬菜)

孩子吃不好有哪些原因? 根據統計,大約有25%~35%的幼兒及學齡前孩子,被父母反應有挑/偏食的問題。為了孩子的吃飯問題,幾乎每個家庭都上演過家庭革命、親子戰爭吧!究竟孩子吃不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可分成內外在問題喔!

孩子吃不好的6大類型,該如何訓練?

1、不吃飯只喝奶的孩子

孩子不愛吃飯只喝奶,有可能是咀嚼能力不好,平常從飲食中軟中帶硬的漸進式練習是需要的,例如做一道什錦蔬菜茶碗蒸,你可以加入「雞蛋、黑木耳、高麗菜、紅蘿蔔、香菇、柴魚片」,這裡面已經有初步軟到中軟的食物,如果再加上毛豆仁,孩子就會從一口蒸蛋中吃到中間偏硬的食物,這就是漸進式的咀嚼練習。

2、含飯不吞、吃很慢的孩子

這類孩子吃飯很容易分心,所以要盡可能避免用餐環境的干擾,例如不讓他吃飯配平板,這會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螢幕上,除了影響胃部血液流通、消化功能之外,還會減低對色香味的注意,以及大腦對食物的飢餓感,影響食慾,食物就更容易含在嘴裡。

3、等人家餵的孩子

很多爸媽因為孩子都不愛吃,所以覺得要自己把孩子餵飽才能吃飯。孩子天生就是愛模仿,家人和同儕就是孩子發展飲食習慣和食物偏好最佳的模仿對象,所以和家人同儕同桌吃飯,孩子會更有動機去吃飯並且嚐試不同種類口感的食物。

4、愛挑食的孩子

有些孩子的挑食及偏食,其實是害怕口感,將不愛吃的食物,加到不同的口感的主食中,有時候是會成功的,例如飯糰、蛋包飯、五穀飯、麵條、粄條、土司麵包、饅頭裡;其實遇到孩子挑剔,只要持續鼓勵,變化烹調方式,隨著時間不斷嘗試,孩子是會接受的。

5、吃飯坐不住的孩子

很多大人看到孩子這餐吃沒幾口就跑掉了,就想盡辦法餵完,或晚一點再塞點心,深怕他肚子餓,但這樣的做法,不會讓孩子學到珍惜用餐時間,而且孩子不吃,也有可能是真的沒有餓。因此,當孩子確定不吃了,就清楚告訴孩子,接下來就是等到下一餐才有東西吃,而且也請確實到下一餐時再提供食物,才會讓孩子了解吃飯時間要好好吃。

6、胃口差的孩子

胃口差的小朋友做「對」運動可以改善,研究發現,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下運動,會增加食慾,另外在間歇性有氧活動後,待身體冷卻,其實食慾就會大增了,所以建議想讓孩子變口變好,可以讓他去游泳、玩直排輪等等喔!

2021/03/01

恭勸天下成人,慎勿捉弄小小孩

你一定遇過有些大人很喜歡跟小孩開玩笑,說一些捉弄或挑釁的話語來影響孩子的情緒。若明示暗示親友或長輩,對方仍依然故我沒改變,這時家長還能怎麼做?

相信許多父母都曾有過相同困擾,尤其是大家庭同住的人一定更有共鳴,日常育兒生活常常身邊的長輩或其他成人,很愛拿孩子開玩笑,例如當著孩子的面說:「你不叫阿嬤,就不跟你好了。」、「你媽媽不要你了。」等假威脅戲碼。可能還有某些長輩會鬧著玩跟孩子討吃的,如:「冰淇淋給阿公吃一口好不好?」、「不給阿公吃,你好小氣唷!」等等話語,雖然知道他們的初衷沒有惡意,但逗弄、開玩笑的行為還是讓許多父母心裡很不舒服,尤其有些孩子本來的性格就比較容易憂心,家長很難不擔心是否會對孩子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面對這樣的情況,只能很遺憾的說,長輩有時候真的喜歡這樣,會去捉弄小孩、或說一些、做一些自以為好玩的事情來挑釁孩子情緒;等到孩子不高興了,又說孩子沒禮貌、小氣、愛生氣。這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但我認為長輩的這些行為,對孩子影響不會太大,身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您)怎麼對待他才是關鍵,這點希望可以先讓家長們安心。

當您認為,長輩們對孩子的種種做法影響您的教養原則時,我有以下建議:

1.當下避免衝突,宜事後討論 建議不要在長輩面前做一些引起衝突的事情,使雙方不和氣。事發當下若您在場,也建議不要在當下提醒長輩,宜在事後再找好時機規勸他們。 同樣的,事件發生時若有必要,可以巧妙地把孩子帶開,去做其他的事,事後再跟孩子討論。

2.「溫和且堅定」地堅守教養原則 遇到「常常想要破壞我們主要照顧者的原則」的時候,您只需要「溫和但堅定」地堅持您要孩子遵守的原則,但不要退讓就好了。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理解。

您要有的心態調整就是:長輩會這樣很正常,但我堅持原則也很正當。這是沒有衝突的。 不要用「對立」的心來看待長輩的行為,但用堅持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行為,我想這就是最好的心態。因為,他們也曾經用相同的愛來對待我們、撫養我們長大啊。

3.長輩沒有權力對後輩不尊重,應與長輩好好溝通 不是大人就可以對孩子不禮貌、戲弄孩子;這既是成人傲慢的觀念,也是一種錯誤的身教,只會降低了大人該有的高度。若以:「算他們捉弄你、或者是跟你開玩笑讓你生氣,也不可以生氣、對他們不禮貌」的方式來規範孩子,我個人認為是對孩子不公平、也不合理的!

若有遇到這樣的問題,建議找一個好時間,與親友或長輩好好溝通,因為這不是孩子的問題,是大人的問題。若跟長輩溝通無效,孩子還是常常被長輩戲弄,那我們或許要在孩子年紀還小時,想辦法暫時採取「敬而遠之」的方式,讓孩子在長輩面前時間減少的策略了。

恭勸天下成人,請不要拿小小孩來開玩笑。

2021/02/22

音樂有助寶寶學習「語言」?

音樂如何幫助寶寶的大腦發育? 音樂真的對寶寶有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讓寶寶常常接觸音樂環境,不僅僅是放出CD的音樂,像是人聲的歌唱、Peek-a-boo的互動、連續Hi-five拍出節奏等,都可以幫助寶寶更快地學習語言。
學習語言和學習音樂的基本學習進程幾乎是相同的。從出生開始,正常發展的嬰兒很快就學會了熟悉父母的聲音,這是早於他們能聽懂任何實際單詞就已經發生的。在這個階段,「聲音的對話」屬於傳達情感的含義居多,以增進親子關係。
大約3~6個月大的嬰兒開始嘗試用自己的方式發出各式各樣的聲音,包括尖叫、咕咕聲、尖叫聲、叫喊聲和其他聲音等。這些隨機聲音被分類為“ babbling”,即為不隨語音的節奏和模式而變的聲音。這些有趣的聲音很快就會出現,嬰兒開始嘗試重複地、有節奏地慢慢增加這些聲音的複雜度。
對於大多數嬰兒來說,語言習得或學習說話是很自然的。換句話說,他們藉由持續接收環境的刺激與接觸來學習語言。
過去研究指出,讓寶寶接觸音樂可以加快他們學習說話的過程,並幫助寶寶們更快地掌握複雜的語言概念。
在華盛頓大學進行的一項針對9個月大嬰兒的研究中(Zhao & Kuhl, 2016),研究人員研究了音樂互動的環境對嬰兒大腦的影響。研究人員讓一組嬰兒聆聽(如華爾茲)並一起互動,另一組則不聽音樂作為對照組。
經過12次課程之後,對嬰兒的大腦反應進行了檢測(腦磁圖,MEG)。研究人員發現,和沒聽音樂的對照組相比,有聽音樂的嬰兒在聽覺和額葉前額皮質中,對音樂和言語的時間刺激,表現出增強的神經反應。
該研究推論出有接觸音樂的嬰兒可以增強語句辨識(pattern recognition)能力,並且在預測節奏語句(rhythm patterns)有較佳的表現,這是學習如何說或學習新語言的必要技能。因此在該團隊的研究結果提出,音樂訓練可以幫助提高語言能力。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認為雖然「聽」音樂似乎有幫助的效果,但音樂訓練課程(如固定且為期一段時間)的功效卻更為顯著。大人與寶寶藉由互動並共享音樂環境,無論是唱歌還是讓寶寶搖沙鈴或是敲打鼓,都會幫助學習語言所需的相同大腦區域的發展。
家長常會遇到的問題,藉此文章也與爸爸媽媽們一起分享並提出建議,以下是針對家中有1.5歲嬰幼兒的家庭之建議。
Q:有沒有推薦給寶寶「最適合」的音樂類型呢?
A:基本上最不會出錯的莫過於「聽」輕柔的古典樂了,而且這也是大家普遍知道的答案。然而我根據臨床以及自己本身育兒經驗的驗證,家中最適合的音樂莫過於主要照顧者也喜歡的輕音樂。大人聽得開心,孩子也才會開心!這是我最常常強調的。
另外。我也常常會被問到有歌詞的還是沒有歌詞的音樂哪種好?我的回答都是,哪一種媽媽聽到也會開心的音樂就是最好的。會建議輕鬆的音樂理由是希望給嬰幼兒的聽覺刺激是緩和漸進式的,古典樂也是最容易去找到的音樂,初生嬰兒到六個月,我更建議先嘗試大提琴的樂聲喔!另外,很喜歡聽法文歌的家長(或主要照顧者),別因為育兒忙碌就忘記櫃子上的法文CD,也不妨拿出來與你的寶寶一起聽,baby應該也會喜歡的!
Q:當孩子想哭的時候放這些音樂給他有幫助嗎? A:孩子想哭的原因百百種,排除飢餓與尿布濕了等造成寶寶生理不適的原因,我想寶寶很有可能是因為安全感不夠或是想要睡了。這個時候我會比較建議背景音樂可以放輕音樂(請小小聲地播放即可,等孩子睡著了請關掉),但安撫或是哄睡的那位大人請唱歌給寶寶聽。
溫柔的人聲對於寶寶情緒的緩和有絕對的幫助,而且這位大人請要有耐心喔!如果大人在不悅或是情緒波動較大的狀態硬是要給孩子唱歌,孩子可能不會領情的!寶寶對於情緒的感受也是每一天都在學習,也許寶寶哭鬧時,大人的心情也不太美麗,但深呼吸幾次,再一起唱歌給寶寶聽吧!
Q:當孩子睡不著的時候放音樂有幫助嗎? A:臨床上,嬰兒哭鬧大約在出生後2個月是頻率最高的,開心也哭、不開心也哭,會搞的主要照顧者不知所措,總會想著音樂到底有沒有用?不妨試試白噪音吧!
白噪音在寶寶出生3個月內效果最好,原因是白噪音很像寶寶在子宮裡聽到的聲音,那是他適應了在媽媽肚子裡好幾個月的環境,是安全感的來源。大人可以回想在游泳時在水下聽到的聲音,那就是寶寶聽了好幾個月的聲音,這個聲音還是不同於媽媽的聲音喔!因此白噪音舒緩寶寶的情緒是有顯著效果的。
再大一點的baby,因為開始慢慢聽習慣了初生到這世界的環境,媽媽與爸爸的聲音將成為baby最熟悉的聲音。baby一開始會喜歡爸爸的聲音多一些,由於男性的聲音較低音且沈穩,因此如果爸爸們是很認真的常與孩子對話,對於孩子的情緒緩和是非常有幫助的。媽媽的優勢在於聲線的溫柔,因此也會給孩子最需要的安全感。
因此,當下哼唱搖籃曲才是幫助孩子入眠最有用的方式,這是機器播放音樂無法取代的。背景音樂扮演的,是孩子對於睡眠儀式感的建立,也就是時間到了該睡覺了,但對於入睡的效果其實有限,甚至純安靜的環境孩子還比較容易入睡。也同時跟爸爸媽媽再次提醒,孩子睡著了,就可以把音樂關掉了。
額外補充,孩子睡不找的原因也是百百種,可能白天吃到了精神亢奮的食物,或是隨著孩子長大體力變好,因此體內還有尚未放完的電。
一般來說作息是在睡前幫寶寶洗澡,而我也建議幫寶寶洗澡後幫寶寶按摩。我也常常跟大人問說喜不喜歡被按摩紓緩的感覺呢?我大多會得到肯定的答案!因此,我也相信你的寶寶也會很享受爸爸或媽媽的按摩的!而且爸爸的按摩更為有用。
當爸爸給baby按摩時,低沈的聲音與孩子對話、爸爸沈穩地唱著搖籃曲,厚實的雙手幫寶寶按摩,幾乎寶寶會慢慢地像被施了魔法般情緒緩和下來、逐漸神奇地睡著了!這樣的過程當然要多試幾次,建立寶寶規律的作息,這樣的經驗也一起分享的大家,希望大家也能輕鬆地讓寶寶建立規律的睡眠作息!
作者|林文宜音樂治療師(文章為作者提供內容,不代表親子天下立場。)

2021/02/15

餵奶的理想與現實 黃瑽寧:寶寶應該餓了就餵,還是定時餵奶好?

餵奶是所有新手家長必經的魔王關卡,到底應該要寶寶餓了才餵他,還是定時餵奶?要怎麼判斷寶寶吃飽了沒?寶寶飢餓有什麼表現?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分析兩種餵奶方式的優缺點,建議家長觀察寶寶的生理表現,了解並尊重寶寶的需求。

Q:餵奶的時間,應該按照寶寶的需求還是按表操課定時餵奶呢?

A:其實以生理學的角度,當然是依寶寶需求的時間比較好,因為每個寶寶餓的時間、每次想吃的奶量都不一樣。

在自然情況下,比如說親餵母奶的母嬰,寶寶餓了就會吸多一點,不餓就會把乳頭當成安撫的奶嘴,吸少一點,換句話說,寶寶「大小餐」其實很正常,就跟大人一樣食慾有好有壞。但現代照顧的方式,卻傾向於把寶寶當成汽車在加油,每幾小時就加90cc,其實不完全符合生理學的狀態。

Q:按照寶寶的需求餵奶,有哪些缺點?

A:按照寶寶的需求餵奶最明顯的缺點,是會造成照顧者作息不易固定,媽媽跟寶寶不能分開,導致媽媽睡眠時間被打亂。瓶餵的家庭則可能因為喝奶量不固定,泡好的奶水沒喝完丟掉,導致浪費的情況。

Q:定時餵奶有哪些優點?

A:照表操課的優點,是讓照顧者作息時間規律,這也是目前大部分月子中心建議訓練寶寶四小時定時喝奶的原因。有些寶寶會逐漸習慣定時餵奶的頻率,如果是瓶餵的家庭,也方便爸爸在餵奶時間快到之前先去泡奶。

Q:定時餵奶有哪些缺點?

A:有些寶寶的胃裝不了這麼多奶,可能餐後三小時就餓了,等到四小時過度飢餓後,又咕嚕咕嚕喝過量,導致胃食道逆流。現在奶粉不便宜,大部分父母看到奶瓶有剩奶,即便寶寶已經表達不想喝,還是會殷勤的滾奶瓶,勸寶寶把剩下的奶喝光。但這樣半強迫式灌奶,只是安撫了父母的焦慮感,對嬰兒本身的腸胃道而言並非好事。

定時餵奶的問題通常出現在離開月子中心之後,比如說,有些寶寶會開始厭奶。出生的第一個月嬰兒還傻傻的,被灌奶不懂得抗議,但父母會慢慢發現寶寶喝奶越來越抗拒、痛苦,起因於過去被灌奶產生的不良記憶。喝了會逆流不舒服、但不喝又會飢餓也不舒服,進退兩難,寶寶變得很難照顧。

Q:如果想定時餵奶,應該怎麼做?

A:採按表操課餵奶,要更加注意並尊重寶寶的奶量跟吃飽訊號。

按表操課餵奶不是壞事,但一定要適可而止,如果發現寶寶時常提前感到飢餓,或每次餵奶到最後都會想抗拒奶瓶,就不應該再用大人的思維,只想把餵奶當作汽車加油。跟兒科醫師討論如何調整時程,了解寶寶需要的間隔時間,尊重他想喝的奶量,取得規律的平衡點,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2021/02/08

孩子吃飯慢、含飯大哭!羅寶鴻:「1不7要」原則,打造用餐好氣氛

在幼童飲食方面,許多家長傷透腦筋。

你是否也有過相似困擾:孩子吃飯過程總是慢吞吞不專心,反而時常轉移注意力去做其他事情,就是不吃飯!就算試過約定時間法,孩子對於吃飯約定時間仍非常抗拒,每次聽到要計時了就開始生氣或哭。時間到了,要把食物收走,孩子更會強力抵抗,親子雙方都備感壓力。

其實「吃飯的問題」是很多孩子在6歲以前都有的,更是親子教養問題榜上排第一名、最多人感到困擾的難題。對於3歲的孩子,表現更是直接。他們不會「掩飾」,當他不想吃的時候您若硬要他吃,其實對彼此都會很辛苦。

但通常到了小學以後,這問題就會顯著改善。對於吃飯,我一直以來的建議是:吃飯是生理議題,孩子不想吃的時候就不要強迫孩子吃。

若「強迫餵食」,孩子在壓力下會產生以下「四種常見負面情況」

狀況一:孩子抗拒約定吃飯時間、聽到要計時就開始生氣或哭

強制要求孩子要在限定時間內吃完食物,會讓孩子覺得,一到吃飯時間就會跟爸爸媽媽關係不好,會因為被要求、被控制,而感到自己是不好的、沒價值(沒有歸屬感和價值感)。

周育如10/30

狀況二:若把食物收走,孩子會強力抵抗

大人在收走孩子食物時,可以檢視自己是否「和顏悅色」(但通常都不會),所以在當下被剝奪吃飯時,會感到自己「失敗了」、「不是好孩子」,孩子不喜歡這種感受,就會出現「強力抵抗」的情況。

狀況三:知道沒吃完飯就不能吃點心,開始生氣難過哭泣

吃不完就不能吃水果、點心,這是大人普遍會用來處罰孩子沒吃完飯的行為,孩子不但會難過,而且會覺得「因為我沒做到大人喜歡的,所以大人也不給我做我喜歡的」,但這樣到底對孩子會有好的影響、還是不好的影響呢?他下次會因此把不想吃的飯吃完嗎?這是大人需要觀察的,若無效,持續用這種方式可能會增長孩子吃飯時的負面情緒。

狀況四:孩子不吃飯,總是會離開座位跟大人討抱、走來走去東摸西摸、找其他東西來分散注意力,就是不想吃下一口

因為不想吃飯,但內心希望爸爸媽媽不要生氣、是關愛他的,所以就會在吃飯時間常跟大人討抱,並藉由東摸摸西摸摸、拿這個拿那個,來「打岔」與紓緩不想吃飯而感受到的壓力。

這些都是孩子吃飯時感到壓力下會產生的普遍不當行為。長期下來,更會削弱孩子內心的歸屬感與價值感,逐漸讓他在其他日常生活事上出現尋求過度關注、權力鬥爭,甚至報復、自暴自棄等行為。因為每天孩子都要吃飯,而且一天起碼有三餐,所以這件事情也會對孩子影響比較深遠。

大人可以改善的方向

1.讓孩子參與一起製備食物

這是蒙特梭利環境常做的事,因為這樣能讓孩子身體力行參與製作食物,增加孩子對各種食物的感官認知,讓孩子對食物更有興趣,對進食的接納度也相對提高。

2.給予孩子有規範的自由

等到孩子再大一點(四歲左右),可以開始讓孩子在有規範的前提下,以「自助餐」的方式,自行決定自己要吃多少。讓孩子學習自己盛飯盛菜,決定自己要的量(自由),但每一樣菜都要夾(紀律)。

當成人把「自主權」歸還給孩子,往往孩子就會慢慢學習如何為自己「負責任」,這是蒙特梭利環境的做法,在比較民主自由的教育環境下,孩子對吃飯比較不抗拒,漸漸吃飯時心情也會比較輕鬆。

3.不要無限延伸吃飯時間

3到6歲孩子吃飯時間維持在半小時到40分鐘左右就夠了,大人不要因為期待孩子吃光,就一直把時間延長(有些大人甚至把吃飯時間延長到快2小時),這樣耗對孩子大人都是很負面的經驗。

ps:若是孩子自己盛的,我們可以要求孩子必須吃完,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但如果是由大人盛飯的,時間到了,孩子還沒吃完,可以詢問他想不想繼續吃,不想吃就邀請他離開,但不要用兇的、威脅的、恐嚇的。不然,他會說要繼續吃,但結果還是耗在那沒動作,讓您更生氣。

4.對於較小的孩子,大人注意不要一直「強迫餵食」,或追著孩子跑邊走邊餵

若孩子吃很少,您希望孩子多吃一點,您可以給他建議,但還是由他自己做最後決定。同時,注意您的建議是否帶著「強迫」他必須吃完意味。

若他還是不吃,可以有兩種做法:

a. 讓他經驗自然結果,下一餐才能吃。 b. 基於成人的不安,讓他吃其他東西。

但不建議:

c. 「對不起,你如果沒吃完飯,就不可以離開桌子~」

對於比較大的孩子,不要威脅孩子如「不吃完就不准離開」、「沒吃完就不能玩玩具」等方式。我見過有些孩子為了對強迫餵食的大人消極反抗,結果還養成「含飯」的壞習慣。

5.盡量讓孩子自己嘗試

用餐時,若孩子想吃,一開始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吃(不要怕弄髒),從小培養他照顧自己的獨立。若他一開始就根本不想吃,如何引導也無效,對一個3歲孩子來講,可能就是他不餓、不喜歡某些菜色、或有其他身心理因素。

6.在吃飯時給予孩子正向語言,會遠比使用負向語言好

當你覺得孩子吃得慢、只吃了一半時,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孩子已經很努力,吃了一半了!

嘗試多使用正向語言如:

肯定句:「媽媽看到你已經吃很多了耶!」 鼓勵句:「我感覺你已經很努力了,加油喔!」 鼓勵句:「再努力一下,等一下就有點心囉!」

避免負向語言:

質問句:「你怎麼每次都慢吞吞呢?」 質問句:「吃這麼久才吃一點點,你到底怎麼了?」 威脅句:「你再不吃完我把飯收起來,你等一下就沒有點心!」

其實,吃飯是生理本能,孩子想吃就會吃、不想吃就不會吃;吃飯的不好習慣,很多時候都是大人強迫而來的。

7.吃飯要在愉快的氣氛下進行,孩子才不會有壓力

怎麼讓孩子用餐時間愉快沒壓力,是讓孩子吃得好、吸收好的最重要關鍵;「體重、身高、胖瘦、成長曲線」固然重要,但若我們使用正向的方法來幫助孩子,相信會比負向方式更有效果。

很多時候家長會規定孩子一定要吃完,但其實這樣只會在用餐時間製造更多的不愉快,以及產生更多對立,吃飯應該是一件自然、快樂的事情。孩子若生活有規律,若吃飯有自主權(如上述方式),很多問題可以減少。

怕的就是成人不斷地控制,最後讓孩子失去吃飯的自主性、失去進食的欲望。

我的建議大致是如此,希望對各位家長有幫助。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蒙特梭利、薩提爾、阿德勒,看懂孩子內在需求,培養正向、自信、穩定好性格

除了孩子的內在之外,其實成人的內在更需要得到好的照顧。安定了自己的心,才有能力安定孩子。這是羅寶鴻老師的教養書與一般教養書最大的不同———他以自身經歷和專業所學,結合「蒙特梭利」、「正向教養」與「薩提爾的內在對話」三家之長,協助成人解決「知道但做不到」的困境,提供實際的方法,分享如何以溫和堅定的對話方式,讓親子之間的關係更穩固,充滿安定與愛。

2021/02/01

OECD調查:五歲之前的影響,超過你的想像!

OECD的研究發現,3~5歲的孩子怎麼生活與學習,將可以在5歲時預測未來可能的發展。所以教改要提前、學前教育要常常檢討,更重要的是,幼兒學習不是只有閱讀和數學,還要重視社交與情緒技能。

有句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但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調查發現,5歲就可以看老,而且我們都小看了孩子幼年對一生的影響!

OECD針對英國、愛沙尼亞與美國的5歲幼兒研究,探討學前教育的內容、性別與經濟等情況,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希望能透過不同文化與政經發展階段的研究,給更多國家的學前教育參考。

這個研究並不是用考試來衡量孩子的能力,而是透過觀察小孩聽故事後在平板上「玩」來回應問題,以及詢問家長跟他們的照顧者、老師來了解他們如何跟孩子互動,以及孩子平時的生活,得出孩子在可以預測未來發展的面向上的表現如何,包括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孩子在接受讀寫教育前,了解及與人溝通的能力)、數算萌發(Emergent Numeracy,孩子在接受數學教育前,簡單的問題解決,運用與了解數字、形狀、空間、圖形的能力)、自律能力、社交情緒技能。

結果發現,孩子在5歲以前的發展落後,會導致人生的後面階段很難追趕上,而且影響廣及幸福、健康,不只攸關個人,也可能影響整個社區。

重視5歲前社交情緒發展

研究結果首先強調,5歲以前的發展與刺激,認知發展和社交情緒發展對未來同等重要。這提醒了大家,「市面上」多數學前教育的宣傳,都是比較強調認知面,及早建立、鍛練閱讀與數學、科學等能力。但實際上,能否辨認別人的情緒、情緒歸因、抑制衝動、建立信任、心理彈性、有利於社會的行為、非破壞式的行為等社交情緒發展,也會影響孩子未來的閱讀、數理等認知發展,以及人生的幸福與健康,甚至收入。

這篇報告舉例,在最近2次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中,愛沙尼亞的閱讀、數學與科學成績都是世界前十名,最近1次的各項更是歐洲第一。在這個研究裡,愛沙尼亞就是三個國家中,認知與社交情緒能力最平衡發展的國家,而且5歲的孩子就很能辨識別人的情緒,有同理心,也是各國老師們認為孩子最有利他行為的一國。愛沙尼亞在數算萌發這一項更大幅領先美國,被研究人員認為是美國在PISA測驗中,15歲的孩子數學成績大幅落後的原因。

洋蔥數學_2021/2/06_藍底

在三個國家中,都發現了性別差異,提醒我們怎麼幫助孩子更均衡的發展。三個國家的小女孩在讀寫萌發和社交情緒技能都領先男孩,比較能辨識別人的情緒,比較多利他、利社會的行為。雖然父母和老師們認為男孩的數算能力比較強,但是在直接對兒童的觀察中,並沒有出現差異。由此可知,多數人仍存著男孩數理比較好的刻板印象。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各國都發現家庭社經背景比較弱勢的孩子,在各項發展都比較落後,而且跟國家內的發展很有關係。在愛沙尼亞,這樣的差距最小,在美國的差距則最大。

由於OECD發現了幼兒生活型態與環境對未來發展潛力的影響,也因此提出了對嬰幼兒發展的政策建議。

教育改革要提早到3~5歲

首先是教育改革的時程要提早。希望改變教育的國家,常常把重點放在幼稚園大班、5歲後才開始。但是3~5歲的學前教育,就對未來的發展有預測性,所以應該把教育改革的內容從學前兒童階段開始做起。

尤其是在美國,3~5歲的孩子有沒有接受學前教育與照顧,在各方面的學習有很大的差異,但只要有接受學前教育與照顧,孩子的發展就可以打破社經地位、貧富差距的落差。

OECD也呼籲各國要勤加檢討幼兒教育與照顧政策。因為幼兒的生活在過去的改變比整個世界的改變還要大,所以幼兒教育與照顧政策也要隨時勢改變。很多國家忽視這方面的檢討,還在用10年前的政策。但世界變化很快,即使是5年前制定的方針,今天也可能已經不管用了。

這份報告也整理出發展比較快的孩子,平時的生活型態如何,幫助爸媽或照顧者可以帶著孩子多做這些事。例如,幾乎每天都對孩子閱讀、在家中放很多童書、常常跟孩子來來回回地對話、帶他們去參加特定的活動,像是跳舞、游泳、類似稚齡童軍的活動、父母參與孩子的幼兒園或托育中心的活動。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幼兒的電子產品使用。參與這份研究的5歲幼童,42%每天都會使用電子產品,整體而言,83%的人一周至少使用一次。過去人們認為使用電子產品會妨礙幼兒發育,但研究發現使用電子產品跟這些兒童的各方面發展並沒有明確的關聯,反而在愛沙尼亞跟美國,發現使用電子產品較頻繁的孩子,心理彈性比較大,在英國跟美國,使用電子產品的頻率則與讀寫萌發的發展正相關。但是報告並未進一步探討原因,是否有其他因素或與詳細的使用狀況,帶來發展上的差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