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1/08/23

家長們,讀故事書給孩子聽吧!

美國有一次調查有三歲以下孩童的家庭,發現有16%的家長從來沒有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另外23%則一週只讀不到兩次。您可能會問,「三歲以下?他們連字都不會認呢!何必浪費時間呢?」如果您這樣認為,就大錯特錯了。

您今天讀故事書給孩子聽了嗎?

美國有一次調查有三歲以下孩童的家庭,發現有16%的家長從來沒有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另外23%則一週只讀不到兩次。您可能會問,「三歲以下?他們連字都不會認呢!何必浪費時間呢?」如果您這樣認為,就大錯特錯了。

有一項長達二十年的研究證明,學齡前的的親子共讀,可以讓孩子進入小學時更加順利,並且影響日後的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可以比其他孩子高兩倍,讀得越多,效果越顯著。而這兩項能力,是學習最重要的基本功夫。

這麼長期的研究觀察,開始於1989年發起於美國波士頓的一個兒科診所。就像台灣現在的景況,因為疫苗打的很好,公共衛生做的很好,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其實都沒什麼嚴重的疾病。這位醫師並不以此為自滿,他覺得小兒科醫師應該負責照顧孩子的「身心」健康,身體顧好了,還有心靈的健康需要努力。他聯合了一群熱心的醫師和教育學者,開始在健兒門診提醒媽媽親子共讀,甚至贈書給貧窮的家庭。

雖然親子共讀的觀念常常被提及,但是會得到資訊的家庭,多數還是高教育水準的家長。這個運動特別之處,是由醫師主動出擊,因為每個孩子都會來打疫苗,趁這個機會,將親子共讀的資訊,提供給資源比較貧乏的家庭,讓他們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幫助。因此醫師稱這個活動為Reach Out and Read (ROR),意思是主動伸出醫師的手,而不是由家長主動詢問。

這項運動得到了熱烈的回應,二十年下來,全美國共有四千多家診所參與,他們每一年給出570萬本童書,幫助350萬名以上的兒童。更重要的是,藉由這項活動的追蹤,證實親子共讀的確可以給孩子未來極大的幫助,絕不是憑空論述而已。

一開始這些家長對於親子共讀有一些疑慮,第一:住家附近沒有書店(尤其是鄉下地方),第二:不知道怎麼讀(以前小時候也沒人讀給他聽,或者是家長本身識字不多,教育程度不高),第三:兒童繪本太貴了,第四:雖然嘗試過親子共讀,可是小朋友聽一聽就跑掉了,搞的很不愉快。

基於以上四個疑慮,ROR運動給醫師三個方式來幫助家長:第一:由醫師主動告知家長親子共讀的重要性(正如我第一段所述),第二:送給六個月至五歲的「健兒」一本好的圖畫書,第三:請志工在診所外面示範讀書給孩子聽,讓家長知道訣竅所在。

事實上,家長不用學習太多,只要有一本書在家就夠了。就算每天讀同一本書,就算家長認不得半個字,都可以藉由書中的圖畫和口語,給孩子足夠的語言刺激。要知道,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辭彙是很簡單的,因為我們的生活週遭也許相對很單純;但是繪本裡的文字,有時候是平常不會使用的,因此可以給孩子更多樣化,更豐富的語言經驗。

為什麼六個月就開始親子共讀?根據研究顯示,越早開始唸書給寶寶聽,語言發展越好,這個影響可以持續到小學的年齡。至於較大的小孩,可以以「我問你答」的方式進行故事,甚至請孩子反過來講故事給家長聽。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於共讀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列於下表讓家長們參考。

雖然您的孩子一開始可能對親子共讀興趣缺缺,但是不要氣餒,也不要給孩子壓力。每天睡前,或者孩子玩累的時候,問他要不要唸故事書,或者拿兩本書在面前晃晃,由他挑選自己喜歡的書,就算老是挑同一本也好。久而久之,親子共讀會變成你們之間最快樂的時光,孩子在語言上的進步,也會令您驚喜萬分!

文章來源:親子天下 2021/07/12 文:黃瑽寧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4113

2021/08/16

寶寶挑食、吃的慢,醫師:口腔敏感問題要小心

孩子吃飯慢、挑食,甚至不喜歡咬硬的食物,爸媽要注意,孩子可能是「口腔有問題」。醫生表示,口腔動作與口腔感覺息息相關,當孩子口腔過度敏感時,會影響到飲食行為上,像是不吃、挑食,或是不喜歡刷牙、擦嘴巴,建議爸媽可以透過這些練習來改善。

孩子常常挑食或不喜歡吃硬的東西嗎?一頓飯常常吃很久嗎?復健科醫師分享該如何看到這些問題,並提供父母具體的協助方式。

嬰幼兒的吞嚥發展 0-3個月:嬰兒從出生到3個月大時,吸吮、吞嚥和呼吸的協調功能逐漸發展,這個時期以吸吮母奶或牛奶為主要營養。 4~6個月:這個年齡可以開始用湯匙餵食一些比較濃稠的流質食物。 6~8個月:此時舌頭的動作更加完善,可以開始進食果泥或馬鈴薯泥。 8個月~1歲:孩子開始有「咬」的動作,因此可以開始進食肉泥或是小點心。 1歲~1.5歲:能咀嚼食物而且有辦法緊閉嘴巴,基本上可以和大人一起同桌進食了,但食物仍須剁碎。

什麼是「口腔敏感」及「口腔控制」?

1.口腔感覺敏感 口腔感覺敏感的孩子,對於不同質地、味覺、嗅覺以及溫度的食物,有過度敏感,或是過度不敏感的問題。由於口腔的動作控制,需要有良好的口腔感覺回饋,所以當孩子的口腔敏感度出現問題時,通常就會表現在飲食的行為上。

例如:口腔感覺過於敏感的孩童,可能只願意吃某一種類的食物,甚至產生「口腔防禦」的問題,而拒食或不願意刷牙、不喜歡用毛巾擦嘴巴。相反的,口腔感覺過於不敏感的孩童,可能很喜歡把各種東西放進嘴巴裡面,或是喜歡吃味道強烈的食物,也有可能因為缺乏感覺回饋容易造成嗆咳。

2.口腔動作控制 由於口腔動作控制,與口腔感覺息息相關,當孩子口腔敏感度出現問題時,通常會表現出顏面、嘴、頰、唇、舌、牙齒以及上下顎動作協調及控制不佳,造成孩子可能會有的症狀包括:常常流口水、咀嚼要花很長時間、甚至容易嗆咳。

3.相關的疾病 與「口腔敏感度異常」相關:有些自閉症或發展遲緩的孩童,身體各個部位對於「感覺接收」或「感覺處理」和一般孩童不一樣,這樣的感覺異常不一定侷限在口腔,身體其他部位也常有感覺調節異常。因此會建議到醫療院所尋求更完整的發展評估,及完整的治療方式。

與「口腔動作控制障礙」相關:要先排除顏面、口腔及咽喉相關構造的問題,或是腦部、神經肌肉疾患,導致顏面、口腔、咽喉吞嚥障礙。 如果不是上述疾病,孩童的問題可能來自於,口腔感覺敏感度和一般孩童不一樣,導致進食時缺乏良好的感覺訊號輸入及代償,影響動作控制。或是過往口腔活動經驗不多,像是使用奶嘴太久、很少吃硬的東西缺乏咀嚼的經驗,或是食物種類吃得較單一缺乏處理複雜食物的經驗……等。

此外,目前研究發現,「口腔敏感度」及「口腔動作控制」有障礙的孩子,不僅會影響飲食的功能,也可能會與孩子說話時的「構音清晰度」相關,影響到兒童的溝通效能。

如何訓練孩子的口腔能力

有時候孩子拒絕吃東西,或是進食時間拖得很長,並不一定是因為口腔的感覺或是運動功能出了問題,而是有其他需求。例如:在吃東西的時候想要一邊探索環境,試圖尋求大人的注意力,外在的感覺刺激讓他分心,或是孩子有情緒的障礙不願意進食。

想讓孩子做口腔感覺及動作控制的練習,可以從「飲食」和「說話」開始,這是生活中最自然而然的口腔訓練,方法如下:

咬、吹與舌頭的動作練習: 可以從臉部表情的運動、張嘴/閉嘴的練習開始,或是透過吹泡泡遊戲、用牙齒咬食物等動作,增加臉部肌肉的刺激。此外,舔棒棒糖,也能增加舌頭前後,上下及側邊轉動的活動。這些都是生活中可以做的口腔練習。在做這些口腔動作練習時,可以讓孩子一邊做動作、一邊看著鏡子,增加視覺反饋。

飲食上的改變刺激: 對於口腔感覺敏感的孩童,可以試著改變及增加食物的質地、味覺、嗅覺以及溫度。例如:以食物質地而言,液體的食物是最不容易引起口腔觸覺警覺度的,因此在增加食物的種類時,可以從液體、果泥或菜泥、剁碎食物、硬質食物,逐漸進展到混合各種食物,正向增加口腔對於食物的觸覺警覺性,誘發感覺-動作的反應弧。

如果爸媽對孩子的「口腔感覺」或是「口腔動作」功能有任何疑慮的話,建議可以到各大醫療院所的復健科就診,接受專業醫師的評估,可以給孩子更好的建議與處置喔!

文章來源:親子天下 2021/07/19 文:臺大醫院復健部林家瑋醫師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0313

2021/08/09

當孩子鬧情緒,父母常有7大錯誤心態!

孩子的情緒管理,是許多父母都會遇到的教養難題,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好脾氣、能理性的溝通,但現實生活中孩子們耍脾氣、任性或難伺候等情形卻屢次發生。

「孩子在小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不成熟,有些情緒的發洩讓父母不懂孩子的需求是什麼,也不清楚該如何回應。」單中興如此說道。若是當下父母自己的情緒反應也不好,很容易讓整個家庭氛圍都陷入一團糟,也讓父母們有著愛孩子的情,卻埋有無法理解孩子的心。


從理解孩子的情緒做起

當孩子的情緒一鬧起來,很難用言語去形容內心的煩躁感,並非父母不願意管理自己的情緒,而是父母的情緒時常受到孩子的影響。

單中興表示,父母若對情緒教育不理解,在做法與行為上很容易存在謬誤,以致錯失了許多教育孩子的良好機會。情緒教育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層面甚廣,若能先理解孩子情緒不佳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提升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孩子的10大情緒問題

孩子因年紀尚小,對於自身情緒的覺察力與表達能力尚未成熟,會以外在行為表現來表達情緒,以下為家長煩惱孩子的10大情緒問題:

1. 動不動就愛哭
2. 耍脾氣愛生氣
3. 情緒起伏很大
4. 難搞不好伺候
5. 玻璃心易受挫
6. 不懂看人臉色
7. 不善於交朋友
8. 容易負面思考
9. 任性自負驕傲
10. 問事情不說話


情緒教育,爸媽心態上的誤區

父母若不清楚情緒教育的概念,容易在做法與行為上出現偏差,進而錯失教育孩子的良好機會。在情緒教育上,父母存在著哪些心態上的誤區?


孩子長大就好了

認為小時候耍點脾氣、使性子的行為很正常,長大後自然就會好了。


孩子還小不懂事

認為孩子還小,難免不懂事,犯錯時不需要特別糾正。


孩子還無法溝通

孩子還不太會說話、溝通,就算父母有心想要教孩子也沒多大用處。


不清楚情緒的連貫影響

孩子所表現的情緒反應對於長大後的影響層面不清楚,並不重視情緒教育。


完全尊重等於「放縱」

自認為是給孩子自由,但過分尊重孩子的行為,等於將放縱當成尊重。


只講道理而沒「限制」

只顧著和孩子講道理或溝通,而忽略了沒有給予明確的規範或限制。


沒有「設底線」

在公共場合父母應設底線制止孩子哭鬧的行為,並將孩子帶開而非放任不管。



孩子情緒力不佳6大原因


孩子的情緒力不佳往往與家庭教育或安全感建立不足有關,以下為造成孩子情緒力不佳的6大原因:


1. 父母自己情緒不佳

孩子的學習往往是靠著模仿父母而來,父母若情緒不好時,時常罵孩子或遷怒於孩子,孩子雖不敢回嘴,仍會受到父母的情緒影響。

2. 天生家族性的遺傳

根據大腦科學研究顯示,孩子的情緒反應受到父母的遺傳性影響很大,特別是負面情緒。

3. 溺愛或太過於保護

若父母過於保護孩子,時常順著孩子的心意做事,不讓孩子去經歷挫折或經歷不好的感受,會導致孩子在情緒磨練的機會降低。

4. 觸覺的經驗被剝奪

孩子特別在8~12個月大時,父母須讓孩子進行充分的爬行,或多去戶外活動和與人接觸,增加孩子大腦觸覺經驗,對情緒發展會更良好。

5. 安全感的建立不足

若父母缺乏陪伴或時常吵架、大聲爭執,容易造成孩子的安全感不足。

6. 身體勞累或生病時

一個人剛起床或想睡覺時,大腦的警醒度較低,或是上了一整天課很累或生病時,往往都是情緒較差的時候。

2021/08/02

黃瑽寧:搞定嬰兒睡眠問題,爸媽這樣做

by 小兒感染科 - 黃瑽寧


很多爸媽在孩子一歲之前都被小孩搞得心力交瘁,原因無他----嬰兒睡眠時間真是難搞!這裡有一些有關新生兒、各階段嬰兒睡眠常遇到的問題跟大家分享。


有些嬰幼兒相當不愛睡覺,每次睡覺前總要跟爸媽耗上半天,東翻翻、西滾滾,就是不肯把眼睛閉上,搞得父母七竅生煙,卻又無可奈何。然而,如果我們把「睡覺」視為孩子一天之中,與父母最長時間的分離,也許這樣就比較能同理,為什麼孩子那麼不喜歡睡覺了。

入睡前的孩子們都害怕,眼睛一旦閉上,就看不見爸爸媽媽了,所以他盡其所能的讓自己保持清醒,搖頭晃腦,大聲唱歌,都是在告訴父母:「我不想睡,我想念你們,還想多跟你們玩!」

人與人之間任何的分離,都會有個表達思念的儀式,而睡覺前由父母主導親子的暫時分離,就是「睡前儀式」的意義。

一場認真的睡前儀式,是為了讓孩子覺得安心,並且感覺一天在美好、幸福的氣氛中,劃下句點。


睡前一小時,先進行睡前儀式


睡眠儀式沒有標準方式,大致上的概念,就是在夜晚長睡眠之前一至兩小時,親子間有一些規律發生的活動(routine),比如:七點洗澡、喝奶、刷牙、七點半講故事或聊天、八點關燈、禱告、按摩、親親,然後睡覺。既然是「儀式」,盡量每天維持固定時間、固定順序、固定地點,讓孩子被制約,進入想睡覺的情境。

睡前儀式的活動中,盡量不要有太激烈的行程,比如:在床上格鬥大摔角、講超級好笑的笑話等。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禁絕有「藍光暴露」的活動,包括看平板電腦、手機、電視等。家裡若有LED白晝光的燈,也務必熄滅,改為黃色系光源。因為LED白光也含有大量藍光的光波,會讓孩子的大腦誤以為現在是白天,分泌較低的褪黑激素,導致入睡困難。

進行睡前儀式時,父母一定要專心在孩子身上,把手機收起來,放下所有雜事,專心享受親子時光。如果白天有處罰孩子,或者有對孩子吼叫、責罵,可在睡前再次重申,你已經原諒他,告訴孩子:「我愛你。」孩子有任何害怕的事,像是夫妻吵架,也可以在此時解釋清楚,讓孩子知道父母已經和好了,或者告訴他,爸媽吵架不是因為你不乖,並不是你的錯。


「用心付出」比「方法」更重要


美國賓州大學教授道格拉斯.泰提(Douglas Teti)曾經研究睡前儀式的成功因素,發現祕訣就在於,母親是否有感受到寶寶微妙的動作,並且給予回應。

比如說,他觀察到一組容易入睡的母子,母親抱著六個月大的嬰兒餵母奶,只要寶寶發出聲音,母親就馬上回應:「It’s OK.」寶寶偷偷睜開眼睛瞄一下,媽媽總是微笑的看著他,這些回應都令寶寶安心,很快就睡著了。

另一個成功的案例,是當孩子對床邊故事失去興趣時,媽媽立刻感受到孩子的不耐煩,用翻頁、換一本書或停止說故事等方式回應。這些都可以讓睡前儀式事半功倍。

有位睡前儀式失敗的母親,努力讀著床邊故事,小孩不耐煩的跑下床,她還硬把孩子拽上床,堅持把故事講完,整個睡前氣氛糟糕透頂,最後孩子當然不肯睡覺。其他失敗的原因還有:自己滑手機,眼神與孩子沒有接觸;放孩子不喜歡聽的音樂、故事;甚至有媽媽放語言教學音檔。這些都不是睡前儀式的好主意。

很多父母在網路搜尋,看到專家分享讓寶寶入睡的絕招,什麼觸覺刷啦、衛生紙在臉蛋上揮啦、按摩腳底啦……結果別人成功的方法,自己試都沒用。其實賓州大學的研究,就已經告訴我們答案:媽媽不管與寶寶有無肌膚接觸,或者使用任何的入睡絕招,對幫助寶寶睡眠都沒有顯著的差異。

其實,睡前儀式的重點,根本不在於方法,而是父母有沒有用心陪伴,用心付出,回應孩子的需求。


嬰幼兒睡眠訓練:給父母一些喘息時光


嬰幼兒的睡眠訓練,英文叫做「behavioral sleep intervention」。在教導怎麼做之前,我必須再次強調,並不是所有家長都需要執行睡眠訓練。如果父母和寶寶的睡眠之間,沒什麼嚴重的相互干擾,媽媽半夜親餵母乳一點也不困擾,翻個身可以繼續睡覺,這種情形下,根本就不需要刻意訓練。


對於不同時期的嬰幼兒,睡眠訓練的重點也不一樣。


小於三個月


千萬不要寶寶一出生,就想訓練他自行入睡。根據羅馬大學教授奧利維耶羅.布魯尼(Oliviero Bruni)的研究,想要建立寶寶自行入睡模式,在三至六個月之間訓練,似乎是比較好的時機。他發現三個月前就開始訓練自己睡過夜的寶寶,到一歲時半夜醒來的頻率反而較高,睡眠品質沒有比較好。如果三個月之後才開始訓練,效果就好得多。

這項觀察似乎也符合「依附理論」,前三個月先建立寶寶大腦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之後,再慢慢讓寶寶自行入睡,三至六個月的時候訓練較好。三個月以下的寶寶,先忘掉訓練睡眠的事,好好建立哺乳模式,並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提供一些讓父母們輕鬆點的方法:


1.躺著親餵母奶,不要坐著餵。

2.邊餵邊休息,睡著也沒關係。

3.母嬰肌膚貼肌膚,最多穿一件衣服,要是天冷就開暖氣。

4.寶寶的胃大小不同,兩至四個小時吃一次都有可能,不要強求,順其自然。

5.瓶餵的寶寶,可以使用奶嘴當作安撫。


三至六個月


三至六個月,是可以開始試著做嬰兒睡眠訓練的時機。如果媽媽已經被折磨三個月,覺得很痛苦,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1.不要讓寶寶邊喝邊睡。在寶寶想睡但仍醒著的時候,就把他放在嬰兒床裡。如果寶寶睡著的時候在吃奶,醒來就期望自己在吃奶;如果寶寶睡前最後的記憶是在媽媽懷裡,醒來會期望自己在媽媽懷裡。所以,趁寶寶還醒著的時候,就要將他放在該睡覺的地方。

2.剛放下的時候,寶寶可能會哭,可以抱他,搖他,讓他情緒穩定,但仍要在寶寶還沒睡著之前,就將他放進嬰兒床。

3.試著半夜不要餵奶。如果寶寶哭,可以拍拍他,但暫時不餵奶,看看他的反應。若寶寶撐不了飢餓,夜奶還是可以餵,但是逐次減少三十至五十毫升的奶。或者可以在爸媽快就寢前加餵一餐,但不要刻意增加太多,以免胃食道逆流。

4.寶寶半夜哭鬧,可以先試著讓他安撫自己。若寶寶半夜會怕,請平靜的安撫他,小聲哼歌或說話。切忌心浮氣躁、搖晃太劇烈、拍打太大力……這都會讓他更緊張。

5.可以使用奶嘴。


六個月至三歲


六個月之後,有些寶寶會進入「分離焦慮」時期,當初可以自我安撫入睡的寶寶,突然間變得非常黏人,不肯自己睡,睜開眼就一定要找媽媽。這時父母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1.每天就寢的時間固定。

2.建立良好的睡前儀式。

3.可以使用玩偶、安撫巾或安撫被。

4.半夜的分離焦慮如果哭得太嚴重,可以握著他的手,同樣保持平靜,不要講太多話或開燈,握到你覺得寶寶平靜下來為止。

5.對於嚴重分離焦慮的孩子,若訓練兩週依然成效不彰,或許放棄訓練,回到親子共眠較好。畢竟讓寶寶得到足夠的安全感,直到他可接受的年齡,總比每晚拚老命,親子一起流淚來得輕鬆。


根據一項美國四所大學共同發表的相關研究,嬰幼兒睡眠訓練的成效,其實還算不錯。大部分家長都是在寶寶六個月左右開始訓練(這也是剛才建議的時間點),第一晚通常最難熬的,寶寶平均哭了四十三分鐘,哭到累了才入眠。但只要持之以恆,經過一週的堅持,寶寶哭泣的時間減少至八.五分鐘,並且只剩五.二%的父母還處於高度焦慮。

兩週後,寶寶幾乎都能成功自己入睡,晚上比較不會醒,而且較能睡在自己的房間或小床。寶寶晚上起來的次數,從三至四次變為零至一次,半夜餵奶次數也明顯降低。總而言之,經過二至四週後,幾乎所有參與的家長,都能感覺自己與寶寶的睡眠品質變好了。


睡眠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你家的答案


數據歸數據,科學歸科學,當我在診間解決寶寶睡眠問題時,仍會先把重點放在父母身上。我會觀察今天這位母親本身個性是焦慮的,還是冷靜的?父親在寶寶睡眠的問題上,又抱持著什麼態度?這家庭對睡過夜的標準是什麼?寶寶是否有親餵母乳?這些問題都是我給予睡眠建議之前,所需的重要資訊。

很多媽媽聽到我最後建議:「今天開始,妳就晚上恢復躺著哺乳,親子共眠,寶寶一哭就餵奶,他吃他的,妳睡妳的。」竟是鬆了一口氣,如釋重負。她們終於可以拋下那些令人困擾的罪惡感,以及「沒戒夜奶的媽媽不是好媽媽」的指控(甚至來自於丈夫),重拾身為母親的自信。旁人也許會說:「這樣一個晚上起來三、五次,不累嗎?」但對這位母親來說,半夜一直起來安撫哭泣的小孩更累,只要能躺著餵奶,她就甘之如飴。

有些家庭的做法,是「另一位依附者」來陪睡、餵奶,比如說爸爸。但是當爸爸開始陪睡後,會有一段兩週左右的陣痛期。在爸爸與孩子建立新的睡前模式時,媽媽在陪睡時間不要出現,甚至也不要出聲,別讓寶寶聽到「第一順位者」還在家中,否則他就會瞪大眼睛或放聲大哭,要門外的媽媽「給我進來」!

當然,對喝配方奶的寶寶,如果要爸媽半夜一直起來泡奶,簡直是要命的折磨。所以對於某些家庭,我反而建議全家人,稍微把對寶寶的關注程度降低,藉由嬰幼兒睡眠訓練,讓寶寶在有限的陪伴下自行入睡。如此,父母可以好好休息,進而解救因睡眠不足瀕臨崩潰的家庭氣氛,各退一步,皆大歡喜。

在訓練過程中,我們也必須尊重寶寶的先天氣質,以及他的依附感需求程度,來決定最終的目標。比如說,有些寶寶只要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就感到安全,這樣當然是隨便訓練一下就搞定了;但其他寶寶可能要看到媽媽才能入睡,有些則要摸到媽媽才能入睡,有些得要抱到媽媽,甚至吸到乳房才感到安心。所以父母要根據自己寶寶的需求,設定彼此都能接受的界線,看寶寶是否能接受這樣的安撫而自行入睡,這些都是要嘗試過才知道。

2021/07/26

寶寶不會說、大人也看不出來,疫情對幼兒的影響超乎想像

談起疫情對大人與孩子的衝擊,每個家庭都有訴不完的苦衷。但WHO警告,更嚴重的是現在看不出來的災情──疫情讓幼兒宅在家,也讓他們遭逢無法達成全部潛能的風險,還影響到未來的學習基礎。關鍵在於不冷落幼兒,持續給予他們愛與學習的刺激。

因為疫情,讓孩子長期待在家裡,二個月、三個月、一年、一年半……,對幼兒會有什麼影響?

他們可能會問為什麼、鬧脾氣、作息大亂、不睡覺、吵著要出門,但更值得矚目、現在可能還看不到的是,缺乏跟人互動與刺激,被忽視,可能長期影響心理、認知發展與未來學習。這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彙整40篇研究,包含西班牙大流感、H1N1、新冠肺炎,以及人口普查、嬰幼兒長期追蹤、家長與教師訪談後提出,最大的擔憂與提醒。

疫情對小小孩的影響超乎想像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指出,新冠肺炎對嬰幼兒最立即的影響,就是作息與環境的改變。因為要避免感染,托育中心多半得關門,孩子得待在家。但是家長仍然要出門或在家上班,所以只好安排不同的人或地方,在不同的時間照顧孩子,很難讓孩子穩定地在一個地方、與相同的人共處、在差不多的時間做一樣的事情。

這讓孩子得不斷適應新的情境與要求,不停地被打斷正在做的事情,面臨新的壓力,或是根本被忽視了。所以,在這段期間,不少幼兒出現一些退化性的行為,例如尿床或又得使用尿布、特別黏人、不睡覺、愛哭鬧、拒絕大人的要求、講不聽、記不住被教過與提醒過的事……。

這些是父母和照顧者看得到的狀況。比較短期的現象,多半可以藉著穩定環境、多關心孩子,聽他們說話,認可與舒緩他們的情緒、或是小兒科醫師的協助改善。但更長期的影響,是看不到的、孩子的內在變化。

首先是他們的社交與情緒等心理發展。美國非營利組織「閃亮未來兒童發展中心」(Their Future’s Bright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的創辦人威克斯(Lucretia Wilks),在密蘇里州開了招收從出生到七歲的托育中心。他告訴美國知名的凱瑟家族基金會的健康新聞中心,在疫情之前,小小孩們每天在一起,手牽手、互相擁抱、緊密地聚在一起玩,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但是疫情爆發後,這些情景因為停課、或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而消失了。

當孩子三三兩兩回到托育中心時,或因疏離了一陣子、或者因為防疫措施,尚無法立刻回到從前,許多孩子出現焦慮的狀況。所以,一同消失的,還有孩子與人親密互動、表達情感、建立信任與關係、形成友誼的社交與情緒發展等刺激和滿足。

提供適當刺激、避免幼兒情感被忽視

更長期地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科副教授坦頓(Mini Tandon)指出,有結構的生活與日常儀式是孩子賴以穩定發展、認知學習與日後成功的基礎。所以世界健康組織與跨國的非營利機構早期兒童發展行動網絡(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ction Network)就呼籲,大家要正視,疫情把孩子們放在無法達成全部潛能的風險中。因為這正是孩子腦部快速成長的關鍵時期,錯過了這個成長窗口,也會影響將來學習的基礎。各界應該盡速採取行動,降低孩子被忽視、缺乏足夠的刺激與關愛等情況,幫助孩子預防這些問題。

雖然為了防疫,的確有需要關閉某些托育設施,並且保持孩子的社交距離。但大人仍有很多可以著力之處,避免孩子長期與人疏離、被忽略。在美國,忽視幼兒的情感,也被視作一種虐待。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報告指出,大人要多留意孩子們在疫情時的遭遇,包括停課、被迫待在家、暫請親友照顧、改變作息、被冷落或放任不管、身體與社交活動變少、入睡困難、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不健康地飲食、與人疏離。在發現異狀時,盡早干預與回復正常。

在疫情期間,則要盡量少讓13歲以下的孩子代替大人照顧弟弟妹妹,因為這些哥哥姐姐們自己也需要成長的刺激,往往自顧不暇,也可能無法兼顧、給予年幼的弟妹所需的照顧和互動。

大人仍要盡可能把握在家的時間,輪流陪伴孩子,不要放任、不理會他們,給他們適度的刺激和各種發展練習,像是玩玩具、動動手腳、施展筋骨等。雖然無法跟親友見面,但也可以透過視訊和親友互動,保持聯繫與情感的連結。

而如果將來有機會進行小型聚會或回到托育機構,只要參與者盡量單純、不要有太多人,尤其是不特定人,還是可以讓孩子適度外出接觸刺激,只是別忘了要多留意環境跟小孩的衛生、清潔習慣。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by 黃敦晴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0305

2021/07/19

我的孩子會咬人,是因為口腔期沒滿足嗎?

孩子最近居然會咬人,怎麼回事?

生氣也咬,開心也咬,是因為口腔期沒有滿足嗎?

他也知道咬人人家會痛,那為什麼還是咬,天啊!我還寧可他是打人……

其實咬人行為在每個孩子的發展過程都曾經出現過,但不同年紀出現的理由和處理策略都不同。

一歲以下的寶寶

親餵、清潔口腔、抱抱的時候都可能發生過,對一歲以下的孩子,這真的很正常,因為孩子在探索他的口腔動作,對他而言,這時候口腔是他身體最活耀的器官,他好奇,他也根本搞不清楚為何這個行為不對,所以,他咬你是無心傷害你的,你要做的是讓孩子了解這個行為你不喜歡,你可以突然就不理孩子或冷漠告訴孩子你不喜歡,如果你說得太多做的太多,反而會讓孩子覺得這個行為可以吸引到你的注意力,結果弄巧成拙!

一到三歲幼兒

這年紀孩子咬人的原因,有以下三種可能:

1. 展現自主權:此階段的孩子較自我,常因為玩具的爭奪、不願意分享或缺乏照顧者的關注,為了展現自主權,而產生咬人行為。有研究顯示,2歲以上的孩子若超過五分鐘未獲得關注,則有可能用這樣的行為來吸引注意力。

2. 情緒宣洩:這個階段的孩子思考力還在發展,因此在遇到問題當下,很容易產生情緒,為了抒發自己的情緒,就可能用「咬」這個行為來排解,所以才會開心也咬,不開心也咬。

3. 不成熟的溝通方式:孩子可能語言發展尚未成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或想法,因此就用行為直接表示。

三到六歲兒童

這個階段的孩子,應該已經具備足夠的思考的能力和表達能力,但若持續出現咬人問題,則可能是因為:

1. 情緒上的安全感或關注不足夠,而產生的自我保護機制。

2. 孩子也有可能是在嘗試看看這樣子做會發生什麼事,引起關注,挑戰底線。

3. 衝動、問題解決策略差,若再加上過去教養方式,都只告誡孩子不可以咬人、不能咬人,但未讓孩子充分了解正確應該怎麼做,那麼孩子的腦袋不斷被強化的就是「咬人」這個詞,當下次又遇到事情時,孩子在情緒上,腦袋可能就只會浮現「咬人」的畫面,結果悲劇就一再重演了。

4. 感統失調問題,因此孩子會透過一些推、咬、拉人等大力碰撞的動作來滿足本體覺和觸覺,口腔感覺處理的問題也可能涵蓋其中。

五大方法改善咬人問題

所以孩子會咬人,不見得與口腔期不滿足有大關係,反而和孩子的情緒處理、表達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有大相關。如果孩子出現咬人行為,應該就下面五點著手:

1.快速轉移,離開現場

當孩子情緒已經開始比較激動時,建議可以趕快轉移注意力,給他喜歡的玩具、帶他去散步,離開緊張的氣氛來避免接下來較激烈的行為(先讓孩子冷靜下來後,再來講道理,效果加倍呦!)。

2.增加口腔刺激、感統活動

針對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建議可以多提供口腔刺激,多讓孩子吃冰、硬、脆的東西來增加口腔感覺,以滿足他的感覺尋求。另外也應多提供較多的感官活動(例如:刺激強度較高的攀爬、蹦跳、奔跑),足夠的活動量,滿足孩子的本體覺、觸覺及活動量。

3.建立分享模式

除了表達之外,也要和孩子建立”分享模式”,用計時器限制時間,時間到就要交換玩具,讓孩子先從交換開始練習分享,比起分享給別人,交換會來得更容易些唷!而且利用計時器,孩子能很清楚知道甚麼時候可以再換我,玩不夠?很好,這樣孩子就會學到等久一點,下次我也就可以玩久一點,而且等待的時間我還可以玩別的東西。

4.繪本閱讀

透過繪本的閱讀來增強孩子對此事的認知,例如上人出版的「不要咬人」,台灣麥克的「我不會咬你哦!」,透過聽故事,並觀察繪本中的圖案,來發展孩子的同理心和感同身受的能力,語言能力較好的孩子亦可讓他試著表達出這本繪本在說什麼,試著說出自己該怎麼做,也可加入些情境模擬,讓孩子說說看自己有什麼好方法呦!。

5.練習表達

平常可以透過一些表達的練習、模擬情境(如:你沒有拿到玩具,現在好生氣,那應該怎麼辦呢?告訴媽媽我就可以幫你唷!),讓孩子知道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讓孩子有更多表達的技巧來降低其行為的衝動。

年紀小的孩子可能不見得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可以用心情顏色來引導,例如我現在是噴火的紅色,或我現在是橘色了,我快要變紅色了……等等,這樣的方式也有助於孩子的情緒控制發展。

資料來源:天才領袖 作者:王宏哲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0/06/26/13304/

2021/07/12

嬰兒睡眠訓練:滿六個月以上寶寶的調整重點

六個月之後,有些寶寶會進入「分離焦慮」時期,當初可以自我安撫入睡的寶寶,突然間變得非常黏人,不肯自己睡,睜開眼就一定要找媽媽。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醫師建議,這時父母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1.每天就寢的時間固定。

2.建立良好的睡前儀式。

3.可以使用玩偶、安撫巾或安撫被。

4.半夜的分離焦慮如果哭得太嚴重,可以握著他的手,同樣保持平靜,不要講太多話或開燈,握到你覺得寶寶平靜下來為止。

5.對於嚴重分離焦慮的孩子,若訓練兩週依然成效不彰,或許放棄訓練,回到親子共眠較好。畢竟讓寶寶得到足夠的安全感,直到他可接受的年齡,總比每晚拚老命,親子一起流淚來得輕鬆。

根據一項美國四所大學共同發表的相關研究,嬰幼兒睡眠訓練的成效,其實還算不錯。大部分家長都是在寶寶六個月左右開始訓練(這也是剛才建議的時間點),第一晚通常最難熬的,寶寶平均哭了四十三分鐘,哭到累了才入眠。但只要持之以恆,經過一週的堅持,寶寶哭泣的時間減少至八.五分鐘,並且只剩五.二%的父母還處於高度焦慮。

兩週後,寶寶幾乎都能成功自己入睡,晚上比較不會醒,而且較能睡在自己的房間或小床。寶寶晚上起來的次數,從三至四次變為零至一次,半夜餵奶次數也明顯降低。總而言之,經過二至四週後,幾乎所有參與的家長,都能感覺自己與寶寶的睡眠品質變好了。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5511

2021/07/05

嬰幼兒也能親子共讀 醫師:「對話式閱讀」有助發展

嬰幼兒也能親子共讀 醫師:「對話式閱讀」有助發展
2021-07-07 00:00 (更新:2021-07-08 13:24)
by 兒童復健名家觀點 - 台灣兒童復健醫學會

孩子幾歲可以開始「親子共讀」呢?寶寶從還是胎兒的時候,在媽媽的肚子裡,就能聽到聲音,因此帶領孩子體驗閱讀的美好,永遠不嫌早!醫師分享親子共讀前爸媽該知道的5件事,並提供分齡互動技巧給爸媽參考。

嬰幼兒也能親子共讀 醫師:「對話式閱讀」有助發展

「聽覺」是發展最早的感官,寶寶還在母體內時,就開始去聽媽媽心臟跳動的聲音,這樣的律動非常重要,也是之後學習語言的基礎。隨著胎兒越長越大, 頭部慢慢去碰到媽媽的骨盆,媽媽的聲音就可以透過骨頭傳導到子宮內,因此即使剛出生的嬰兒,也會對媽媽的聲音感到熟悉且溫暖。

不論寶寶是否能識字,爸媽帶領孩子一起體驗閱讀的美好永遠不嫌早、也永遠不嫌太遲,因為任何年齡的嬰幼兒都可以從中受益,「親子共讀」能為嬰幼兒奠定語言發展的基石,並賦予孩子日後形塑社交情緒技能的工具。

親子共讀前爸媽該知道的事
1.在快樂的氛圍下進行共讀
即便了解親子共讀有益於孩子發展,父母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過於躁進及功利,避免孩子烙印閱讀是痛苦的印象,一旦覺得痛苦,這項活動便很難持續進行。

2.書籍是親子互動的「媒介」
親子共讀的重點在於共讀時親子間一來一往的情感或對話互動,而不單是講述故事本身。閱讀的過程親子之間專注於相同的地方效果最好,配合孩子的步調,而不是急於把書念完;單純播放故事機的故事無法取代親子共讀,而速度快速的動畫故事也不鼓勵學齡前兒童觀看,以免看紙本書時無法專注。

3.安排至每日例行活動
每天在相對固定的時間進行這項活動,在我們家是洗澡完後的這段時間,父母可以觀察孩子的作息哪一段時間注意力較集中,情緒平穩時進行。

4.成功的養成習慣
不苛求完美,保留適度的彈性。例如日常都是洗完澡後進行共讀,某天恰巧孩子當時情緒不穩,待情緒平穩後再進行閱讀或暫停一天都是被允許的,千萬別因為中斷而感到罪惡遂放棄持續習慣。

5.營造閱讀的環境
家中的一隅放置孩子專屬的小書架,書架上可置放適合孩子該階段的書籍,如此一來,可增加書籍的可近性,此外讓孩子掌有部分的選書自主權,會增加他們的閱讀意願。
有些孩子在某個階段可能喜歡重複讀同一本書,父母可以適時扮演引導的角色但不須強加勸阻,因為對孩子而言重複的過程還是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的。
讀到這裡,爸媽們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但對於用什麼方式跟孩子一起閱讀毫無頭緒?在眾多的親子共讀互動方式之中,「對話式閱讀」(dialogic reading)是近年常被推薦的學齡前幼兒共讀策略。對話式閱讀的特色在於「以孩子為中心」,讓孩子從被動聆聽者轉換成和父母一起對話和說故事,改善了只是照本宣科孩子容易分心的缺點,執行方式整理了2003年Zevenbergen 與 Whitehurst 提出的方法。

「對話式閱讀」分齡技巧
【初階版】適用2-3歲語言程度的兒童
初階版的對話式閱讀,共有9個小技巧簡述如下:

1.請孩子「命名」書本中的插畫。例如:這是什麼?

2.孩子命名正確後,進一步就此物的特徵再問問題。例如:這隻小狗是什麼顏色的呢?

3.孩子回應正確時適時重複孩子說的話,加強孩子的信心。例如:沒錯, 這是一台馬車。

4.適時給予協助。例如:孩子答不出來時,父母示範解答後,邀請孩子重複一次。

5.讚美與鼓勵。

6.追隨孩子的腳步和興趣,孩子有興趣處可以多停留並延伸。

7.享受閱讀的愉快時光,利用類似玩遊戲的方式,從閱讀的過程中創造輪流對話的語言環境。

8.問孩子開放性問題。

9.擴展孩子說出的語言。

【進階版】適用4~5歲語言程度的兒童
這裏介紹的是利用Whitehurst等人提出「PEER」和「CROWD」策略來進行對話式閱讀。
「PEER」提供了對話式閱讀進行的架構,分別代表:
誘發(prompt):讓孩子多講(誘發的方法可用後述的CROWD)。 評估(evaluation):對孩子的回應做評估,並給予回饋,可以是言語的讚美、讚許的表情或肢體動作,或是修正孩子不恰當的回應。 擴展(expand):重述孩子所說的並且將孩子的回應加以擴展和延伸,建議延伸的範圍應視孩子程度而定,這樣孩子可以學習到比目前程度更高的回應方式。 重複(repeat):邀請孩子重複剛剛父母擴展後的句子。 最重要的,如何誘發孩子多講,我們可以利用「CROWD」策略問孩子問題,簡述如下:

填充型問題(complete):當孩子對內容較熟稔後,父母可以試著留下句子或片語的一部份讓孩子填空。

回憶型問題(recall):讀到一個段落時,可以讓孩子試著回憶統整,或是對之前的內容向孩子提問。

開放型問題(open-ended):利用開放式問題(例如為什麼、如何、會怎麼樣、怎麼了),讓孩子用自己會的詞彙和句子回答。

wh-系列問題:對內容提出包括哪裡(where)、何時(when)、如何(how)、為何(why)、如何(what)等問題 與生活經驗連結的問題(distancing):問書中的內容與孩子日常的體驗連結相關的問題。 鼓勵各位爸媽,著手開始一舉數得的親子共讀,以上這些閱讀策略不一定每次、每個都要用上,一次隨意挑幾個也可以,不必感到很有壓力,這些策略用會越上手,唯有我們自己感到愉快,孩子也才能和我們一起樂在閱讀。這項親子活動絕對值得您付出寶貴時間與孩子一同進行、持之以恆,未來不管是孩子或是爸媽自己,都會感謝自己當初的努力!

作者|恆新復健科診所胡鈺薇醫師(文章為作者提供內容,不代表親子天下立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