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2/06/27

父母放手好難,怎麼當個「極簡主義父母」

愈來愈多專家建議父母,從生活到學習,都要盡量放手讓孩子練習獨立與自主;但時代壓力卻讓父母放不下心,忍不住為孩子愈做愈多。研究發現,原來父母捨不下的是自己的心魔,也教父母如何運用減法教養,當個極簡主義父母。

美國的臨床心理師暨布朗大學助理教授松布南(Yael Schonbrun)做了一個研究實驗。她準備了一份華盛頓特區的一日遊行程,上面洋洋灑灑地塞滿十四個活動,請參加實驗的人改善這個行程。結果,參加實驗的人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刪掉裡面的一個活動。似乎大家都對於「刪減」這個概念很有障礙。

她說,這樣的行程,就像孩子的生活塞滿了各種活動,結果常常只能蜻蜓點水,而且會搞得大家壓力爆表又筋疲力竭。

這也像是爸媽們總想為孩子多做些什麼,多安排、多準備未來,現代父母的苦境。

《華盛頓郵報》一篇文章指出,愈來愈多專家鼓吹要放手,用「極簡主義教養」,賦權給孩子,讓他們練習獨立、自己選擇、多點時間自由想像、對他們少一點亦步亦趨的評論或讚美。研究也顯示,過度參與、干預的父母,常常會導致孩子出現學習倦怠、無力感、或情緒、焦慮與憂鬱的問題。

父母不放手 想避免不確定性

但是,知易行難。做為父母,總是知道得放手,又很難貫徹到底。

這篇文章找到了學術研究中,發現父母難以放手的心魔,也因此得以提出解方,讓父母們降低煩愁。這些研究分別來自身為三寶媽的松布南,以及身為二寶爸的維吉尼亞大學工程與建築教授克洛茲(Leidy Klotz),而且以科學解釋,為什麼父母有總想要做更多的天性。

松布南指出,人性大多想避免不確定性。所以,很多爸媽擔心,如果對孩子放手,會變成怎麼樣;因此覺得,還不如多為他們做一點、安排一些,希望藉此更接近想要的結果。例如,至少確定孩子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得到很好的照顧,或者潛能得以發揮,將來有機會進入名校。

而現代社會的文化,又有「愈多就是愈好」的傾向。松布南提出了一大串現代教養的迷思:要更投入孩子的成長、更致力培養孩子的興趣、安排更多活動、吃更多元化的食物、多跟孩子說話⋯⋯好像每一件事都要做更多。

五種「減法」的力量 克洛茲在《減法的力量》(Subtract)書中指出,「加法文化」讓情急之下不知所措的父母忘記人生還有「減法」這回事。一擔心、焦慮、看到別人做了什麼,就會焦慮,怕落後了,只好把為孩子做的事情一項一項加上去,成為加法文化的受害者。

彙整克洛茲的研究,以及松布南在今年年底即將出版的新書《工作、教養與成功》(Work, Parent, Thrive),以下是給爸媽們的建議:

1、認清事實 父母要先認清事實,自知為孩子做太多事情、甚至不知不覺變成習慣了,才有可能知道要改變行為模式。

2、刻意提醒自己,可以用「減法」、往後退一步 他們的研究發現,當工作人員提醒受試著可以在實驗中選擇更進一步、或是退一步後,受試者就更可能發現,少做一點、退一步也有很多好處,而不再執著於什麼都要多做一點。

3、光是說不還不夠 減法、少做一些,不只是對新建議、新想法說不。因為說不只是停止新增事情,並沒有減輕原來的負擔,完全不是減法。

4、如何決定要放手哪些事 也許爸媽對於可以放手的事,都很捨不得放。這時可以重新思考,所重視的價值觀是什麼。從這個角度看,就會比較清楚,有些事情不是非要不可,尤其是那些讓生活備感壓力又忙碌不堪的事情。

5、降載、放手不是不歸路 二位學者提醒,人生可以有加法、也可以有減法,端視如何應用,不需要為放手而放手。雖然不需要為孩子做那麼多,但還是可以視情況添加值得做、重要、有益的事。

文章來源:親子天下 文:黃敦晴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3069

2022/06/20

國健署警告,1歲以下的嬰幼兒不要再使用枕頭了!這些行為都會讓嬰兒猝死機率大幅增加!

只要上網鍵入關鍵字「嬰兒枕」,就可搜尋到許多相關產品,將功能講得天花亂墜,例如,預防扁頭,讓頭型變圓,有如外國人。 不過,國健署嚴重警告,1歲以下嬰幼兒請不要使用枕頭,以免增加窒息猝死風險。

國健署表示,嬰兒枕是否真能防側翻、顧頭型,目前國內外文獻皆無實證依據,但1歲以下嬰兒使用枕頭,反而可能讓嬰兒在臉朝下時,翻不回來,大大增加窒息猝死機率。此外,新生寶寶的頭跟肩部幾乎同寬,平躺時,背部和後腦勺均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寶寶不會睡得不舒服,因此家長們不需要擔心,如果額外多買嬰兒枕,反而增加不必要的風險。

國健署長王英偉指出,「嬰兒猝死症候群」是指「1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經過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過程並檢視臨床病史等詳細調查後仍未能找到死因者」。 針對嬰兒猝死,台灣兒科醫學會參考美國兒科醫學會公布的建議,提出「1歲以下的嬰兒每次睡眠都應該仰睡」,作為預防嬰兒猝死的建議事項之一。

美國兒科醫學會調查發現,嬰兒猝死症候群是造成美國嬰兒死因的第3位,每年約發生1900件不幸案例。一項研究就證實,趴睡相較於仰睡,導致嬰兒猝死的風險較高。另外,造成嬰兒猝死的危險因子,還包括與他人同床共眠、太軟的床面(例如沙發)、不適當的被褥或物品堆積,其中包括枕頭、填充玩具等,這些都屬於睡眠環境相關風險。

王英偉署長提醒家長,嬰兒床的表面必須堅實平整,不可以有鬆軟的物品,不可以讓嬰兒睡在沙發、椅子、墊子或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的身上。同時也強調,寶寶與其他人一起睡,是造成嬰兒猝死症的重要危險因素,就算是與父母或多胞胎兄弟姊妹,都建議要「同室不同床」,以免釀成悲劇。另外,使用毛巾被或毛毯保暖時,應裹至寶寶的胸部,並將手臂露出,以減少蓋住臉部的機會,或是建議穿著一件式或睡袋型嬰兒睡衣。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編輯部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6090

2022/06/13

打完B肝女嬰起紅疹險敗血症,原因竟是「礦泉水泡奶」

打完疫苗的寶寶,有時會出現「夯夯」、「起疹」的副作用,父母一定要提高警覺的觀察,若有不對勁,一定要趕緊送到醫院診治。

原以為女兒身上的紅疹子,是因打B肝疫苗出現的副作用,卻沒想到帶到醫院後,卻是更嚴重的「細菌感染皮膚病變」,再晚6小時就醫,就會導致敗血症,恐有生命危險。

細菌感染皮膚病變,敗血症前兆會起紅疹

據悉,該名女嬰在滿月時,爸爸媽媽安排打完了B肝疫苗,幾天後,身上開始出現紅疹,原以為是B肝疫苗副作用,卻沒想到幾天後,紅疹不見消退,反而還越來越大片。

隨著開始發燒、食慾下降,父母驚覺不對勁,趕忙帶女兒到醫院求診,醫師從寶寶全身紅疹的症狀,研判是細菌感染引發的皮膚病變,已經是敗血症前兆,情況相當危急。

感染主因:使用未煮沸的礦泉水泡奶

醫師從女寶寶的身上研判,應該是綠膿桿菌,再晚點就醫,細菌便會攻入血液裡面,造成多重器官破壞,任何藥物都壓不下來。幸好寶寶經過治療,很快康復。

只是寶寶好端端的怎麼會被細菌感染呢?醫師問診後發現,新手爸媽在泡奶時,並未用煮沸的水泡牛奶,而是使用未消毒的礦泉水降溫。而烘乾奶瓶也是和大人一起使用烘碗機。

對此,醫師特別提醒,新生兒免疫力較差,無論是礦泉水、自來水,泡奶前都需要煮沸至少3分鐘以上。把奶降溫的方式,應該以溫水在瓶外慢慢沖冷降溫;另外用烘碗機消毒奶瓶,也盡量以專用烘碗機,和大人的碗筷分開。新生兒照顧不易,育兒路上都需要你我多一點細心與耐心。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文.整理/黃煜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3169

2022/06/06

孩子的倔強性格是先天還是後天養成?4招避免孩子變成小霸王

孩子在家受到父母百般的疼愛,出了社會後,諸多現實情況都可能讓這個溫室裡的花朵無法適應,只因為「不能隨心所欲」!為了避免孩子長大後在學校或社會適應困難,家長一定要掌握從小和孩子比堅持的原則,以免日後成為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倔強小子」喔!


許多父母認為倔強、難纏的孩子是天生個性使然,對此,專家表示,家長的教養態度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之一,而造成孩子倔強的3個可能原因如下:


1.天生氣質

天生氣質中有9大向度可一窺孩子的性格,包含活動量、趨避性、規律性、適應度、反應強度、反應閾、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及堅持度。

其中,堅持度愈高的孩子,愈容易出現大家口中的倔強行為,對於自己想做的事會堅持做完且做好;當和大家的行為步調不同卻又堅持時,就會出現倔強的行為反應,專家表示,堅持度高的孩子在新生兒時期就可見端倪,例如:孩子喝奶喝到一半被打斷,會出現劇烈的哭鬧,即代表可能是堅持度高的孩子。


2.父母教養態度

有時孩子的行為不見得是倔強,而是和父母的期待有落差。專家表示,孩子的能力有限,可能需要10分鐘才能完成1件事,父母卻期待他在5分鐘內就完成,因此,在6分鐘後就出現親子間的爭執。

「孩子仍然想要努力完成這件事,父母給的時間卻太少」,專家認為,這特別容易出現在工作忙碌的父母身上,因為缺乏時間等待而誤解了孩子。


3.父母缺乏原則

如同上述,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無奈不能盡如人意,堅持度高的孩子勢必會為自己爭取,當他們發現以情緒或實際行動向父母反應後,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便會不斷往前試探父母的底限,若是缺乏原則的家長,只要孩子一哭鬧就退讓,往往成為孩子具有倔強性格的主要推手。


面對孩子的倔強,父母可以這麼做

堅持度高的倔強孩子,有一體兩面的表現,若是家長從小適時修正孩子的堅持度,即可避免變成倔強的霸道孩子!那麼,該如何修正孩子的堅持度呢?

1.事先預告

家長在做每件事之前都應預告,特別是對堅持度高的孩子。專家表示,應以具體的方式預告,而非只說「等一下」,像是「長針指到6就要收玩具了喔」,並告知孩子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2.掌握原則不退讓

不是每個孩子在接到預告後,都能心甘情願的配合,專家表示,當孩子耍賴時,家長一定要掌握自己的原則,不宜輕易退讓,否則,孩子發現哭鬧可以為自己爭取一些時間,便會一直採用這個方法,家長也只能一退再退,一旦退到防線之後,孩子就成為大家口中的「倔強孩子」了。

3.接受孩子的情緒

當父母和孩子角力、比堅持時,孩子可能會哭鬧或大吼大叫,這是孩子宣洩的方式,因孩子認為:「我還沒做完,為什麼要打斷我?」但家長不能因為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就舉白旗投降。

專家建議,此時父母應很明白的跟孩子說「我們等一下要一起出去,所以沒辦法讓你繼續玩,要等到回來之後再繼續,我知道你很生氣,你先在這邊生氣一下,等一下再跟我討論要怎麼辦?」說完後讓孩子獨處,但需特別留意孩子所處環境的安全性。

4.適時鼓勵

堅持度高的孩子往往會想把事情做到好,卻也常礙於自身能力的限制,無法做到10分,對此,孩子會感到洩氣或沮喪,此時,父母便要適時的給孩子鼓勵,跟孩子說「我覺得你這樣做很好耶」,讓他知道其實做到這就夠了!

事實上,倔強的孩子並非有什麼缺點,只是堅持度高,有些時候是優勢,有些時候卻又會造成困擾,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適度修正孩子的堅持度,避免孩子未來長大成人後,無法適應社會上的腳步喔!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3712

2022/05/30

寶寶半夜哭鬧、用手拍耳,恐是中耳炎

非侵襲性感染症如中耳炎、鼻竇炎和支氣管炎,其中「中耳炎」發生率及復發率更是偏高,治療過程不但讓寶寶受苦,中耳炎帶來的後遺症更會影響寶寶未來語言發展,是父母需要特別小心的的問題。

往往在小兒科門診中看到發燒、流鼻水、咳嗽的小病人,如果數天後感冒未痊癒,部分可能會合併引發「中耳炎」,這是個相當普遍發生的疾病,不少病菌都可能引起症狀。

小兒中耳炎為什麼復發率高?

寶寶年紀還小,抵抗力較差,因此特別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其中因為病菌而引發中耳炎就是一例。然而,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疑惑:為什麼寶寶會那麼容易感冒,甚至中耳炎一再反覆復發呢?中耳炎一般可分為急性症狀與慢性症狀,屬於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併發症。又以6~18個月大的嬰幼兒,得到中耳炎的機率特別高。

由於寶寶的耳咽管構造為水平狀態,因此一旦受到感染,病菌很容易經由耳咽管往後感染,進而造成中耳炎。此外,因為寶寶的免疫系統不健全,所以雖然寶寶已從中耳炎痊癒,往後復發的機會仍然偏高。

小兒中耳炎,恐影響學習發展

在急性中耳炎時,父母應及時帶寶寶就診,在醫師施予合適的抗生素藥物,通常抗生素服用10~14天後,都能獲得控制;但可能會有暫時性的聽力低下。

然而,如果沒有妥當治療,寶寶仍然會反覆受到感染,嚴重時將可能轉變為慢性中耳炎,這時候可能會造成永久性部分聽力喪失的情況;當聽力受損時,勢必會影響寶寶未來的語言學習與發展,父母不可不慎。

中耳炎治療方式

目前針對中耳炎開立口服抗生素藥物是最常見的治療方式;不過,由於肺炎鏈球菌容易發生抗藥性問題,因此醫師會評估每個寶寶狀況後,施予合適藥物。

另外,如果寶寶總是發生反覆感染、甚至造成中耳積水的狀況,經醫師診斷後,還可以採用「通氣管引流」的方式,在耳膜上放置通氣管3~6個月,目的是將中耳積液引流出來,並維持中耳腔穩定壓力。

不要忽略寶寶夜晚哭鬧及用手拍耳

寶寶得中耳炎,不會表達疼痛的感覺,會以手拍打耳朵,或以哭鬧來表達,媽媽們應該注意寶寶的些微舉動,及早就醫檢查,以免延遲治療造成後遺症。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責任編輯/Hannah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3462

2022/05/23

培養寶寶睡眠規律,就從「這年紀」開始

良好的睡眠品質,不只能讓寶寶情緒好,還能讓寶寶各方面的成長穩定向上,及早建立良好的睡前儀式與睡眠規律,更是確保孩子日後於夜晚更容易進入睡眠的不二法門。

對寶寶來說,吃飽睡足就是現階段的人生大事。

睡得好的寶寶,情緒較穩定,反映在生長曲線上的各數值也會比較穩定向上;隨著寶寶月齡成長,良好的睡眠品質與規律睡眠,會讓寶寶的學習能力容易提升,安全感較足夠,對生活也會比較有秩序感。

寶寶睡眠不足的徵兆

相對於好的睡眠品質讓寶寶的穩定性較佳,若寶寶睡眠不足,表現於外的通常是黑眼圈(眼袋暗沉,與過敏兒下眼眶有點紅、微青色不同)、情緒起伏較大、容易無理取鬧,原本都會接受的行為或事物,突然變得不要或不願意,並且經常搔頭摸耳。

培養規律睡眠習慣,從孩子2個月大起

從孩子2個月大開始,就應該開始帶入睡眠儀式,將睡眠的規律建立起來,例如:在每天固定的時段營造入睡氛圍,關上窗廉,開啟夜燈與舒眠音樂、提供睡前奶等,讓孩子逐漸養成一進入固定的氛圍就感到放鬆、準備入睡的習慣。

此時,爸爸媽媽也須儘量避免聲音的輸入,對小寶寶來說,爸爸媽媽的聲音會吸引他的注意力,讓他從準備進入睡眠的狀態中分心;對大寶寶而言,更可能會開始和爸爸媽媽進行對話而失去睡意。

來自爸媽的安撫,能幫助孩子入眠

而當寶寶滿6個月後,建議爸爸媽媽在哄睡的過程中,加入觸覺的安撫(透過背部畫圈或輕拍),來自爸爸媽媽的撫觸會讓寶寶感到安全,且容易進入睡眠。「安撫巾」是在陌生環境引導孩子入睡的關鍵

6個月後,若寶寶開始有吃手或摸小被子的徵兆,就是開始給予特定安撫巾的時機,當特定的安撫巾成為睡眠儀式的一部分後,未來如果因故須在不同的環境引導孩子入睡,熟悉的安撫巾就可以是能輕易帶著走,且讓孩子可以更快安心入睡的關鍵。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責任編輯/Lily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3530

2022/05/16

出門牽手、不亂撿地上東西吃...1~2歲必學安全常識

很多人都以為1、2歲的孩子還小,就算跟他說要注意安全,孩子也聽不懂。但其實孩子滿2歲以後就可以慢慢理解什麼是規矩。想知道1~2歲的孩子應該學會哪些安全常識?怎麼教比較好?趕快來聽兒童安全專家怎麼說。


家 是最常發生事故的地點!

在1~4歲的成長暴風期,孩子會對這個世界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可能會在探索過程遭受各式各樣的傷害,而「家」正是孩子最常發生事故的地點。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很多父母都以為家是最安全的地方,但在孩子1~4歲這個階段,居家環境的風險其實比戶外來得高。因為幼兒待在家中的時間較長,照顧者只要稍不留神,孩子就可能會受傷。


居家溺水4大危險地點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企劃宣導處處長許雅荏表示,1、2歲的孩子非常愛玩水,魚缸、澡盆、馬桶、洗衣機等「會出現水的地方」都是可能發生危險的地點。平常一定要將浴室的門關緊、洗衣機和馬桶的蓋子蓋好,才能降低孩子溺斃的風險。

此外,幼兒很容易因為重心不穩而跌倒。孩子進入學步期以後,最好在地板鋪設軟墊、家具邊角貼上防撞條、樓梯口加裝防護柵欄、避免讓孩子靠近樓梯或單獨進入電梯。

Tips.嬰幼兒頭重腳輕,栽進水中無法自救,即使水位很淺也可能會溺斃。


2歲開始 建立安全觀念

在孩子1~2歲的階段,身為家長的我們要負起保護責任,隨時陪在孩子身邊讓孩子能夠安全探索周遭環境。2歲以後孩子開始發展口語表達能力,慢慢理解什麼是「規矩」,到了這個階段,就可以開始灌輸孩子安全觀念。

林月琴表示,教孩子安全規範和教洗臉、刷牙等生活常規一樣,要先示範再帶著孩子練習。教的時候要有耐心不斷重複提醒,孩子才記得住。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力與接受度最高,一開始可以先從繪本著手,讓孩子模仿故事中的主人翁,接下來再設定情境讓孩子學習正確做法。例如:「如果有人拿糖果給你吃,應該怎麼做?」


說清楚規則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不能做」

進行安全教育時要說清楚規則及不遵守規則的後果,例如:「在人行道上可以自己走,但走到路口就要停下來牽大人的手。如果在外面亂跑,以後出門就不能自己走。」讓孩子選擇要「自我約束」還是「被大人約束」。

許雅荏提醒,一昧說「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碰」會讓孩子疑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一定要具體說明因果關係,例如抓著孩子的手輕觸剪刀說:「這個硬硬尖尖的東西碰到身體會流血喔!」如此孩子才能將「危險行為」與「可能發生的後果」連結。


1~2歲必須學會的安全常識

在固定時間起床、吃飯、玩耍、睡覺

生活作息不規律的孩子容易頻繁哭鬧,很可能會在鬧脾氣時不小心受傷。平常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在固定時間起床、吃飯、玩耍、洗澡、睡覺。此時也可以開始教孩子養成吃飯不玩玩具、不亂丟玩具、不撿食地上物品的好習慣。

出門走路牽大人的手

只要踏出家門就要牽緊孩子的手,讓孩子養成「牽著大人的手走路」的習慣。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讓孩子保持在視線範圍,避免讓孩子亂跑亂走。


家有4歲以下幼兒 必遵守3大安全守則

1.居家防護要落實

幼兒喜歡攀爬跑跳,無論是否住在高樓層,都要避免讓孩子單獨進入陽台、露臺或靠近外推式窗戶。平常要隨時留意家具擺放的位置,避免讓孩子有機會踩踏爬高。可以根據「托育服務環境安全檢核表」中的項目一一檢視家中危險物品是否放在適當位置。

Tips.外推窗最多只能開45度,一般窗開口不能大於6公分,陽台圍牆高度必須高於120公分。

2.孩童確實不獨留

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家長不可讓6歲以下兒童獨處或由不適當的人代為照顧。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要讓孩子保持在大人的視線範圍。

許雅荏表示,先前曾有家長將孩子獨自留在車中,結果孩子從汽座上滑下來被安全帶勒斃。開車前最好將手機、錢包等隨身物品放在後座,提醒自己「下車時要把孩子一起帶下車」;替孩子洗澡前先將需要的物品準備好、手機放旁邊,避免洗到一半中途離開。

3.孩子特性須掌握

林月琴表示,很多家長出門碰到熟人就開始大聊特聊,以為孩子應該會乖乖待在自己身邊,卻忽略幼兒看到新奇事物會產生追逐的本能,不會管周遭環境是否安全。帶孩子出門一定要隨時注意他的一舉一動,不能讓孩子有機會離開父母身邊。


資料來源:嬰兒與母親 作者: 戴筠 https://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11813

2022/05/09

寶寶也要養膚,「這個年紀」開始可以擦防曬

飽飽的肌膚厚度僅有成人的三分之一,所以看起來總是晶瑩透亮,但如果爸爸媽媽忽略保養及保濕,很容易就會使寶寶的皮膚受損、紅腫或發炎。此外,在季節轉換的時候,寶寶肌膚的防禦力也會受到氣候挑戰,如何把握正確的洗澡與潤膚原則,便成為每個爸媽都必須用心研究的功課!

嬰幼兒的皮膚看起來又白又嫩,但有許多人不知道,其實寶寶剛出生時,皮膚尚未發育完整,厚度只有成人肌膚的一半,必須成長至2~3歲時,皮膚構造才會漸漸與成人相同。

寶寶肌膚尚未發展完整,指的並不是皮膚構造上的缺失,而是某些附屬器官的代謝仍不成熟(例如汗腺與皮脂腺),相較於成人的肌膚,質地會比較薄,必須經過2~3年的時間,才會逐漸變厚。

此外,在寶寶出生之前,有超過半年的時間都浸泡在羊水當中,一離開媽媽的子宮之後,由於內外在環境不同,在出生後兩週內,還會出現生理性脫皮等現象。

嬰幼兒易出現胎記、蒙古斑

除了生理性脫皮現象之外,有些媽咪可能也會發現寶寶的頸部、兩頰、額頭等部位,出現一些淺紅色或暗紅色的斑點。由於嬰兒的微血管擴張較明顯,如果血液循環不佳或局部缺氧,就會造成皮膚變色,有人稱之為如「紅色胎記」或「發錢」等情況。

此外,不少寶寶也會出現「蒙古斑」,蒙古斑是一種青色或棕黑色的斑點,也就是我們最常見的「黑色胎記」,好發部位為寶寶的臀部、下肢、背部、腰椎等,通常到了1~2歲之後,這些斑紋就會漸漸消失,而蒙古斑的生成原因,則與遺傳有關。大多是因為汗腺與皮脂腺尚未發育成熟,進而導致黑色素細胞增生。

常發生的肌膚狀況

雖然嬰幼兒肌膚已具有保護、代謝等功能,但由於皮膚較薄、毛孔較小,加上皮脂腺分泌旺盛,所以容易發生排汗不良的情形,造成頭皮、腰部、臀部及身體縐摺處等部位常常出現汗疹或發炎症狀;因此,針對2歲以前的寶寶,家長應把握「保持乾爽」與「透氣」兩大原則。

台灣有許多父母擔心寶寶抵抗力弱,被風吹過後可能較容易感冒,但嬰幼兒的新陳代謝比成人快速,待寶寶成長至6個月大之後,就可以開始減少衣物件數,甚至比成人少穿一件也沒關係,才能避免影響皮膚排汗。

2歲以上須做好防曬

對家長來說,過了新生兒階段,照顧寶寶肌膚的功課就顯得簡單許多,但值得注意的是,等寶寶2歲之後,家長必須從「保持乾爽」與「透氣」兩大原則,轉換為「培養防曬習慣」,因為人體一旦暴露大量的在紫外線之中,體內的黑色素細胞就會受到刺激,進而使肌膚變黑,曝曬過多者,甚至會出現皮膚科相關疾病。

很多人容易有迷思,認為一段時間不照到太陽,皮膚就會漸漸白回來,但如果平時未做好防曬,便容易漸漸累積黑色素細胞的工作量,往後如果被太陽照射,皮膚很快就會變黑,就算刻意不照射陽光,也很難完全變回原來的肌膚顏色。

所以建議家長們儘量在寶寶2歲之後,可以進行就加強防曬措施,最晚也要從6歲開始做起,畢竟2歲、6歲及10歲才分別開始防曬的幼兒,肌膚的顏色健康狀況多少還是有差別。

飲食也有助於呵護肌膚

某些市售食物或保健食品的標語當中,強調添加「鋅」及其他微量元素,鋅可以抗癌、抗氧化及促進部分代謝生育能力,並使皮膚、毛髮光澤有彈性,若適當攝取,就能維持肌膚健康,避免出現乾燥情形,所以在嬰幼兒肌膚保養的關鍵因素當中,飲食也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現代較少營養不良的情形發生,只要正常飲食且不挑食,其實不需刻意更改寶寶的食譜,爸爸媽媽如果擔心寶寶的膚色改變問題,只要避免一次食用過多含有胡蘿蔔素的食材即可。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責任編輯/Hannah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347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