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2/02/14

兒童藥水喝不完冰冰箱?正確觀念「開封過期限」就要丟!

在看這篇文章前,先去家裡冰箱查看一下有幾瓶希普利敏液呢?相信爸爸媽媽都不陌生,這瓶孩子感冒後必喝的藥水。除了希普利敏外,其他口服或外用的瓶瓶罐罐,待孩子大病初癒後,它們該何去何從呢?

丟了怕浪費,留下來全都囤在冰箱裡,但這些藥水下次還會派上用場的機率微乎其微,小兒科醫師陳映庄在粉專《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發文表示,絕大多數的藥品只要放於室溫、避免陽光直射即可,冷藏低溫反而影響濃度與藥效,他也舉出3個兒童藥物常見的迷思,一起來看看吧!

迷思1.藥水冰冰箱,可以保存比較久

錯!藥水不是食物,除了少數有特別註明必須冷藏的藥物外,絕大多數只需放在室溫及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即可;冷藏低溫反而會讓藥水沉澱結晶變質,而影響濃度與藥效。

迷思2.藥水冰冰箱,下次還可以服用

錯!藥水冰入冰箱,反而會縮短它的壽命。開封後的藥水放在室溫與避光處,通常可保存1個月,若1個月內有相同症狀可拿來應急使用,但不希望是常態,有症狀仍須就醫。若開封超過1個月以上請狠心丟棄,未開封則要視瓶身保存期限。

迷思3.剩下的藥水,應該倒入馬桶或水槽沖掉

錯!這些藥水會造成環境污染,因此不建議直接丟棄,陳醫師認為依照不同屬性,得有不同的丟棄方式。

.藥丸、錠劑、膠囊

裝進夾鏈袋中,當作一般垃圾丟掉即可。

.藥水、咳嗽糖漿

拿夾鏈袋將藥水倒入,包括洗瓶子的水。加進可吸水的物品,包括茶葉渣、用過的衛生紙或是小孩用過的尿布更省,再放入夾鏈袋封緊丟進一般垃圾即可,而瓶子記得要回收。

.特殊管制藥品

如抗生素、荷爾蒙、抗癌藥物及免疫抑制劑,建議拿回醫院或藥局的藥品回收站,會有專人處理。

看完以上陳醫師建議的兒童藥品保存與丟棄方式,你是否已經打算好好清理一下冰箱裡的藥品呢?新的一年,不要再有把任何東西都放到冰箱保存的習觀啦!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黃煜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2506

2022/02/07

世界經濟論壇呼籲:讓孩子常保天真無邪的樂觀,對世界影響更正面

全球政經領袖們一年一聚,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討論未來的關鍵議題。在他們眼中,面對各種現在的考驗,大人們的要務是要教學生常保天真的樂觀,保有斥子之心跟向上、向善的原動力!

一月中旬,當世界政經領袖在新冠變種病毒 Omicron 疫情裡空中相會時,討論對孩子們而言,最重要的競爭力是什麼?政經領袖們沒有再重複要怎麼打敗人工智慧、鍛鍊創業精神、合作、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他們把目光轉移到人們最初的赤子之心:怎麼讓孩子常保天真的樂觀,不隨年齡而褪去?

往年在瑞士達弗斯(Davos)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年度會議,第二度以視訊方式進行。在各種跟人才有關的議題中,多半聚焦於大學教育跟進入職場後的終身學習。跟孩子們有關的,不再是嚴肅、緊張的教育議題,而是很人性的共鳴。專家們提醒,教年輕世代如何能夠終身保持孩童時期的樂觀,將有助他們對世界帶來更正面的影響。

每多一歲,覺得世界會愈來愈好的人,就減少1% 因為雖然天真、樂觀看似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本能,甚至是某些人的天性,但是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調查「變遷中的童年」(The Changing Childhood Project)與相關研究中,卻發現這種特質會隨著年齡與環境改變。

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研究的21個國家中,除了印度、摩洛哥和奈及利亞,都是15-24歲的年輕人比40歲以上的人樂觀許多。整體而言,每增加一歲,覺得世界會愈來愈好的人,就會減少1%。

另外,在富裕的國家中,年輕世代對未來反而比開發中國家悲觀。因為開發中國家的年輕人體認到,他們比父母輩有更多學習、成長、與就業的機會,相信自己能夠創造更好的未來。富國中的孩子,反而忽略自己擁有的許多優厚先天條件,可以是開拓更美好生活的資本。

「選擇」、「練習」樂觀

但「樂觀」要怎麼教?怎麼保存與延長呢?

孩童般的樂觀,並不是指不知世事,不知人間疾苦的想像,而是保有斥子之心跟向上、向善的原動力。世界經濟論壇刊出的文章指出,樂觀是可以「選擇」與「練習」的:

一、不含「毒性正面思考」的「習得性樂觀」

心理學上,有「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跟「習得性樂觀」(learned optimism)的概念。顧名思義,樂觀是可以透過後天訓練的,但有人也可能因為常常失敗,而養成了無助感。另外要注意的是,「樂觀力」並不是欺騙自己、無視於現實困難或是逃避問題,所以不要落入有毒的正面思考。世界經濟論壇指出,大人可以提供支持孩子的環境,讓他們透過體驗式或沉浸式學習,練習測試他們的能力,鍛鍊從失敗中學習、再接再厲,總會成功的樂觀心態。

二、重新看待事物

當孩子表現不盡人意的時候,請幫助他們重新看待事情,改變認知的方式,聚焦在如何建立技巧,取代對自我價值的懷疑。例如,演講不順暢時,如果孩子的想法是「我就是不會在大庭廣眾下演講」,可以教孩子改變認知成「我以前沒有刻意練習,但是現在這件事對我很重要,我可以像以前學會很多東西一樣,來學學怎麼當眾演講」。

三、化願景為行動

人們常有些幻想、白日夢,描繪對未來的期待的影像,孩子也是。大人要教他們怎麼築夢踏實,例如,訂定具體的目標或計畫,把一件看起來繁複的大事拆解成一些比較小、可達成的小步驟。

四、養成感恩、正念、寫下日誌的習慣

研究顯示,持續記下讓我們覺得感恩的事物,會增加人生的滿足感。兒時的感恩力更會促進正能量、樂觀、擁有滿意的社交關係,降低焦慮與憂鬱的症狀。因為在記下這些正向、令人感激的事情時,不但就已經同時在排除負面情緒,避免負面的文字,還會改變大腦處理訊息的方式。在困難的時期,練習感恩與正念也可以幫助人們思慮清晰,避免掉入通往悲觀思維的陷阱。

五、盡早刻意維持孩子般的樂觀

為了避免愈老愈悲觀,刻意練習樂觀要盡早開始。研究發現,人們詮釋事物的方式在剛入幼稚園和學齡前都還很彈性多變,但是在8歲左右,就開始定型了。之後,得要很刻意的練習才能改變人們的思維模式,扭轉習得無助以及遇到挫折時的反應。所以要盡早啟發孩子的樂觀特質,並且持續操練,養成樂觀的思考習慣。

如果聽到孩子說「事情一定不會變好,我一定不會成功的」就趕快盡早教他們想成「我現在糟糕的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所以我要趕快再試試看」;把「這都是我的錯,我就是沒有能力做好」改成「這不完全是我的錯,而是來自環境跟一些可以解決的小錯誤」。

世界經濟論壇提醒,孩子們不會一輩子都不遇到風浪,但要從這些練習中發現,失敗是人生必經、也是學習的歷程,不用害怕或覺得尷尬。透過樂觀、創意、持續練習與努力,會比仰賴內在天賦更能帶來正面的結果,也才能對他們自己的家庭、社群、更廣泛的世界帶來正向影響力。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作者:黃敦晴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899

2022/01/24

過新年,讓小搗蛋變成小幫手!

春節的腳步近了,媽媽是不是正忙著採買年菜、除舊佈新的工作呢?家中有小小孩的家庭,若是沒有爺爺奶奶幫忙顧著,帶著孩子大掃除的確很不方便。不過,孩子1歲多以後,都會有想要模仿、以及想幫忙的發展特質,爸媽可以試著讓孩子一起幫忙過年前的準備工作喔!

雖然寶貝個頭小小,除了玩似乎什麼都不會,還常常闖禍惹得爸媽七竅生煙,但仔細想想,寶貝會做的事還真不少,尤其1歲以後模仿能力大增,愛抽面紙的他們,有時也會順手擦擦桌子。這時爸媽如果順水推舟,教導寶貝擦桌子的簡單要領,過年大掃除,頑皮寶貝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貼心小幫手。

做家事能促進身心發展
在做家事的過程,寶貝必須觀察、模仿爸媽的行動,理解並執行任務的內容,不但訓練著他的手眼協調和問題解決能力,也精進了手部肌肉的靈巧度,對身心發展有很大幫助。打掃、煮年夜飯等工作看似繁複,但絕對有寶貝能勝任的任務,爸媽可以順著他的身心發展,分派給他做得來的家事。不過,每個孩子發展速度不一樣,請依據寶貝能力再適當分派工作。

小幫手從跟班學技巧
爸媽做家事時爬上爬下、在廚房裡忙進忙出,手上工具一種換過一種,看在寶貝眼裡,可是「好玩得不得了」,完全感受不到體力付出辛苦,還一直吵著要幫忙。這時請寶貝幫忙最省力,爸媽可以挑選安全的工具遞給寶貝,讓他一起做家事,寶貝自然會模仿。比方擦書櫃,只要順手將一塊乾淨的布給在一旁跟前跟後的寶貝,他便會有模有樣地學爸媽東擦西擦;黏家具保護墊時,也可以在寶貝面前示範撕貼紙然後黏上椅角,寶貝看過幾次,便知道要幫忙把椅子放倒,然後黏上保護墊。但是有些動作需要訣竅。譬如摺衣服,寶貝即使動機滿滿,但他或許只觀察到疊衣服的動作,並沒注意到要對齊、摺完要平整。這時爸媽可以先讓寶貝從只需要對摺一兩次、不怕縐的小褲子或襪子開始練習,告訴他如何對齊,必要時稍微提點,進步時候給他充分的口頭獎勵,寶貝會做得欲罷不能。這時爸媽就可以放心地在旁邊摺其他衣服,或做別的事情。等他小褲子摺好了,再進一步教他摺有袖子的衣服。

合理期待寶貝表現
雖然爸媽已經儘量按照寶貝的能力發展,分派適當的任務給他,但孩子卻不一定能達到完美,譬如幫忙擦地時,他們雖然能夠模仿大人跪在地板擦呀擦,卻不保證能擦乾淨。爸媽最好先期待放在「減少搗蛋機會」,以及培養他們共同參與家事的「責任感」。

寶貝做完交付工作以後,爸媽再檢查一遍,一方面將家事確實完成,另一方面也能更清楚寶貝現在的能力到底如何,還需要哪方面的協助。如果寶貝一次比一次進步,甚至真的幫上忙,請多多鼓勵,因為爸媽的肯定與完成任務的成就感,會讓自我意識發展中的寶貝,添加不少自信心。

資料來源:信誼基金出版社 出自《學前教育雜誌》https://parents.hsin-yi.org.tw/Library/Article/6408

2022/01/17

孩子學講話,大人有五件事要注意

我很常看到,很多小小孩話還講不太好,結果旁邊的大人為了要叫他講話,一堆錯誤的互動,把孩子弄的很生氣,反而更不講:

1、一直叫小小孩叫人》孩子因為陌生,不知道怎麼互動,怎麼會跟你講話!

2、一直逗弄小孩當有趣》孩子會更防禦、更敏感,怎麼可能跟你講話

3、一直叫小孩講清楚》太小就糾正構音,孩子一時也矯正不來,就會不理你

4、取笑臭奶呆》如果小孩感覺到大人在笑他,他會更生氣

5、不回答就說他害羞》小小孩不回答問題,有些大人會笑說「幹嘛這麼害羞」,小心這句話會讓孩子更害羞

跟小小孩互動,教小小孩講話,要自然互動,不要刻意,孩子的語言發展才會好,快看看這篇~

孩子正在學習將單字組合成句子時,很容易說話不流利

你是否也說過這樣的話:

「沒關係,你慢慢說,不要急!」
「怎麼你最近說話都會這樣呢?想清楚再說唷!」
「我我我什麼?你是要吃麵還是要吃飯呢?(打斷孩子說話)」

面對學齡前孩子出現說話不流利,這些都是大錯特錯……!!

研究發現,2~5歲孩子出現口語不流利(俗稱口吃)的現象都是很常見的,他們會多次重複某個音或某個字,最常發生在孩子正學習將單字組合成句子的時期。

男孩大約是女孩的3倍,這種現象可能持續幾周或幾年,一般都會自己恢復,我們常稱之為「發展性口吃」,當然還是有少數長大後發展成真正的口吃者。

如何早期區辨「正常的不流暢」和「口吃」呢?

1. 說話時伴隨一些張力或臉部肌肉動作。

2. 在重複說話時伴隨著音調升高。

3. 較嚴重的口吃情況,會明顯感覺孩子說話相當吃力有張力。

4. 孩子可能會出現逃避說話的行為,或利用其他的聲音、字彙來開始說話。

孩子口吃別急著糾正,要先明白孩子說話不流利的原因

這年紀的孩子,思考以及理解能力遠超過他所有會的字彙或語法,想講卻提取不出適切的字彙組成句子,就會不斷重複一開始的字或詞。

通常,孩子專注於思考的過程,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正在重複說話。但如果這時候爸爸媽媽做錯了,就可能會加重孩子的症狀了!可能造成說話不流利的原因有:

1.有家族史:

這個說法目前仍具爭議,因為尚未找到特定的基因,不過統計發現,如果父母親當中有一方有口吃的情形,孩子就有60%的機率也有口吃。

2.神經生理因素:

2013年發表於BRAIN的期刊研究發現,有口吃現象的兒童,其大腦中的聽覺動作(auditory-motor)和基底核丘腦皮質網絡(basal ganglia-thalamocortical networks) 和沒有口吃現象的兒童是不同的,因此會影響語言的計畫與執行,導致說話不流暢。

3.家庭環境因素:

有些孩子說話不流暢的原因是來自家庭的過度期待,例如很早就要練如廁,很早就在糾正發音(看更多兒童的構音發展),沒有得到適當鼓勵、挫折大,或者是步調快速的生活模式,都容易令孩子產生壓力,影響說話。

孩子說話不流利,你可以這麼做

1.營造輕鬆愉快的對話氣氛

聊天的氣氛愈快樂且毫無壓力時,會令孩子構思和架構更進階的語言表達技巧。當你察覺孩子在口吃的時候,就安靜的等他,等他把他想表達的句子講出來,不要表現出不耐煩或是提醒他慢慢講。

2.當孩子出現說話不流利時,不要有負向的反應

例如糾正孩子說話或幫孩子把話說完整。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就算他們說話不流利,我們還是能有效溝通的。

3.不要提醒孩子說話方式不對

雖然感覺告訴孩子「停下來,想一想再說」、「先深呼吸一下再說」、「慢慢說,說清楚」是在幫助孩子,但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在提醒孩子意識到自己說話是不對的,千萬不要出現。

4.和孩子說話時,大人一定更要放慢速度

這樣輕鬆舒適的氣氛才能幫助孩子也放慢自己的說話速度。

5.藉由孩子喜歡的活動來增加說話

例如孩子喜歡佩佩豬,就利用佩佩豬的玩偶來和孩子對話,藉此提高孩子的動機,也建立較輕鬆的環境,讓孩子從中練習正確的說話方式。

早期療育很重要,當這些情況發生時就需要評估

如果以上方法皆試過,並持續一段時間,都無法改善孩子講話不流利的問題;對於說話嚴重不流暢,有口吃問題的孩子,當然是療育效果較佳。

1.口吃現象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

2.口吃且伴隨有身體或臉部的動作。

3.感覺說話變得很吃力困難。

4.開始逃避需要說話情境。

5.說話時音調越來越高(因為張力增加),孩子都超過五歲了還一直有口吃問題

若爸爸媽媽發現孩子有上列情況時,就建議及早至復健科讓語言治療師評估了!

資料來源:天才領袖 作者:王宏哲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0/05/10/%e5%ad%a9%e5%ad%90%e5%ad%b8%e8%ac%9b%e8%a9%b1%ef%bc%8c%e5%a4%a7%e4%ba%ba%e6%9c%89%e4%ba%94%e4%bb%b6%e4%ba%8b%e8%a6%81%e6%b3%a8%e6%84%8f/

2022/01/10

孩子上學哭、不願分離怎麼辦?5個實戰作法克服分離焦慮

孩子剛開始上學會哭、不願跟爸媽分離,大人多半都能理解。但如果上學一兩個月了,每天還是哭,黏著爸媽不願分開,放學後提到學校就焦慮,甚至晚上做惡夢,大人的情緒必定會受到影響,一方面覺得煩躁,怎麼同學都適應得很好了,孩子還不適應,不知道該怎麼辦?二方面又擔心,該不會其實是學校有問題吧!孩子是不是被欺負了?還是孩子本身有什麼問題,需要就醫嗎?

當孩子有分離焦慮,其實爸媽受到的壓力是很大的,除了要克服被孩子的情緒所影響外,還要克服自責,例如「是不是過去太少帶孩子出門,孩子才這麼不適應?」「是不是自己讓孩子黏習慣了,孩子才都不願分開。」但,當父母自己也產生情緒焦慮或壓力時,是更不利於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的。

孩子不愛上學、分離焦慮的可能原因…

一般而言,孩子有分離焦慮的可能原因有下列四點:

1.心理因素:在嬰幼兒時期沒有和父母親建立安全依附關係,或者是受到大人過度保護,令孩子缺少獨立感。

2.環境因素:主要照顧者或父母本身就容易焦慮緊張,孩子耳濡目染,也容易出現焦慮行為。

3.氣質因素:先天氣質較害羞、退縮的孩子,有比較高的比例有分離焦慮。

4.外在因素:例如突然搬家、家人生病、離開、或受到嚴重驚嚇等,也都可能引發分離焦慮。

爸媽做對5件事,減少上學分離焦慮

因此,當孩子上學出現分離焦慮時,大人做足這五件事,就能大大的緩解孩子的焦慮狀況:

1.保持冷靜:孩子會參考大人的情緒,甚至被大人的情緒所渲染,所以當孩子越焦慮,大人一定要越冷靜。爸媽要了解分離焦慮本來就有可能造成拒學、夢靨甚至身體不適,因此要用理解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行為表現,要讓孩子感覺大人是很相信、很信任學校和老師的。

當然私底下家長還是可以多方了解學校或老師是否合適,但不要讓孩子覺得連大人都有疑慮,這樣孩子只會更加不安。

2.遊戲紓壓:要幼兒學會自己調節焦慮情緒是很難的,因此,多半會透過遊戲,讓孩子緩解壓力。在孩子有明顯分離焦慮的期間,可以陪伴孩子多玩黏土、藝術創作、或烹飪等遊戲,這些活動能透過感官來調節孩子的情緒狀態,而大人的陪伴能提供孩子安全感。

而學校情境呢?如果老師允許,可以讓孩子帶一個最喜歡的小東西到學校,可以是小公仔或小玩偶,讓孩子能有被陪伴的感覺。此外也建議教導孩子紓壓咒語,例如當你覺得好害怕好緊張的時候,你可以說「一二三四五六七,我是勇敢小星星,閉上眼睛深呼吸,我就知道我可以」藉由正向的自我對話方式緩解焦慮。

3.建立社交:在學校忙著分離焦慮的孩子,通常就沒什麼機會好好認識同學,因此建議爸媽能製造交友機會,例如接送孩子時,主動跟孩子的同學家長熟識,如果住得很近,假日可以約個時間讓孩子一起到附近公園玩,當孩子在學校是有好朋友時,就會如同有盟友一般,焦慮的情況也會減少。

如果爸媽也沒什麼機會能認識孩子的同學,那就透過照片吧!現在老師多半會拍很多照片,爸媽可以針對照片中提出問題,例如這同學笑起來好可愛唷!他叫什麼名字呀!那他吃飯也跟妳一樣很快嗎?……隨便問,如果孩子答不出來,就請孩子明天去幫妳多留意一下,因為媽媽好想知道,媽媽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像屁屁偵探一樣厲害,都可以猜對。要留意這樣的對話內容不能讓孩子感到被批評或被比較,否則孩子會更不願意聊了。

4.解決挫折:有分離焦慮的孩子,若在學校遇到挫折,那種不願分離的感覺會更強烈,因此,增加獨立性很重要。爸爸媽媽可以跟老師或孩子多聊聊學校的狀況,孩子遇挫折的點可能很多,例如學校老師都會規定要喝水,不愛喝水的孩子就會有挫折;吃飯挑食、吃飯慢的孩子,在吃飯時間會挫折;不會摺衣服、收拾書包的孩子一到學校整理物品時,可能就有挫折……。

在家裡要陪著孩子一起解決這些挫折,告訴孩子「我們一起來想辦法」,教孩子方法,增加獨立性,孩子在校遇到的挫折減少,焦慮自然會跟著變少。

5.給予任務:由於疫情,孩子在開學前無法跟著爸媽一起好好認識學校環境,因此,有些孩子會因為自己一個人到陌生的環境而更有焦慮感。

建議爸媽可以透過照片,請孩子介紹學校,例如這是你的學校嗎?哇,這溜滑梯看起來好好玩,你有玩過了嗎?……如果孩子依舊焦慮,建議爸媽可以一搭一唱,爸爸提出問題,媽媽試著解答,並請孩子來幫忙,通常孩子都會喜歡幫大人解決問題的。藉由照片,爸媽可以引導出孩子觀察學校或探索學校的興趣,甚至可以給予孩子小任務,例如你明天可以幫我去看看你們的廚房在哪裡嗎?…當孩子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就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就能減緩焦慮的心情了。

資料來源:天才領袖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1/10/26/116415/

2022/01/03

建立寶寶良好規律作息好處多!爸媽掌握5原則、3個月大後開始調整最好

許多爸媽常聽聞,從小就要訓練寶寶規律作息,才能養出好眠又好餵養的寶寶,但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萬德指出,其實這樣的天使寶可遇不可求,寶寶一生下來,有其天生的脾性與氣質,有些寶寶特別好照顧,早早就能睡過夜,但有些寶寶卻容易哭鬧、在照顧上得花費較多心思。不過,即便如此,為寶寶建立規律作息仍有許多好處,爸媽可透過許多方法來嘗試培養。

養成規律作息5好處

規律的餵養、睡眠等生活作息,對寶寶與爸媽而言,可為生理與心理帶來以下5個正面影響:

好處1.有助於寶寶發展

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宛蓁表示,由於剛出生的寶寶,腦部發展尚未成熟,必須透過大量睡眠來促進腦部快速發育成長,因此,寶寶的睡眠時間是否充足、品質佳,對於寶寶而言尤其重要。當寶寶睡得好、吃得好,在生長與成長發展上也會比較好。

寶寶睡眠週期知識+

吳宛蓁治療師指出,一般而言,寶寶的睡眠週期約45分鐘,可區分為「快速眼動期」與「非快速眼動期」,前者約佔寶寶睡眠的50~75%,後者為25%左右。當寶寶入睡後,會先進入快速眼動期(淺眠階段),此為寶寶頭腦發展的主要階段;到了非快速眼動期(熟睡階段),會分泌生長激素,利於身體成長,因此,睡眠充足將有助於寶寶身體與大腦的發展,這也是為什麼常聽人說「一眠大一寸」的原因。

好處2.快速掌握需求、易察覺異常

陳萬德醫師表示,寶寶若能建立規律作息,爸媽更能掌握寶寶各個時段會出現的狀態,當他哭鬧時,就可迅速找出較正確的原因,並提供適當回應來滿足寶寶需求,也不會因寶寶一哭鬧就立即餵奶,造成過度餵食、肥胖。當寶寶出現與平時不同的情況時,爸媽更容易察覺寶寶的異常,而能夠儘速處理。

好處3.建立安全感

規律作息除了可幫助寶寶建立晝夜節律,在心理上也可獲得安全感,吳宛蓁治療師說明,寶寶感受外界能力強,當各項生理活動的節奏具一致性,且不輕易被打亂時,其情緒也會相對穩定、不愛哭鬧。

好處4.減輕照顧者心理壓力

寶寶擁有規律作息,爸媽對寶寶的情況、生心理需求有更多掌握,心理上的壓力也會減輕許多,並可依寶寶作息調整自身時間,例如:知道他大約何時睡覺、睡多久,就能善用這段時間做家事、處理其他事物或抽空休息,更有效地運用時間;有出門需求時,也能選擇寶寶吃飽後或睡覺時,將寶寶交付給其他家人看顧。

規律作息V.S固定作息

吳宛蓁治療師表示,規律作息並不等於固定寶寶所有作息時間,而是按照其自然的生理時鐘,有規律地進行一個個循環,並可隨寶寶月齡增長來彈性調整;固定作息則如同上學一般,完全按表操課,幾點該喝奶、幾點該睡覺等,通常會依爸媽作息時間來制定,此種方式容易導致寶寶需求不被滿足,也更容易造成爸媽的緊張焦慮,當寶寶仍在睡覺,卻已經到了喝奶時間,就必須強迫寶寶起床喝奶。

掌握5原則.達到作息規律非難事

建立寶寶規律作息,讓寶寶睡得久,減少夜間醒來的次數,甚至可睡過夜,相信是爸媽夢寐以求的事,建議培養時可遵循以下5原則:

原則1.記錄寶寶生理時鐘.3個月後再開始調整

陳萬德醫師表示,剛出生的寶寶,其睡眠週期時間短,約每3~4個小時左右就會醒來喝奶,加上此階段與睡眠相關的荷爾蒙分泌不足(例如:褪黑激素),未能辨別日夜,寶寶會經歷一段日夜不分的時期,建議先順應寶寶的生理時間、滿足其生理需求,待寶寶3~4個月大,分泌足量褪黑激素、睡眠週期也漸漸發展成與大人相似後,再調整寶寶作息較佳,爸媽也較不容易因為難以達到效果而感到挫折。

吳宛蓁治療師也表示,由於每個寶寶氣質不同,有些寶寶有較多睡眠上的需求,有些寶寶則特別喜愛吃,寶寶建立規律作息前,可先蒐集寶寶生理時鐘的大數據,詳細記錄睡眠時間與奶量,包含每天及每餐喝奶量的多寡、幾點肚子餓、幾點入睡等。透過觀察、以最少干預的情況下記錄原始作息,將有助於了解寶寶的生理、心理需求,待蒐集一段時間,爸媽有一定掌握後,再按寶寶脾性調整、嘗試拉長睡眠時間,漸漸朝理想的作息目標邁進。

原則2.掌握「吃玩睡」步驟

白天以吃、玩、睡的步驟來進行循環,在寶寶醒後立即餵奶,接著為其拍嗝、護理,再讓寶寶入睡。吳宛蓁治療師說明,讓寶寶在精神最好的狀態下喝奶,除了可提高效率,也減少喝奶喝到一半睡著的情形。親餵母乳的寶寶,須留意是否有吸吸吞的動作,確實喝到奶水;瓶餵則避免喝太快,喝到過多空氣,造成腸胃脹氣而影響睡眠。

不過,不論是親餵或瓶餵,都要讓寶寶喝飽不喝撐,特別是晚上睡前的最後一餐,吃飽才能儘量延長睡眠時間,增加睡過夜的機率,每天記錄寶寶吃的量有其必要,也可作為一個判斷標準與依據。

提醒爸媽,在喝飽後,可先替寶寶拍嗝並檢查尿布,由於寶寶食道括約肌尚未發育完全,這時不要讓寶寶直接躺下,避免溢吐奶,建議抱著直立15分鐘,再放於嬰兒床上,若寶寶此時仍未入睡,也可讓寶寶於嬰兒床上玩一段時間,消耗體力後,爸媽再進行哄睡。

避免「玩吃睡」或「吃睡玩」

吳宛蓁治療師表示,採用「玩吃睡」或「吃睡玩」,喝奶與睡覺銜接一起,可能養成寶寶奶睡習慣,特別親餵的媽媽,容易面臨將寶寶移開乳房時,寶寶就清醒的窘境;加上喝奶後,立即睡覺,少了拍嗝等護理動作,也會造成寶寶腸胃不適、吐奶等情形,容易入睡但不久又醒來,影響睡眠品質。

原則3.重視白天小睡時間.日夜有別

寶寶在白天會有數次的片段小睡,小睡時間、次數與品質,會影響情緒與夜間睡眠,白天小睡時間過長,晚上便不易入睡;白天小睡時間過短,也會過於疲倦,而出現煩躁情緒、哭鬧。適當且足夠的小睡時間很重要,而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清醒時間漸漸延長,白天小睡時間也需有所調整。

陳萬德醫師指出,雖然剛出生的寶寶,無法區分白天黑夜,但爸媽仍可儘早透過光線的調整來讓寶寶早點適應與建立日夜概念,建議寶寶3~4個月大後,試著調整白天小睡時間,不必刻意將房間營造為昏暗無光,環境中也可以有些微聲響,只要於夜間睡前保持安靜、無光的環境,寶寶就會漸漸意識到白天小睡與夜間睡眠的差異。

原則4.執行上堅持但有彈性

吳宛蓁治療師表示,除了掌握上述原則,爸媽在執行上也必須能夠堅持「吃玩睡」,否則容易使得寶寶作息更加混亂,當寶寶出現睡意時,也不要為了多和寶寶玩耍而不讓寶寶睡覺,看見寶寶出現打呵欠、揉眼睛、眼神呆滯、哭鬧等情形時,就可將寶寶抱於床上,使其入睡。

另外,為寶寶建立規律作息,仍須給予適當的彈性,建議可保留前後30分鐘左右,例如:寶寶比平時喝奶時間提前半小時哭鬧、釋出肚子餓的訊號時,就可以提前餵奶。

原則5.掌握入睡4R原則

吳宛蓁治療師分享,在哄寶寶入睡前,爸媽可掌握4R原則,讓寶寶更好入眠:

.Resources安撫資源:可安排於陪伴、安撫寶寶的照顧者有哪些人,一般建議至少有2人以上,可輪流看顧寶寶,才不致過於疲累。

.Reduce stimulate減少刺激:從環境著手,營造適合睡眠的氛圍,例如:降低音量、調暗光線等,讓寶寶知道已經到了該睡覺的時間。

.Rest activities靜態活動:寶寶2個月大開始,就可開始建立睡眠儀式,這些儀式包含爸媽與寶寶的互動,必須儘量以靜態為主,避免寶寶過於亢奮而睡不著。例如:講故事、按摩、換尿布、洗澡、以紗布巾為寶寶口腔清潔、做牙齦按摩等,讓寶寶感到放鬆、穩定情緒。另外,也可加入輕拍或背部畫圈等觸覺安撫,當發現寶寶出現吃小手或摸小被子的動作時,也可準備安撫巾、安撫小物等,幫助寶寶入睡。

.Ritualized固定一致:以上步驟與睡眠場所每天必須一致,建立起固定儀式,不可隨意更換,才能提供寶寶足夠安全感,使其安心入睡。

留意睡眠環境.以防嬰兒猝死症

寶寶的睡眠環境是爸媽亟需重視的部分,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發生的原因與寶寶的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相關,特別是2~3個月大的寶寶發生嬰兒猝死症的機率最高,建議爸媽掌握以下3要點來把關寶寶的睡眠安全:

1.睡姿為仰睡:尚未具有翻身能力前的寶寶,都應該仰睡,避免側睡、趴睡,容易導致窒息或跌落意外。寶寶1個月大以後,爸媽也可適時於睡眠時提供寶寶安撫奶嘴,也可確保寶寶不趴睡。

2.同房不同床:寶寶應睡於獨立的嬰兒床,避免和爸媽或其他照顧者、兄弟姊妹同床,以防熟睡中被同睡者身體或被子覆蓋、壓住口鼻而造成窒息。

3.睡眠環境舒適、單純:建議儘量維持室溫26~28°C、濕度50%左右,並留意空調、讓室內通風。爸媽要避免讓寶寶穿過多衣物或過度包裹,若使用被毯,應將被毯蓋於胸下,確保頭部、臉部在睡眠時不會被悶住,並露出腳部。另外,睡覺的區域也不可放置鬆軟的棉被、枕頭、玩偶玩具等物品,必須儘量保持環境的單純。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謝佩妤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1708

2021/12/27

孩子常夜驚、夢遊睡不好,怎麼辦?

爸媽一定曾有這樣的經驗,孩子睡到半夜突然大哭大叫、呼天搶地,看起來是醒著的,但又似乎不清醒,鬧了快30分鐘,搞得隔天爸媽精神不濟,孩子卻一點印象都沒有。這種狀況偶爾一天還好,但若經常如此,真的令人吃不消,而且常有爸媽形容,孩子那種驚恐哭鬧的程度,真的會懷疑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不乾淨的東西」呢!

其實孩子在發展過程中,本就容易發生一些睡眠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常常是隨著年紀好轉,但經常發生時不免擔心孩子睡不好,而且也會嚴重影響大人的睡眠,是否有方法能改善孩子這些睡眠問題呢?以下列出四個兒童時期常見的睡眠問題及處理方法,爸媽不妨試試。

一、說夢話:大約有50%的孩子都會說夢話,而說夢話應該也是所有兒童睡眠問題中最無害的吧!因為孩子說夢話的時間通常很短,最多也不會超過30秒,儘管在整個睡眠周期中都可能出現,但因為單純的說夢話不會有動作,也不會哭泣,所以不至於影響到爸媽的睡眠。孩子說夢話有時候是含含糊糊的,有時候是清楚的單字或句子,爸媽甚至可能聽到一點小祕密,因此爸媽反而覺得很有趣呢!

兒童時期單純的說夢話通常不需要處理,而說夢話也未必和做惡夢相關。不過夜驚、夢遊是有可能合併說夢話的情形出現,這時候就建議參照夜驚和夢遊的處理方法。目前也沒有證據指出如何減少說夢話,不過廣泛認為充足的睡眠、避免壓力應能減少說夢話的情形。

二、夜驚:孩子從1.5歲開始,就可能出現夜驚,3~8歲是高峰期,會隨著年紀改善,男孩比女孩常見。夜驚和做惡夢是不同的,孩子夜驚比較會令大人焦慮緊張,因為孩子夜驚時會驚恐似的大哭、大叫、劇烈扭動、坐起亂揮舞,眼睛是張開的,看似清醒,但安撫孩子時,又像不認得爸媽似的,難怪長輩都會說要去收驚。

夜驚發生於入睡後的前半夜,一次持續數分鐘到數十分鐘不等,而且一個晚上很有可能發生不只一次。孩子在夜驚時是不清醒的,所以醒來後根本不會記得發生過什麼事。家人如果有夜驚或夢遊史的話,孩子也會容易有夜驚。另外如果當天睡得比較沉,例如太累、發燒或某些藥物影響,或孩子當天過度興奮、焦慮,或孩子受噪音或尿意影響,而突然由深睡要轉為清醒,就很有可能發生夜驚。

孩子夜驚時,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冷靜等待孩子自己冷靜下來,只要孩子是安全的,盡量別嘗試要叫醒孩子或與他互動,因為反而可能驚嚇到孩子,而導致更劇烈的反應。孩子夜驚時行為雖然很嚇人,但放心,它對孩子無害。儘管隔天孩子不會記得,爸媽還是可以多跟孩子聊聊,看看孩子是否有所擔憂才會產生夜驚。

想要減少夜驚,除了避免上述的誘發因子,例如太累、壓力…等,睡前可以安排一些放鬆的活動,例如洗個溫水澡、按摩、聽音樂、看書、做些伸展運動,此外要注意環境的室溫與光線,舒眠不刺激,晚上避免接觸3C,規律的作息,這些都有助於減少夜驚發生。

三、做惡夢:孩子做惡夢通常發生在睡眠的下半夜,這時孩子不會哭也不會動作,且噩夢後通常很快清醒,因此大多能記得惡夢的內容。噩夢產生的原因多半和孩子有強烈的害怕、恐懼、挫折、焦慮等情緒有關,尤其如果晚上孩子看了會令他害怕、焦慮的節目,晚上就更容易做惡夢。因此當孩子做惡夢醒來後,可以讓孩子說說夢境的內容,爸媽更能掌握孩子擔憂的是什麼,並予以開導。此外過度疲累、過度刺激也都有可能誘發惡夢,盡量避免。如同夜驚,睡前放鬆活動也有助於減少噩夢的產生。如果同樣的噩夢一直反覆的困擾著孩子,這很有可能是遭受到極大的壓力經驗,或許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協助。

四、夢遊:通常發生在入睡後的1~2小時,孩子會起床、下床到處走動、做些日常會做的行為,例如開燈、開門窗等,做不適當的行為,例如在不適當的地方尿尿,會合併說夢話,孩子此時是不清醒的狀態,因此問話不會有回應,當然醒來後也不會記得發生了什麼事。夢遊一次大概5~15分鐘不等,原則上無害,但由於可能會有安全的疑慮,像過去就曾有兒童夢遊開窗導致墜樓的新聞,因此不能放任不管。發生夢遊的原因,一般認為可能包括:太疲累或睡眠不足、睡眠習慣不規律、壓力或焦慮、睡眠環境變動、生病或發燒、某些藥物影響及家族史等。

當發現孩子有夢遊行為,建議不要叫醒孩子,因為可能反而造成驚嚇,但可以溫和的引導孩子回到床上去睡覺。此外,要更留心家中環境的設置,以確保孩子安全,包括睡前確定門窗都上鎖,若能有開門窗的警示音會更好;孩子窗邊或下床的動線避免有障礙物、尖銳物或高溫物品,若走道有樓梯,建議加裝圍欄。

至於如何避免孩子夢遊,也有一些方法可以試試,包括規律的就寢時間、睡前安排放鬆的活動、保持睡眠環境的舒適(燈光、溫度24℃等)、睡前減少喝水並確定上完廁所再睡覺,避免咖啡因及睡前吃甜食等。

不論哪一種睡眠問題,想要找到比較確切的原因,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做一份睡眠日誌,記錄孩子何時上床,大約何時入睡,何時起床,有沒有吃什麼藥物,什麼時間吃的,喝過什麼飲料或吃甚麼特別的食物,有沒有運動,何時運動及運動多久,以及最近有沒有什麼變動等,詳細的紀錄會有助於找到影響孩子睡眠的可能原因,進而處理改善。

資料來源:天才領袖團隊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2/01/26/120805/

2021/12/20

寶寶運動好處多多,在家也能做!

培養寶寶豐富多元的感官刺激,日常生活就能動出寶寶好腦力。

寶寶需要身體動作來探索外在環境,以獲得更多感覺刺激,回饋給大腦,在培養寶寶的運動能力時,一定要先了解寶寶現在發展的階段,再給他下一階段的練習。可以稍微有點挑戰性,但不能太困難,太困難他們根本不會做,或是挫折感太多,也要考慮到寶寶活動及遊戲的意願。

帶嬰兒游泳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可以給寶寶許多觸覺的刺激,而且在水裡有浮力,能夠減緩地心引力的影響,寶寶原先一些不太會做的動作,在水裡比較好施展。另外像嬰兒按摩是一種被動式的運動,也能提供寶寶各種感覺刺激。在帶寶寶運動時也要掌握合宜的原則,如果活動量太多,會造成嬰兒的肌肉疲勞,就像填鴨式教育一樣,一直塞東西給寶寶,刺激太多,他們一定會反彈、哭鬧。因此當寶寶情緒不好時,就應該馬上停止動作,不能給嬰兒過多的運動量。

如果時間及環境不允許帶寶寶從事各種付費的活動,其實在家裡就能陪寶寶運動。以爬行為例,寶寶大概六個月左右會肚子貼地爬,採用匍匐前進的爬法,這時大人可以鼓勵寶寶練習肚子離地爬。父母可以在前方放玩具吸引他,這時寶寶腦中也會先規劃,怎麼爬最省力、要爬什麼路徑。因此當寶寶在移動時,他不但在練習爬行,也有認知的探索。最重要的是,每次帶寶寶練習身體動作結束前,一定要以寶寶會的動作當做結束,讓寶寶願意繼續接受挑戰。

至於精細動作的練習,只需要小範圍的空間,提供生活中的小物品讓寶寶操作。寶寶大概六個月就會伸手抓東西、十個月會丟東西,會有個階段寶寶拿到東西就丟,這是因為他還不懂得怎麼操作物品。隨著認知跟精細動作的發展,幼兒操作物品的能力也會日漸提高,在一歲左右就會用大拇指跟食指捏取小物件。

家裡有什麼就可以拿什麼和寶寶互動,例如:準備「手指食物」讓寶寶拿取是一種小肌肉的運動;抓取不同材質的毛巾同時有小肌肉的動作,還有不同的觸覺刺激……都是很經濟的居家遊戲。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編輯部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527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