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2/04/25

孩子規範好難教?從三種情境開始學習,上學、外出都受用!

現今教養模式,與過往權威式明顯不同,更注重孩子心靈層面發展,像是自尊心與自信心的培養。嚴格管教擔心孩子壓抑受挫、尊重包容擔心孩子太驕縱自我,如何拿捏這之間的平衡,是許多父母在教養之路上,會面臨到的矛盾心境。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飲食選擇多元和強調整體的身心發展下,親子日安排戶外活動的比例,相對過往高。無論是出遊、餐廳用餐、參與聚會、戶外公園遊戲,增加生活娛樂品質的同時,也面臨處理孩子在外的行為管教問題。教養模式漸改變、身心發展求平衡,如何從小開始培養,引導孩子朝良好的行為表現發展,一起從「學習規範」開始。

先具備「健康、正向的教養心態」

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如何帶領孩子,將以下觀念放在心中,邊做、邊學、邊調整:

不是模範寶寶的培養之路,請包容孩子的錯誤,提供練習機會。

您當下的情緒狀態,孩子等同感受。

沒有最好的教養公式,找出適合您與孩子的相處方式。

堅守建立的原則底線,底線之上保有適度彈性。

規範是什麼?

在社會建立的規矩框架下,孩子從經驗中學習如何判斷、並做出符合當下情境的行為。舉例:我可以在公園奔跑,但不會在賣場奔跑。我在圖書館講話小聲,但在遊戲場我開心歡呼。我上課會坐好,但自由遊戲時間我可以起來走動跑跳。

上述的行為,不是大人幾次的口頭提醒或立即的行為嚇阻,就能內化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內化,指的是不需提醒,孩子知道該怎麼做)。規範的養成,有個重要的前提:「它是由內而外,從家中開始培養起」。若您在家中無法控制孩子的行為,當外出環境刺激多,更加無法控制。

如何從「一吃二玩三閱讀」,做規範練習?

養成術一:從餐桌上開始!

吃飯除了攝取營養與生活技能學習(湯匙使用、咀嚼能力、小肌肉發展)外,是幼兒很好練習規範的開始。大人要減少讓孩子邊吃邊玩(配影片)、吃一口就離開位置、擔心弄髒衣服或環境而協助餵食的行為。

吃飯,帶給孩子的規範練習:

情境判斷:知道要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固定的位置)。

等待與規矩建立:等大人幫忙盛好食物、吃完飯才能離開去玩玩具。

行為控制:餐具不亂丟,食物不亂玩。

出現不符合情境的行為,您可以這樣做:
拿湯匙,隨意敲打:扶著他的手,協助將湯匙上的食物放至口中,並立即稱讚:「嗯~有乖乖吃飯喔。」

抓或丟桌上物品:用餐環境簡單,孩子伸手可及的範圍,盡量保持淨空;重演正確行為,撿起物品放入孩子手中,帶著他把物品放到大人手上:「給媽媽,謝謝你。」

坐不住,想要起來:從份量少的副食品、喜愛吃的點心開始訓練,再慢慢拉長時間;食量小不重吃,份量分段給,以碗中食物需淨空為原則。

孩子會反覆觀察,大人對自己做出的行為有什麼反應,當您感受他是調皮或故意時,先忽略並將焦點放在當下要做的事,像是「你看,好吃的香蕉」或「我們吃完,就去玩玩具囉」,適度轉移,有時一直阻止,孩子反而會越故意喔!

養成術二:從玩遊戲開始!

玩具是陪伴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刺激物。不建議一次買一堆玩具,放給孩子隨意玩或使用不適當的玩法(比如他丟,卻是大人去撿),每日撥出30分鐘的時間,其他照顧者也應該輪流參與,一同從遊戲中發展孩子探索力、創造力、專注力、肢體動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玩玩具,帶給孩子的規範練習:

空間判斷:去玩具間玩玩具(提供固定的遊戲空間)、不隨意把玩具放到他處(像是客廳)。

遊戲規則學習:一次玩一種,不玩要收起來;和媽媽一起玩、和姊姊輪流玩。

行為控制:不會玩找大人尋求協助(口語引導)、遊戲結束記得收玩具(玩具有固定的家)。

出現不符合情境的行為時,您可以這樣做:

拿玩具,愛亂丟:減少過度的情緒反應,不說:「誒!你不可以亂丟」,可以說:「玩具掉了,我們撿起來!」,用肯定句取代否定句。

不想玩,就跑走:可以說:「不玩,我們收起來」,帶著孩子的手撿起地上的玩具,陪伴收拾。過程孩子抗拒,可以說:「收玩具,我們玩汽車」,告知接下來要做的事。

放不好,就大哭:引導孩子說或大人協助說「幫幫」、「幫忙」,同時邊帶著他將玩具放好,並稱讚:「好棒喔!我們完成了」

一種玩具,可以創造不同玩法,延長孩子操作玩具的時間。引導正確的遊戲方式、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遊戲中的耐心與收拾玩具的習慣。若只做口頭告知,但已經幫孩子收好,或口頭阻止但行為卻允許,您與孩子間要建立穩固的原則,並讓孩子清楚您的原則底線,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養成術三:從聽故事開始!

故事書是增進親子關係的好工具。選擇適合孩子發展年紀的書籍,像是洞洞書、拉拉書、黏貼書、繪本,讓孩子從「玩書」、「聽書」到「看書」,提升想像力、學習力、專注力、記憶力與好奇心。

聽故事,帶給孩子的規範練習:

情境學習:聽故事要坐好等(固定的時間、空間與座位)。

耐心等待:能聽完一段故事、不急著一直想翻頁。

行為控制:不亂丟、亂扯故事書、不會聽一下就想跑走。

出現不符合情境的行為,您可以這樣做:
聽一半,坐不住:挑選圖案多、內容短的繪本著手,再慢慢增加繪本長度;呈現方式多元,聲調起伏、穿插肢體動作模仿、角色扮演、今天換你說或一人輪流講一頁;聽故事位置,一開始先坐在大人腿上,肢體接觸有適度安撫效果,再慢慢改為坐旁邊。

對故事,沒興趣:提供選擇權,自己挑今天要看的書,去書局、圖書館預先挑選;創造動機,聽完繪本後,答對一個問題,可以選一樣喜愛的玩具10分鐘。

聽故事,就搗蛋:故事搭配操作玩具,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主題、選邊聽邊操作的洞洞書或拉拉書;環境配置,不要有吵雜的電視聲、說話聲或旁邊擺放其他玩具干擾。

聽故事相對需要孩子具備更多的耐性、專心與等待。一開始不急著要孩子乖乖聆聽,而是營造出有趣、好玩的聽故事氛圍,時間不用長,而是以孩子先願意參與為主。

以上三種養成術與幼兒園的生活作息,是不是有部分的相同呢?在家中建立規範的同時,替孩子未來進入幼兒園打好行為基礎,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別忘了,搭配「結構化的生活作息」,孩子知道什麼時間點,該做什麼事,會是建立良好行為規範,重要的催化劑。

向內建立規範,才好向外延伸

行為規範先向內(家中)建立,當向外(外出)延伸時,家長的管教才有一定的說服力。超商購物、賣場採買、公園玩樂等社區生活,套入您與孩子建立好的規矩與原則。遇到非預期性的行為,沒關係,視為一次的機會教育。前提是,孩子必須建立在「已有一定行為規範的基礎上做學習。」

出門在外,如何延續規範

「預先告知」目的與行程安排:出門前,說明此趟出門的目的(採買雞蛋跟麵包,玩具只能「看」),孩子答應後再出門;去公園前,告知結束後要做的事(接姊姊下課、媽媽回家煮飯);提前15分鐘預告等等要離開。

處理行為問題,先「同理」再告知「當下該做的事」:同理「我知道你還想玩,好好玩對不對」;該做的事:「現在趕緊穿鞋子,我們一起接姐姐」

使用「肯定句」轉移,縮小孩子在意的點:可以說「走!穿鞋去買東西囉!」或「玩具都在,明天再來找它玩。」,不說「你不要賴皮」、「你再不走,我要走了!」

給家長的一段話

沒有完美的孩子,沒有說得準的行為。無法掌控孩子的情況時,不需過度自責、給自己太多壓力、或對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而感到失望。規範養成本來就非一蹴可及,要耐心陪伴與多次溝通,一起成為「學習型家長」,讓自己在親職上更有勝任感,您與孩子間的默契橋樑,將會搭建得更佳堅固。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作者:OFun 遊戲教育團隊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2362

2022/04/18

你家寶寶也有偏食問題嗎?8招跟偏食寶寶說掰掰!

寶寶約在2歲左右容易產生偏食狀況,因為比起1歲寶寶,寶寶在2歲時,能吃的食物種類更多。

倘若家中是不開伙、外食居多,飲食就可能出現問題(難以達到飲食均衡),或是有偏頗的飲食習慣發生,例如:爸媽常吃速食或其他沒營養的食物,孩子跟著爸媽吃,自然容易跟著有飲食不均衡的情況發生。

改善寶寶偏食的8個方法

偏食並非1、2日造成的,當爸爸媽媽發現寶寶有偏食狀況,想著手進行矯正及改善時,不能操之過急,可參考以下營養師所提供的8種改善方法:

1.藉由故事引導孩子

爸爸媽媽可利用平常閱讀故事書時,引導孩子均衡飲食的觀念,在實際問題發生時提醒孩子,將經驗與狀況做連結,加深孩子的印象。

2.以鼓勵替代責罵

爸爸媽媽可以利用遊戲集點的方式獎勵,例如,孩子今天吃了水果或蔬菜,就給孩子一個獎勵,以示鼓勵,不過,如果孩子本身很喜歡吃零食,就不太適合用這樣的方式鼓勵孩子。

3.定時定量的飲食

有些孩子吃一頓飯吃到1、2個鐘頭,這時,爸爸媽媽最好替孩子定在30分鐘內吃完,可以在用餐前先告訴孩子,待會的用餐時間是多長,如果時間內未吃完,餐具和食物就會收起來。

爸爸媽媽可先和孩子溝通,當然也不必期待孩子一次就聽懂,也許在練習的過程中,會碰到孩子哭鬧等情況,不過,這是過度情況,爸爸媽媽不必太在意。

4.愉快的用餐氣氛

愉快的用餐氣氛也會勾起孩子想要一起吃飯的食欲,不必刻意問孩子要不要吃,若是在餐桌上的家人都津津有味的吃飯,孩子自然也會跟吃。

5.配合適量運動 運動有助於增加食欲,還可以刺激腸胃消化,好處多多。

6.不輕易妥協

在矯正期碰到孩子哭鬧時,爸爸媽媽不要馬上就妥協,該堅持的原則仍須堅持,規定正餐吃完才能吃點心,但不鼓勵把點心、甜點拿來當吃完正餐的獎勵,可以偶一為之。

7.給孩子有限制的選擇性

當孩子2歲多,可以用語言表達喜好時,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有限制的選擇性,例如:餐桌上同一類型的選擇有2~3種(例如:蔬菜類有絲瓜、白菜、菠菜),這時,不要問孩子「要吃什麼」,因為孩子可能回答:我都不要吃。

應該問孩子「要吃菠菜還是白菜」,也許這2樣不是孩子那麼愛吃的蔬菜,但因為縮小選擇範圍,孩子會去挑選比較願意接受的方式,這麼做,也可以達到讓孩子吃蔬菜的目的。

8.大人間需先有共識

在觀念行為上,大人之間必須先有共識,孩子才不會產生教養上的縫隙或落差,當大家觀念一致時,孩子就會因為沒輒,只好乖乖聽話。

若是爸爸媽媽不知道孩子偏食的原因為何時,可以諮詢醫師或營養師,因為人難免會做一些慣性動作,不以為意,身為第三者,反而可以指正爸爸媽媽在教養上的迷思,也可以針對不同的狀況,提出有效的建議以供改善。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責任編輯:Lily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3192

2022/04/11

寶寶便秘怎麼辦?先了解原因才能慢慢改善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觀察寶寶的便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功課,因為,從便便狀態不但可以看出寶寶的健康,透過便便的性狀,也能夠得知寶寶是否便秘或腹瀉,進而從腸胃道開始,舒緩寶寶消化不適的問題。

寶寶便秘:解便困難或大便次數減少

解便時有困難或是大便次數減少的狀況,稱做便秘(constipation)。但他特別提醒,不管寶寶一天排3次便或是三天才排1次便,只要是軟便型態,都算是正常;一般觀察寶寶便秘應著重在黏稠度正常與否,如果是一顆一顆的硬便,或是寶寶在解便時容易哭鬧不舒服,就可稱做是便秘。

寶寶腸胃道蠕動、水分及纖維質攝取量和調奶濃度是否正確都會造成寶寶便秘。診間也會遇到不少哺乳媽媽問:「母奶寶寶會便秘嗎?」答案是:母乳寶寶的確不容易有便秘狀況,但因為母乳容易被吸收,因此3至7天才排便一次,只要便便的性狀是正常的,就不是便秘;相反地,如果母乳寶寶的大便很硬,就必須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認寶寶是否罹患先天性巨結腸症。

造成便秘的3原因

寶寶便祕問題有90%以上為「功能性」便祕,功能性便祕是指,非疾病所引起的便祕,主要是腸蠕動功能異常或對飲食不適應所引起。如母乳哺餵轉配方奶,又或者是開始添加副食品的時候。

1. 奶粉濃度比例不對

  若寶寶喝配方奶,出現便祕狀況,除了嘗試不同品牌或是強調「順便」、「消脹氣」的配方奶粉之外,也應該回頭檢示「泡奶比例」是否正確。有些媽咪擔心寶寶營養不夠,而多加半匙奶粉,又或者怕寶寶喝不飽而多加水,如此一來在無形之中影響了奶水的濃度,若奶泡太稀,當滲透壓濃度不足容易造成便祕;相反地,泡太濃則容易出現腹瀉問題。

2. 副食品添加

  一般添加副食品的時機,約寶寶4至6個月大時,最先嘗試多為米精、麥精,米麥精質地相對較奶水濃稠,因此,寶寶容易出現腸胃不適應問題,進而產生便祕。但當開始吃了米麥精造成便祕並不代表未來都不能吃,只要腸胃逐漸適應,自然就不會有便祕問題了。

3. 含鐵食物過量

  一般而言,寶寶7個月大後,副食品會陸續添加深紅色肉類,或是在水果的選擇上若皆以櫻桃、葡萄等富含鐵質的食物而缺少纖維及水分攝取,則容易出現便祕問題,蘋果營養價值高、益處多,儘量連皮帶纖維的部分洗乾淨一同攝取,比較不會造成便祕。

判斷便秘之前,醫師會先做詳細檢查

一般來說,專業醫師在診斷寶寶是否有便祕之前,會先確認寶寶是否有生理結構上或疾病方面的問題,例如:若罹患神經母細胞瘤,有可能因此壓迫到腸子而導致便祕;在排除生理結構異常與疾病的因素之後,才會以一般便祕的狀況,提供爸爸媽媽們改善與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 責任編輯/Hannah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3087

2022/03/28

嬰幼兒常見急症「腸阻塞」醫師:留意疼痛位置和症狀

腸阻塞對兒科醫師而言,是很難對付的大魔王,因為多數腸阻塞兒科患者都必須透過開刀才能解決。醫師提醒,嬰幼兒腸阻塞多以嘔吐、食慾不振或活力變差等症狀表現,一旦覺得不對勁,應儘早就醫獲得正確診斷,才能減少意外發生。

林口長庚兒童一般科主治醫師吳昌騰在急診值班時,一位媽媽帶著一個多月的寶寶前來急診,主要問題是嘔吐,原本在地區診所就醫,看了幾次都沒有改善,才趕忙將小朋友送至急診。

根據媽媽的描述,小朋友就醫前兩天,幾乎在每次餵奶後都會嘔吐,且食慾變得很差,甚至超過五個小時,寶寶都沒有餓哭的跡象,活動力也不好,狀況持續兩天讓媽媽相當擔心。

吳昌騰醫師說,寶寶到急診時已經呈現嚴重腹脹與脫水狀況,除了先給予生命徵象穩定的治療外,也緊急安排影像檢查,結果發現寶寶有嚴重的小腸阻塞,需要立即手術,緊急聯繫小兒外科醫師後馬上進行手術,最後寶寶順利脫離險境。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兒科醫師李逢卿說,造成腸阻塞原因很多,包括腸道內阻塞(如糞便、糞石)與腸腔內阻塞(如疝氣、腸套疊、腸穿孔、憩室炎等),許多原因都可能造成腸阻塞,若從新生兒角度判斷,以小腸發育異常、幽門狹窄等狀況較為常見。

一般來說,幼兒慢性腹痛大多是便秘、脹氣,要如何提早發現腸阻塞?醫師建議家長可以留意幾個症狀:

1.肚子疼痛的位置在哪裡?

李逢卿醫師建議家長,若小朋友發生不明原因的腹痛,可以先從幾點觀察。若是肚子疼痛的位置在肚臍周圍,比較傾向是腸道功能性問題,例如便祕、消化不良;若是離肚臍較遠,例如某個位置按下去特別疼痛,則可能是腸道疾病的表現。

2.除了腹痛有沒有其他症狀?

吳昌騰醫師指出,腸阻塞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腹脹、食慾不振、活動力變差等。李逢卿醫師也提醒家長,注意觀察小朋友是否併有其他症狀出現,例如持續的嘔吐、甚至吐出膽汁?合併出現膚色變黃、倦怠?兒童下肢及臀部出現紫斑?持續高燒、血便、體重減輕等,都是家長必須注意的警訊。

3.留意6個月以下嬰幼兒的哭鬧頻率

如果是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出現陣發性的哭鬧,每次持續數分鐘無法安撫、哭鬧疼痛的時間間隔愈來愈短,可能要懷疑的是腸套疊。

腸阻塞是新生兒常見的外科急症,如果延遲治療或手術過晚進行,有時候可能會導致病人休克甚至危害生命。李逢卿醫師強調,嬰幼兒各種腹部急症的臨床表現極為相似,診斷上也較為困難,因此,家長若有懷疑,最好送醫讓專業醫療人員進行正確判斷。就醫前最重要的就是維持小朋友呼吸道順暢,特別是有嘔吐的嬰幼兒,更要注意嘔吐物可能造成呼吸道阻塞,恐導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的危險。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作者:劉茵琪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846

2022/03/21

腸病毒介紹

致病原

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在1997年以前,已知而被分類的腸病毒共有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共3型(1至3型)、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含23種A型(A1至A22型,A24型)及6種B型(B1-B6型)、伊科病毒(Echovirus)共30型(1至33型,但8、10及28型除外)及腸病毒(Enterovirus)(68型~)等60餘型,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ICTV),在2000年依據病毒學基因序列分析結果,重新將腸病毒分為人類腸病毒A、B、C、D(Human enterovirus A、B、C、D)等4種species,而每一種人類腸病毒又有多種血清型,其中腸病毒71型被歸類於腸病毒A型。2013年2月時,委員會決議將原本分類中的宿主名稱拿掉,變成腸病毒A、B、C、D(Enterovirus A、B、C、D)。

在所有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以腸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此病毒是在1969年美國加州的一次流行中首次被分離出來,當時引起很多無菌性腦膜炎與腦炎的病例。此後包括澳洲、日本、瑞典、保加利亞、匈牙利、法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地都有流行的報告,台灣在十幾年前也曾經流行過,可見此型腸病毒的分布是全世界性的。

比較特別的是,雖然世界各地的報告大多發現,感染腸病毒71型後,發生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比率特別高,但是嚴重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只出現腦膜炎、輕微腦炎、肢體麻痺等非致命性的併發症,有的則像1998年台灣的流行一樣出現死亡病例,包括保加利亞、匈牙利、馬來西亞、日本都有過類似的情形,其可能的危險因子尚待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除了腸病毒71型之外,腸病毒D68型也可能引起嚴重的症狀,包含神經系統症狀及呼吸衰竭等。腸病毒D68型最早是1962年時在美國加州的一波流行疫情中,從四位患有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童檢體中所分離出來,在2014年以前並非常見的腸病毒型別,僅有少數的群聚事件被報導出來,直到2014年8月起美國發生大規模腸病毒D68型感染疫情,甚至出現急性無力脊髓炎(acute flaccidmyelitis, AFM)關連性病例,之後在加拿大及歐洲等國家陸續報告出類似病例才受到重視。在2014年8月中到2015年1月15日間,美國一共確認了1153例由腸病毒D68型所引起呼吸道疾病之病例,絕大部分的病例為兒童,且其中有許多病童患有氣喘或是有氣喘病史。腸病毒D68型在分類上是被歸類在腸病毒D型,但其物理生化特性反倒是與人類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es)較為相似,例如該病毒較不耐熱及不耐酸,在細胞培養中較適合生長於33℃,而非一般腸病毒培養之37℃;此外,腸病毒D68型主要是從呼吸道檢體中分離,反而較少自糞便中檢出。預防方法與防治策略則與其他腸病毒大致相同。


流行病學

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臺灣地處亞熱帶,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所以腸病毒感染症儼然已是台灣地區地方性的流行疾病之一。依據國內歷年監測資料顯示,幼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而重症致死率約在1.3%至33.3%之間。引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型別以腸病毒71型為主,一般腸病毒感染主要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病或泡疹性咽峽炎。依據國內歷年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即緩慢降低,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約佔所有重症病例90%;在死亡病例方面,以5歲以下幼童最多。


傳染方式

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此外,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孕婦分娩過程或產後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


潛伏期

感染腸病毒後,約2到10天(平均約3到5天)會開始出現症狀。


臨床症狀

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及疱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或因感染腸病毒D68型而引起嚴重呼吸道症狀、腦炎或急性無力脊髓炎等。另外,新生兒感染腸病毒的症狀大多與嬰幼兒的表現不同,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食慾不佳、活動力下降、躁動不安、皮膚出現紅疹、腹瀉或嘔吐等,病況進展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新生兒敗血症。 腸病毒感染較常見的疾病、臨床症狀及可能病毒型別如下:

1.泡疹性咽峽炎:由A型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至6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2.手足口病:由A型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為7-10天。

3.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由B型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又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孩子會復原得很快。

4.流行性肌肋痛:由B型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病程約1週。

5.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持續4至14天。

6.發燒合併皮疹:與各類型克沙奇及伊科病毒都有關,皮疹通常為斑丘疹狀,有些會出現小水泡。

7.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主要由B型克沙奇病毒或伊科病毒引起。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食慾不佳、活動力下降、躁動不安、皮膚出現紅疹、腹瀉或嘔吐等,病況進展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新生兒敗血症。


預防方法

(一)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


(二)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及嬰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在接觸或哺育新生兒前應洗手,必要時務必更衣、戴口罩;除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以外的人員儘量避免接觸新生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10.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三)腸病毒消毒方法:

1.消毒方法的選用:

(1)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如抗微生物製劑、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

(2)醛類、鹵素類消毒劑(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

(3)腸病毒於室溫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月以上,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

(4)乾燥可降低腸病毒在室溫下存活的時間。

(5)紫外線可降低病毒活性。

2.含氯漂白水之使用方法(使用時請穿戴防水手套並注意安全):

(1)一般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之漂白水。

(2)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建議使用1000ppm之漂白水。

(3)以泡製500ppm含氯漂白水為例:

a. 取巿售家庭用含氯漂白水(次氯酸鈉濃度一般在5到6%)5湯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15至20 c.c.)或小瓶養樂多1瓶(約100c.c.)的量。

b. 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1,250 c.c.,8瓶即等於10公升),攪拌均勻即可。

3.環境消毒重點:

(1)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

(2)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

(3)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個案通報與追蹤

(一)疑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屬於第三類傳染病,醫師或醫療(事)機構於診治或發現符合或疑似下述定義之病人時,應於一週內向當地衛生局報告。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定義(通報定義)如下:

病例須符合下列三項中至少一項:

◆出現典型的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同時有肌躍型抽搐(myoclonic jerks)之症狀或併發腦炎、急性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肝炎、心肌炎、急性心肌病變、心肺衰竭等嚴重病例。

◆無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但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伴有腦幹腦炎或急性無力脊髓炎,懷疑為腸病毒感染導致者。

◆出生三個月內嬰兒,出現心肌炎、肝炎、腦炎、血小板下降、多發性器官衰竭等敗血症徵候,並排除細菌等其他常見病原感染者。


(二)疑似腸病毒群聚事件:

同一機構或場所內,出現兩名以上疑似病例,且有人、時、地流行病學相關即屬聚集。惟依腸病毒傳染特性,聚集事件屢見不鮮,考量實驗室及防疫人力負荷,重大聚集事件(發生於醫院嬰兒室、新生兒病房、托嬰中心、產後護理之家等場所,個案為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高危險群)始須進行通報及採檢。作業流程請參閱本署全球資訊網首頁 > 通報(各類傳染病通報系統) > 症狀通報系統之「症狀監視及預警系統作業說明」。

學校及幼兒園發生疑似腸病毒群聚事件時,無須依「症狀監視及預警系統作業說明」進行通報及採檢,但仍應遵循地方政府公告之轄內腸病毒輕症個案通報及群聚事件管理措施,以降低傳播風險。


(三) 腸病毒重症通報個案疫調及病歴調閱

為釐清可能之感染來源,需針對通報個案進行疫情調查,包含發病過程、就醫情形、照顧者及同住者、潛伏期內活動情形等。此外,由於腸病毒重症個案之研判需合併臨床症狀及檢驗結果,故於通報後除立即採取檢體外,需調閱相關病歴資料,以利個案研判。確定個案須密切追蹤病況至出院為止。


(四) 腸病毒重症確定個案後遺症追蹤

為全面瞭解國內腸病毒重症個案之疾病負擔,對於出院時仍未完全復原之個案,需於發病6個月後追蹤個案之復原狀況及是否有後遺症,以建立相關資料庫,供後續疫苗效益評估及訂定防治策略參考。


感染防治

本著預防重於治療之基本精神,結合所有可用之資源,參考美國CDC對於腸病毒感染症之防治策略,包括加強監測及蒐集資料、加強個人衛生等方法,同時結合傳染病三段五級的預防概念來研訂防治策略,包括規劃辦理衛教宣導(初段預防)、進行相關研究及技術發展(次段預防),以及提昇醫護品質(末段預防)等,俾提供全民專業防疫服務,快速而正確的提供疫病資訊,有效地進行疫病的預防、撲滅及控制,使全民能免於疫病威脅的恐懼,進而保障全民的健康。

(一)初段預防:

1.規劃辦理衛教宣導:充實一般民眾、教(托)育人員、學校護理人員及醫護衛生防疫人員之防治知能,宣導重點包括「腸病毒之流行季節與病毒簡介、傳染途徑、臨床症狀等相關知識」、「個人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正確洗手觀念養成及落實強調大人及小孩正確洗手的觀念」、「腸病毒感染重症前兆病徵」、「新生兒腸病毒注意事項」等。

2.適時發布新聞稿,或召開記者會,提醒民眾注意防範。

3.修訂腸病毒防治相關手冊,提供教(托)育人員之腸病毒防治知識,強化防疫人員防治知能。

4.透過多元資訊管道,如本署英文網頁、國際疫情網站、或電子郵件等,與國外相關機構及單位進行疫情資訊交流。


(二)次段預防:

1.進行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指標、生物特性及血清流行病學等研究。

2.積極宣導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病徵及正確就醫。

3.維持「區域性病毒檢驗標準實驗室」運作,掌握國內腸病毒之流行趨勢及其流行血清型別之變動情形,提昇總體實驗室之診斷水準。


(三)末段預防:

1.建置及維持諮詢管道,聘請醫療學術界專家協助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治療之諮詢,訂定相關處理綱要及注意事項,提供臨床醫師參考,及提供疑似重大群聚感染事件之處置建議。

2.指定腸病毒責任醫院,實施腸病毒醫療品質提升計畫,建立醫院間橫向聯繫窗口,加速轉診效率,確保醫療品質。

3.建置「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重症臨床處置建議」及「新生兒腸病毒感染臨床處置建議」數位教材,並鼓勵醫師上網學習。

4.辦理醫師專業講習訓練,提昇腸病毒醫護品質,降低腸病毒重症致死率。


治療照護

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打點滴等),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到10天內自行痊 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

在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5天內,家長與其他照顧者要特別注意病情變化,如果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到大醫院,診所醫師如果發現腸病毒幼兒出現以上症狀,也請協助立即轉診大醫院。疾病管制署108年已指定76家腸病毒責任醫院,各縣市都有。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衛生局 疾病管制科 https://health.tainan.gov.tw/page.asp?nsub=A7B7A5

2022/03/14

下班後好累,父母想用3C育兒不行嗎?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使用3C產品的年齡也愈來愈小,在疫情期間,更有許多嬰幼兒透過視訊和遠方親戚互動,第一次接觸到科技的無遠弗屆。然而,早有眾多研究指出,使用3C產品對孩子身心有大量的負面影響。身處數位社會的父母,該如何協助孩子呢?

晚上7點,林小姐好不容易結束一下班就趕著去幼兒園接小孩、買晚餐的家務日常,準備在餐桌上好好陪孩子用餐,沒想到,3歲的小志(化名)不肯吃飯,哭鬧著要用 YouTube 看巧虎,上了一天班的林小姐早已筋疲力盡,無力安撫暴走的小志,只好交出手機,換得一家暫時的安寧。

這樣的場景,不只發生在林小姐家,連她姊姊小娟一家也遇到相同的處境。「我的小孩4歲半,以前她在餐廳哭鬧的時候,我會拿出手機、轉移她的注意力讓她安靜下來,本來以為只是看一些學英文的小短片不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沒想到她現在根本是黏在螢幕上了,看完英文短片接著又看其他卡通,到了睡覺時間還會吵著要繼續看,」小娟無奈地說。

平板、手機等3C產品,看似可快速安撫小孩,讓育兒疲憊的父母稍稍獲得喘息,但實際上,依賴3C育兒,父母極有可能為了處理善後,變得更加疲憊,因為腦科學研究證實,幼兒過早、過度使用3C,將對語言發展、情緒控制、專注力等產生負面影響,最後更影響學習。

3C 讓幼兒靜不下來、專注力下降

3C育兒的後遺症有哪些?職能治療師黃彥鈞指出,最常見的狀況是睡眠不足。他表示,3C螢幕的藍光以及內容多半伴隨高度聲光效果,容易分泌很多多巴胺,讓大腦一直處在興奮狀態,「靜不下來」。

「最後父母反而需要哄睡很久,即使表面上看起來睡著了,但大腦實際上卻處在淺眠狀態,沒有好好休息到,最後就演變成『興奮但疲倦』的狀況,」他指出,這就像熬夜但喝了咖啡再上班的上班族,長期下來對身體各方面都產生負面影響。

「多巴胺分泌過多,也會讓前額葉抑制衝動的功能下降,因此孩子可能會變成沒耐心、很容易生氣、專注力下降等等,」他舉例。於是,孩子開始對靜態的活動失去興趣,玩玩具、看書、玩黏土這類的事情,對孩子而言都不再「好玩」,「他們就會喜歡跳來跳去,不夠刺激的活動就不喜歡,最後就會影響上學。」黃彥鈞解釋,這時很多父母便會以為孩子是患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所致,看似符合診斷症狀,但其實是與3C有關。

黃彥鈞舉例,診間常有學前兒,出現過動、在家跳來跳去,或是不給3C產品就情緒暴走的狀況,更遇過一個過早、過度使用3C的幼稚園幼兒,「分不清真實和虛擬情境,覺得現實的人是遊戲裡的殭屍,在學校很容易自言自語、情緒暴動。」最後必須請醫生和職能治療師到家裡評估診斷,並後續介入早療。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研究亦發現,幼兒使用3C產品時間愈長,罹患 ADHD 機率愈高。研究員也發現,每日使用3C產品超過2小時的幼兒,5歲時出現過動症狀的機率大增,且難以集中注意力的狀況會特別明顯。

對 3C 適當說 Yes ! 給父母的3招育兒錦囊

即使許多研究證明3C產品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大腦發展有礙,但對努力在職場與家庭取得平衡的職場父母而言,3C在父母身心俱疲時,的確可以暫時先充當孩子保母,讓父母得以喘口氣,更何況,身處數位世代的大人們,自己都難以完全對3C說「不」,因此,如何健康的使用3C這件事就變得更為重要。《親子天下》整理專家建議,為父母提供3招3C育兒錦囊:

1. 注意使用時間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張鑑如教授指出,父母利用3C來育兒、獲得一小段喘息時光無妨,但一定要限制孩子的使用時間。

美國小兒科醫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曾針對幼兒使用3C產品提供建議與指引,2歲及以下的嬰幼兒,應盡量避免使用3C產品(與親友視訊聯繫除外)。至於2至5歲幼兒,父母應注意每天可使用時間要限制在1小時內。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則建議未滿2歲幼兒應盡量避免使用3C,2歲以上的每日3C「合理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2. 注意孩子觀賞的內容

「要餵給孩子『數位蔬菜』,讓他們遠離『數位毒品』,」黃彥鈞強調。他口中所謂的「數位蔬菜」,意指電子閱讀器、點讀筆這類具有學習型功效的3C產品,數位毒品則泛指遊戲影片、社群媒體如抖音這類的數位內容,避免大量的聲光刺激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3C產品並不全是洪水猛獸,只是父母要意識到孩子觀賞的數位內容,哪些對他們有利、哪些則有不良影響。「像是孩子在使用平板閱讀的時候,父母要知道孩子在看些什麼,可以陪他一起看,」張鑑如補充。

美國小兒科醫學學會也建議,若要接觸3C產品,應慎選有助幼兒學習的數位內容,且父母應陪伴觀賞、協助幼兒理解他們看到了什麼。

3. 使用3C過程中,要好好和孩子「互動」

「最重要的原則還是父母有沒有陪著孩子『一起使用』,還有跟孩子好好『互動』,」張鑑如提醒。

根據國外多項研究指出,過度使用3C產品,不利於幼兒發展認知和語言功能發展,其中一項關鍵原因在於,孩子缺乏與人互動的情境,因此不利學習語言。因此,父母陪同使用這件事重要之處在於,可以透過大量互動和孩子說話、交流。

此外,現代不少父母也會使用3C產品協助幼兒數位學習,像是有聲書、點讀筆或電子閱讀器,使用這類產品時,一樣須掌握「大量互動」的原則。

張鑑如解釋,有聲書是單向的,孩子多少能聽到故事,相信沒有壞處,但還是要去理解孩子能否聽懂。「大人很忙時,聽聽點點也還好,但不能所有時刻都丟給有聲書,那將是家長很大的損失。」

針對坊間出品的點讀筆,張鑑如指出,「點讀筆就是指字,可產生形音義的連結,對強化文字知識有效果,但若加上家長在旁邊的互動引導,多一些解釋說明會更好。」

至於使用電子閱讀器閱讀繪本,張鑑如則建議,父母可以帶著孩子閱讀,而且要「你一言、我一語」的共讀,這樣與父母互動的過程,孩子腦部的語言發展區自然受到刺激而活化,「無論使用紙本或電子媒介,最重要的根本都在於『互動』,學前兒需要大量和大人互動,對話式閱讀就是要跟孩子聊天,擴充生活經驗,」她提醒家長,千萬不要讓3C產品完全取代親子陪伴和互動。

黃彥鈞強調,大人嚴格落實3C的使用原則,才可以避免孩子落入「過度使用」3C的困境,「就像我們知道毒品不OK,絕對不會去碰毒一樣,3C也是,身為大人的我們既然知道弊大於利,就一定要好好處理3C問題。」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劉茵琪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968

2022/03/07

替還不會說話的嬰幼兒選書,要注意什麼?

帶領○~三歲寶寶走在閱讀的起始點上,要同時考慮到兩個課題:讓他「學會」看書、也培養他「喜愛」看書。

學會看書,不是指狹義的識字閱讀,而是指認識「書」是什麼?怎麼操作?口唸的和書上寫的字有何關聯……等。這些成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常識,是閱讀能力的起始點;但這些對○~三歲的寶寶而言,可都是陌生的,也都是逐漸學來和體驗來的。

嬰幼兒會咬書、顛倒著拿書、會上下左右隨意指字……等,出現許多讓成人錯愕的閱讀行為。但這些行為,正好說明了寶寶是從各方面去了解「閱讀歷程」和「圖書文本」。因此,成人在為寶寶準備圖書時,得留意書的設計,使孩子在參與閱讀歷程和探索圖書結構上,有較多的成功閱讀經驗。

但是會看書,並不等同於愛看書。要培養○~三歲寶寶的讀書樂,還需要有共讀的成人。爸媽把寶寶抱在懷裡,一起看書、讀給他聽,才能讓他從閱讀的起始點上,感受語言的韻律、父母親旋律般的聲音,連結溫暖和閱讀的關係。

○~三歲的孩子適合看什麼書呢?

一、易於操作

一開始為○~三歲孩子預備的書,要注意到設計,是否易於也經得起孩子翻閱、操作。像布書、塑膠材質的書,經得起抓拿、咬、撕、浸水;厚紙板書則讓寶寶容易翻閱,大小也適合拿握。這些設計能提供孩子多元而成功的閱讀經驗。(推薦:【賴馬給0-3歲寶寶的遊戲書】(洗澡書+布書+兒歌本+CD,共3書1CD))

二、可供探索

○~三歲的孩子會由探索認識書,因此要尊重孩子對書的探索需要,例如想一直翻書、想重複聽某一本等。也要允許孩子以不同方式,查探書的構造、操作方式、語文組合。閱讀不同材質、形式的書,可以引起嬰幼兒對書的好奇和探索。

三、能夠參與

五官是○~三歲嬰幼兒認識世界的主要管道,因此書的特質,最好是要讓孩子能透過感官動作來「參與」。像可以摸的感官觸摸書,就有「動作的參與」。 有些書的內容很接近孩子的生活,會吸引孩子模仿內容做動作。童謠兒歌書、句型和情節重複的書,會引發孩子做接句式的「語言參與」。

四、與生活經驗有關

能從中指認自己的書,常是○~三歲嬰幼兒最喜愛的。舉凡像有關日常生活經驗的、親子關係的、自我概念的、成長課題的,都能引起孩子的共鳴,想一看再看。例如:

命名性質的書:配合著幼兒對名稱的強烈求知欲,以在單詞期和簡句期的語言表達與理解力,帶領孩子認識環境中人事物的名稱。

概念認知書:數字、顏色等等概念,是嬰幼兒認識世界的基本座標。這類書可為嬰幼兒自然發展出來的概念分類能力,提供養分。

自我概念書:針對嬰幼兒能體會的「我有什麼」和「我會做什麼」,帶領嬰幼兒認識自我的價值。

親子關係書:藉著依附關係中的互動,讓嬰幼兒了解自己是誰、有什麼情緒。

歌謠:歌謠中的押韻、韻律和節奏,充分展現出母語的語言特質,也抓住了嬰幼兒愛玩語音的特性。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作者:李坤珊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5587

2022/02/21

美兒科醫師引介家庭親子共讀 幼兒情緒專注力佳

親子共讀的好處多多,除了開發大腦,最新研究更顯示,6歲以前的親子共讀,有助培養好行為、提升專注力。

談到幼兒發展,有一條金科玉律:小小孩從與成人的關係與互動中學習得最多。親子共讀就是一種互動。最新研究更提出證據,親子共讀與陪伴對幼兒有長遠的影響,在學習閱讀以外,更塑造他們的社會技能與情緒發展。親子共讀時間甚至有助預防侵略、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問題。

紐約大學醫學院小兒醫學副教授艾倫·門德爾松(Alan Mendelsohn)醫師說:「我們知道閱讀在很多方面有助幼兒發展,現在又多了一個方面。」

他領導的「親子共讀與社會情緒發展研究」近日發表於《小兒醫學期刊》,研究員發現,一項由小兒科醫師介入、促進家長與幼兒共讀的計畫,對孩子行為有長遠的影響。

這項研究針對675個家庭、追蹤孩子從0到5歲的發展。在參與研究的家庭當中,研究團隊隨機抽樣225個家庭介入,這225個家庭每次去看小兒科醫師時,都會收到適合孩子年齡的繪本,然後由一位教養專家向這些家長說明幼兒的發展,討論孩子發展的情形,在這段期間孩子應該要達成哪些發展目標,然後指導家長與孩子共讀,並錄影記錄。然後教養專家跟家長一起看剛錄下的影片,由專家向家長指出並說明孩子的反應。

親子共讀家庭,幼兒情緒更穩定

「家長可以從影片上看見自己與孩子共讀的樣子,這令他們大開眼界。」研究員之一、西北大學溝通科學助理教授阿德里安娜·魏斯勒德(Adriana Weisleder)說:「我們試著提供家長一些與幼兒共讀與互動的方法,有些方法感覺好像有點傻,可是當家長照著做、並看到他們的孩子很喜歡這些互動方式時,他們都很受鼓舞。」

另一位研究員、紐約大學醫學院小兒醫學教授貝納德·德雷爾(Benard Dreyer)也說:「這些正向的互動對孩子影響很大。」他指出,幼兒發展從出生就開始,0到5歲是小兒發展最重要的階段:「這段時間很適合小兒科醫師去接觸家長、幫助他們、提升他們的育兒技巧。」

這個計畫主要針對紐約都會地區的低收入家庭,以排除家庭背景及地區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研究顯示,有介入及沒有介入的家庭,孩子從3歲起行為就會有所不同--同樣3歲的孩子,有親子共讀的家庭,孩子明顯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注意力也更集中。

3歲以後,研究員持續每半年追蹤一次這些孩子,發現親子共讀對孩子行為的影響仍然持續。3歲以前有與爸爸媽媽共讀的孩子,到了即將入學的年紀,對情緒的控制力、專注力都更好。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 作者:曾多聞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679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